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1-10,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顺应节能趋势 转换发展理念: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谈我国住宅产业发展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住宅产业仍然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其特点集中表现为“一高、两低、两长”。能源消耗高,为发达国家的3~4倍;劳动生产率低,住宅建造效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6~1/5;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低,仅为30%左右;开发周期长;资金占压时间长。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低下。他提出,在当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住宅开发产业应该树立新的理念。

    “节能省地”理念

  “节能省地”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张元端介绍说,其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工作空间;第二,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即从建筑材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和维护,直至拆除、回用的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土地、水、材料等资源;第三,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他认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有自身的特点,其核心就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保护环境)。   近年来出现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环保建筑”、“健康住宅”、“低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型建筑”等概念都是围绕“四节一环保”提出来的,只不过侧重点和排序不同而已。这些概念的内涵,都是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地产”理念

  张元端指出,以高舒适度、低能耗、恒湿恒温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主题地产,以其崭新的地产运作模式,高科技含量,与政策的良好契合度,前景看好。  当然,作为大众化、普及型的住宅,不宜提出“采用高科技”的要求,而是要求尽量提高科技含量,特别是包括太阳能利用在内的普及型、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实用技术和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倡导用“低投入、高产出”的方法来实现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但是,张元端同时表示,我们也需要开发一些代表我国住宅科技水平的高新住宅科技,在条件许可的少数场合下予以应用。

    “精细化设计”理念

    实现“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双重目标,推行“精细化设计”是我国住宅发展的必由之路。张元端解释说,“精细化设计”的实质是:不放过一寸面积的合理利用和充分利用;不放过一个创造舒适生活的细节;不浪费住户的一分钱财;不浪费国家的一点资源。  他认为,“精细化设计”应包括三个方面:实用性方面的精细化设计;经济性方面的精细化设计;美观性方面的精细化设计。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具体做法。  第一,精耕细作。精细化设计要求“螺蛳壳里做道场”,合理利用和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以化解面积紧凑与功能齐全的矛盾,做到户型面积虽小,功能基本齐全。要将平面功能的利用与空间功能的利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包括各种住宅设施的布置摆放。摆放得合理,就能节省空间。其中,尤其应该重视可调节的空间布局(减少固定隔断)和空间利用。  第二,精雕细刻。精细化设计要求充分体现个性化。主要是精心考虑各种生活细节。如老人、小孩的住房有不同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的要求,应通过设计细节来分别加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套型面积相对紧凑,对细节的把握更加重要。  第三,精打细算。精细化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差异化。为此,首先要做好个性化的定位、定性的分析;再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通过计算机模拟定量化。从风环境到能耗、采光、照明、噪声、消防等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模拟。例如,在做节能设计的时候,通过精细化设计,不同朝向、不同楼层、不同部位可以采取有差异的节能措施。从而使造价降低。  第四,精挑细选。主要是在建筑材料和住宅设施方面,要按照实用、经济、美观三位一体的原则,仔细地斟酌选用。如,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应当选用“轻薄、小巧”的建材、部件构件和厨卫设施;在夏热冬冷地区可以适当采用外遮阳棚节能措施,既实用,又经济,又美观。  第五,精装细修。这是完美实现精细化设计意图的保证。住宅产品精装修,是提升产品精细化设计的主要手段。既可确保精细化设计的创意不受损害,又能避免毛坯房进行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要逐步淘汰毛坯房。

    “住宅产业化”理念

    住宅产业化的内涵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为宗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为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社会大生产。张元端说,推进住宅产业化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要进一步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战略转变:  首先,理念上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充分认识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是落后生产方式向先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是解决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问题的根本出路。克服诸如认为“中国人多、劳动力便宜,工厂化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慢慢来”等思想障碍。  其次,实践上从住宅生产“工地化”向“工厂化”转变。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加快发展住宅的工业化生产。即加快从以非标准化的分散手工作业为主向以标准化、系列化、集成化和规模化的工厂作业为主的转变。尤其是要加紧研究标准化的、集成配套的住宅建筑新体系。  第三,体制上从“分散”向“整合”转变。要把分散在有关部门管理的与“住宅产业现代化”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各类企业,如开发商、建筑商,以及其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服务商等等,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集团、联合体等)整合起来,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不仅可以形成“协同作战优势”,而且还便于形成“品牌整合优势”,即可以把有好品牌的开发商、建筑商、供应商、服务商集合到一起,形成综合品牌。  最后,政策上从“单项”向“配套”转变。主要是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配套。尤其是要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技术和产品的新陈代谢。 

 

建材价格
文章字数:2645
点击数:554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