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4-2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七届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在京举行

    10月18日至19日,来自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名建筑企业家、业内外专家齐聚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总公司、建筑时报社主办的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七届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郑一军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鲁风主持了开幕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建设需求。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人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建筑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实现的。因此,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高度关注的焦点。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本届论坛,吸引了国内众多的一流建筑企业家和各界相关人士的参会。

    设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的会场始终洋溢着热烈而隆重的气氛。围绕本次论坛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邀请了一批政府部门的官员、业内外专家以及国内著名建筑企业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演讲。他们的精彩报告为与会者充实思想、明辨思路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论坛上,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副司长吴慧娟、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倪虹分别作了题为“绿色施工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建筑理念,夯实建设之本”的演讲。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孙文杰、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范庆国、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威力,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总裁楼永良,武汉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邝培润,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宝根等企业家们,围绕企业改革、人才培养、市场开拓、新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体制创新等问题,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大斌,山东科技大学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宏俊,中建协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涂逢祥,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仲大军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要素集成”、“工程建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项目管理与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十一五’建筑节能目标与任务”、“资本市场对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影响”的演讲。

    本届论坛还以专设分论坛的形式,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日本海外建设协会共同举办了一场中日建筑节能论坛。中国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巡视员刘哲、日本国土交通省综合政策局国际建设经济室室长青木荣治分别致辞。中日节能专家和有关方面人士就两国的节能政策、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节能新材料的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郑一军在论坛上致辞

    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怎样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郑一军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七届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上指出,要走深入改革与优化结构之路,走科技创新之路,走节能降耗之路,走人才兴业之路。

    郑一军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建设需求.但建筑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实现的。因此,要实现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深入改革与优化结构之路,走科技创新之路,走节能降耗之路,走人才兴业之路。

    郑一军在进一步分析时指出,第一,要走深入改革与优化结构之路。随着社会对建筑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行业这个传统产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他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一是要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市场的有序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从自身优势出发,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满足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多元化需求。三是要推动产权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重组、兼并、改造等方式,努力创造一批资金雄厚,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为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和龙头企业,带动建筑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走科技创新之路。郑一军说,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政府组织下,由有关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编制、完成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进步的中期规划,确定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公开推广的具体目标。二是加强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使建筑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得到创新改造。三是企业要努力研究开发新的工法和专有技术。

    第三,要走节能降耗之路。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建筑材料的应用状况,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举足轻重。以建筑材料为例,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如果把钢筋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就可以节约建筑用钢10%左右;如果把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一个等级,就可以节约混凝土的用量30%左右。这样的节能之路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郑一军希望全国的建筑业企业都能增强责任感,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积极采用高性能和环保的建筑材料。唯其如此,国家提出的节能降耗、环保型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唯其如此,建筑行业才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第四,要走人才兴业之路。随着建筑市场向国内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技术难度不断提高,人才短缺的问题会使我们在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也会成为建筑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拦路虎。因此,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研发能力、熟悉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提高一线生产人员和农民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当务之急是要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国情和建筑业特点的一线生产人员操作技能培训和市场准入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最后,郑一军还就行业协会如何为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认清形势 加快调整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七届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时指出,当前中国建筑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要真正实现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促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黄卫首先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建筑业所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机遇。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工程建设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这一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建筑业达到了新的水平;2002年到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了近120%。建筑业增加值已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更加明显;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建筑市场法规制度逐步健全,市场准入和清出管理不断完善;各地工程招投标机构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了对国有投资工程的监管;建筑市场的信用、担保机制逐步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以来,全国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安全事故的起数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强化建筑业农民工安全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素质;标准体系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逐渐增强,2005、2006年共发布标准883项,经备案的行业标准还有280项。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思路时,黄卫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建筑业也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国工程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才能继续推进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黄卫强调,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总的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方针政策,牢固坚持为工程建设服务,为建筑业发展服务的工作总目标,以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落实节能环保等各项建设标准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节能环保的产品;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长效机制为核心,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手段,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以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目标,大力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促进建筑业企业和咨询服务、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综合实力;以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努力构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黄卫还就今后一段时期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要进一步严格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制;要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树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安全的理念;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技术保障和约束作用;要进一步转变建筑市场监管方式,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创新招标投标的监管工作,提高效能;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工程担保制度;改革市场准入管理,加大市场清出力度;加快组织实施的改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工程建设实施组织方式的改革;积极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道路;大力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建材预算价直辖市建材预算价安徽省建材预算价
文章字数:4352
点击数:554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