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2-03,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小汽车控制与否:众多城市的两难命题

    广东省“两会”期间,深圳市市长许宗衡针对最近一些媒体报道的深圳将采取控制小汽车增长的政策表示:深圳目前不具备控制小汽车条件。控制小汽车的条件是啥?就是“公共交通发达,市民乘车便捷”。    而在深圳之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政府领导也曾先后表示,目前交通工具还比较单一,道路资源还比较少,所以不能把控制小汽车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主牌。

  而在我看来,小汽车控制与否,对于众多城市其实是一个两难的命题。

  不能不承认,小汽车过多带来颇多问题。一是造成交通拥堵。就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机动车每年以约15%的速度增长,每年净增近20万辆,目前保有汽车110万辆,却只有40多万个停车位,近60万辆汽车“无家可归”,在公路上瞎跑的汽车太多,怎能不造成交通拥堵。

  按深圳市交通部门的统计,去年全市主要道路交通拥堵有所下降,但那是牺牲车速的结果。根据实测,目前主干道早高峰、平峰和晚高峰平均车速同比分别比上年12月下降17%、9%和4%,主干道日平均车速下降10%。无疑,小汽车过多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二是污染城市空气。且看深圳,据空气质量监测通报,去年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但这是导致灰霾天的细粒子颗粒物未纳入空气污染监控体系的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空气污染状况。有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深圳灰霾天极为罕见,从90年代开始明显增多,去年全市灰霾天竟超过218天,比2004年历史最高纪录还多41天。广东省专家吴兑认为,灰霾天增多,交通产生的黑碳“贡献”最大。交通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目前已占到总体污染的20%-40%,超过工业污染排第一位。

  三是增加出行成本。我粗算,一辆在市区跑的私家车,出行成本一年最低也在1.5万元以上。其中包括油费、养路费、车船税、交强险、保险费,以及说不清的过路费、洗车费、停车费和日常修理维护费等等。比起打的、乘坐公共汽车和轨道车,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按深圳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7596元(2004年)计算,拥有私家车的市民,每年个人收入的一大半要花在出行上。

  但在交通拥堵、车速受限的情况下,有车并没享受到出行的便捷。显然,小汽车带来的未必是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那么,由此是否该得出必须控制小汽车的结论?不能。一者,深圳的汽车保有量不过100多万辆,北京机动车数量也不过300多万辆,而在国外,国际大都市东京、纽约,其机动车数量早就超过800万辆,人家都能做到交通井然有序,我们却不能,这就需要在小汽车之外找找原因;二者,中国距发达国家那样的汽车时代还有很长的路,比如美国,3亿人口注册的汽车竟有2.6亿辆,我们才刚刚步入“平民汽车时代”,就嚷嚷控制小汽车,极力抑制消费,那还谈什么建设全面小康?

  三者,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小汽车增加固然是其中之一,但若不从其他方面入手,首先想到因噎废食地控制,而不是如何用足各种管理手段,这城市管理是不是也太过简单化?

  从国内多数城市的现状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目前只有两部分:常规公交和出租小汽车。这两个方面也不很发达,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而我国香港,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0万,人口密度超过内地许多城市,但交通却极为顺畅,很少发生塞车现象。原因就在于近一半的人出行通过轨道交通,而且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道路不宽却很多。这给内地城市以启示:跳出控制与否的单一狭小的思路,我们在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难题上,实在还有大可作为的空间。

建筑造价信息直辖市建筑造价信息广东省建筑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654
点击数:554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