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认真落实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南充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南充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制度创新,狠抓工作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新建住房供应结构比例得到调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90平方米以下套型占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出现回落态势,2007年,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为7.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我市7.5%的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前两月,全市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下降0.9%。同时,我市房地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去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47亿元,同比增长28.5%。商品房施工面积29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7%;其中,新开工面积1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房屋交易面积450.86万平方米,交易金额5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20.4%。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2006年增加了1.2平方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正面导向,营造良好氛围

    (一)及时学习传达。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价快速上涨已成为社会热点。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各项调控政策,尤其是“国六条”、“国八条”陆续出台后,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进行了学习传达,多次召开全市建设系统工作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广泛深入动员。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我们先后制订了10多个文件。同时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宣传政策,讲清道理,促使其调整思路,适应形势。

    (三)媒体正面引导。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宣传,尤其是在南充电视台举办天天房产专题栏目、每周五在《南充晚报》开辟专版,进行集中宣传,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走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为房地产市场调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供应结构

    (一)科学编制住房建设规划。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调控住房供应,规划是关键。我们把住房建设规划纳入全市“十一五”城市规划和近期城市建设规划,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房管、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小组,提前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使住房建设有计划推进。同时加强规划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项目,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二)严格控制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对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实行了项目控制、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关于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要占新建住房70%以上的规定。对2006年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房项目也进行了及时清理和调整,对达不到70%以上要求的新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三)加强城市拆迁管理。我们把城市房屋拆迁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公益性拆迁上,严控经营性开发拆迁。对没有纳入年度计划的新增项目及没有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或资金不到位的拆迁项目一律不予批准拆迁。充分征求被拆迁人意见,要求必须有95%以上住户赞成拆迁时才能按程序实施拆迁。拆迁规模逐年下降,2005年,全市共拆迁房屋29.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2006年,实施房屋拆迁23.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6%;2007年,实施房屋拆迁16.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32%。

    三、坚持关口前移,发挥调节作用

    一是严格执行税收调控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税收征收管理的通知》,及时落实了房地产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调整政策,建立了地税、国土、房管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在交易中实行“先税后证”的征管模式,对房地产税收实施“一体化”管理,防止了房地产税收漏征和随意减免。同时加强税务稽查,有力规范了税收秩序。

    二是全面落实信贷政策。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业企业,坚决不予发放贷款;对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较多的开发企业,严格控制贷款展期,一律不对企业滚动授信;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严格执行提高二套房按揭首付比例等规定。在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方面,各银行机构基本做到了防止盲目跟进和房地产授信过度集中,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房地产贷款风险。

    三是从严控制土地供应。在土地供应规模上,房地产开发用地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在供地结构上,优先保证经济适用房用地。在供地方式上,对商品住宅用地一律实行拍卖方式出让。同时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查力度。

    四、坚持管理创新,从严监控市场

    (一)严格商品房预售标准和预售款监管。我们把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坚持执行比国家和省标准还严格的商品房预售条件。房管部门统一制作了商品房销售的特别提示,要求开发企业在销售现场悬挂在显眼位置,进一步倡导理性购房、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为避免“烂尾楼”的出现,我们在全省较早将商品房预售款纳入监管范围,出台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款监督管理的通知》,对预售款监管提出了刚性要求。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落实项目跟踪监管责任,实行责任到人,源头防范,规范管理。

    (二)切实做好商品房网上签约管理工作。自2006年7月以来,市辖三区和三个县先后实行商品房预售许可网上审批和网上签约备案,实行楼盘系统管理,商品房预售信息自动链接在南充市房地产交易信息网上,供社会查阅预售信息、楼盘备案信息和房源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房地产信息披露工作。我们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产权产籍和档案管理新软件,实现了房地产档案管理数字化。建立房地产市场交易信息网,完善商品房信息网上查询系统。还在房地产交易信息网和周五南充晚报房地产专刊上对各开发楼盘的可售房源进行公示,直接为购房者提供选购房源信息,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五、坚持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

    2004年以来,我市多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2007年,我们又在全市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

     (一)全方位宣传。利用晚报、电视台连续宣传房地产法律法规和报道专项整治情况;组织人员上街宣传,散发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公布专项整治的专线电话及信箱,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整治格局。

    (二)实施部门联动。市政府成立了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房管、工商、物价等部门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联合执法,使每一次检查都实实在在,不走过场。

    (三)深入自查自纠。专项整治开始后,我们要求企业深入进行问题自查自纠,限期上交自查自纠报告,调动了广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整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整治重点。对查实的违规预售、炒房、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行为当面做出处理,并派专人进行监督、跟踪和协调,直至整改彻底到位。同时坚持服务与查处相结合,对企业在自查自纠中疏忽遗漏的问题,检查组摆事实,讲法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帮助企业纠正错误,受到企业好评。

    (五)加强日常管理。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严禁期房转让、严禁炒卖房号、杜绝二手房炒房行为等方面的规定;对中介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与整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市辖三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开发企业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悬挂商品房明码标价牌。2007年的专项整治,仅市辖三区就检查了95家房地产企业和15家中介机构,查处了4家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105份,有力地维护我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

    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住房保障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要求,加大了住房保障工作力度,逐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着力缓解住房压力。

    一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我们先后出台了《市辖三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等文件,召开了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制订了住房保障规划,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是切实开展廉租住房建设。2005年我市有214户城市“双困”家庭圆了“安居”梦。2006年共有750户、2346人享受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007年对7481户城镇无房户实施了房屋租赁补贴,对人均住房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保障全覆盖。2008年保障面积又提高到10平方米以内,将符合条件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同时完成1100套、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

    三是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2006年来我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75万平方米,2008年还要新竣工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同时,所有新开发商品住房项目按总建筑面积的5%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南充虽然在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上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兄弟市、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整合力量,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建材预算价四川省建材预算价南充市建材预算价
文章字数:4491
点击数:553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