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5-20,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登记收养 请到孤儿户籍所在地办理

  四川日报讯(记者 宋开文)昨(25)日是收养孤儿工作启动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欲收养孤儿的爱心人士将民政部门围了个水泄不通,省民政厅大门也被来自各地的咨询收养者围满。有关人士呼吁,欲收养地震孤儿的人请到孤儿户籍所在地的县一级民政部门咨询登记。

  昨日上午刚一上班,记者在省民政厅看到已有数十人等候在大门口,要求收养地震孤儿。省民政厅婚姻收养处的多部电话也一直处于占线状态。“社会收养孤儿的热情大大出乎意料。”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从新闻媒体报道了收养工作启动后,再次引起了全社会关注,电话咨询和上门预约的人络绎不绝。该负责人强调,登记收养应到孤儿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省民政厅不进行登记。

  据了解,目前全省仅有88名孤儿符合社会收养条件。这些孤儿主要分布在绵阳、德阳、阿坝等重灾区,其中5岁以下的6名,5—10岁的28名,10—14岁的54名。后两个年龄段的部分孤儿有身体或其他方面的残疾。

  省民政厅在近期已向成都、德阳、绵阳、阿坝、雅安等相关市、州民政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地震孤儿收养登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收养人最快在一周左右时间内告知。

  据介绍,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收养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出具的证明,包括收养人的婚姻、子女、抚养和教育能力、收入、健康、品德等情况,并加盖单位或村(居)委会的公章;收养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政府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子女生育的证明。

  更多的孤儿需要助养

  “很明显,孤儿的数量远远少于欲收养人士的数量。”绵竹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定洪告诉记者,在绵竹,地震孤儿有30名,仅有6名愿意被收养。但咨询收养的人数至少上千。

  成都市地震孤儿共有53名,但除一名因为年满14周岁不符合收养条件外,其余孤儿暂时都没有被收养意愿。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介绍,许多孤儿亲属都不愿意孤儿被送养,他呼吁热心人士可以通过助养等更为灵活的方式帮助地震孤儿。

  据了解,助养内容包括:助生活,出资为孤儿和残童增加营养品或生活用品;助学习,出资为孤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助活动,提供费用为孤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助康复,出资为残疾孤儿做康复手术等等。

  “收养不成,助养也能帮助孤儿。”据了解,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向民政部承诺将从今年12月起给每个地震孤儿发放生活补助费,每月600元,一直到孤儿满18周岁。

  地震孤儿残疾收养者犹豫 目前无一例被成功收养

    华西都市报讯 地震孤儿收养工作启动后第一个工作日,无一名孤儿被成功收养

    昨日是地震孤儿收养工作启动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前晚11时,石先生和妻子就乘坐飞机从长沙赶往四川,以期能第一时间收养地震孤儿。两人马不停蹄地跑了几个灾区却一无所获:地震孤儿们或多或少存在残疾,和自己的收养意愿有出入。省民政厅婚姻收养登记管理处介绍,孩子们的残疾状况让收养者犹豫,昨日无孤儿被成功收养。

    孤儿有残疾收养者犹豫

    石先生和妻子郑女士年近40岁,一直没有孩子。地震发生后,他们一直关注着灾区,尤其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每次网上出现有关地震孤儿的消息,两人都会及时查看。24日,两人得知可以收养地震孤儿后,当晚11时就乘坐飞机飞往四川。到达成都后,两人直接打的前往都江堰,希望能第一时间进行收养登记。由于成都市地震孤儿没有被收养意愿,两人又打的直奔绵阳、德阳民政局,仍然一无所获。昨日中午,石先生在四川省民政厅值班室向记者大倒苦水:“为了收养孩子,我们都花了将近一万了,为什么找不到健康的孩子呢?”

    石先生的故事并非孤例,来自天津的中学老师王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昨日上午7时30分,她就带着一直没有孩子的女儿飞到四川。王女士说,当他了解到孩子们或多或少存在残疾时,非常失望。她表示,自己可以给有残疾的孤儿捐钱捐物,但要收养却非常为难。

    昨日,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收养人士到灾区寻找无所获后直接来到了省民政厅值班室,要求省民政厅公布地震孤儿的详细资料,为他们办理收养手续。

    尊重隐私 孤儿资料不公布

    面对大家的热情,婚姻收养登记管理处处长江涛不得不临时找了一间房间,专门为大家做解释工作。但一听江涛说绝大部分地震孤儿都存在或轻或重残疾时,很多收养人士犹豫了。有人激动地质问为何不早公布孤儿残疾的情况。“之前,由于孩子的父母死亡情况没有最终确定,手续还不健全,收养工作也一直没有展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确定了532地震孤儿,其中有被收养意愿的仅88名。”江涛说。

    针对大家希望公布孤儿们详细资料的愿望,江涛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孩子们也有自尊和隐私。”江涛说,孤儿们不会任人挑选,这样会给孩子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有的孩子会终身被贴上“地震孤儿”的标签,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各地民政部门反映,很多收养人士都希望收养3岁以下,而且长得漂亮的。而有被收养意愿的孤儿中恰恰没有具备这样条件的。

    至于有收养人士希望能公布孤儿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电话,江涛表示要先征得当地民政部门同意后才公布。

    未被收养 仍会妥善安置

    江涛介绍,88名地震孤儿主要分布在德阳、绵阳、广元和阿坝地区。其中5岁以下智障孤儿6名,5到10岁的孤儿28名,10到14岁的孤儿54名,后两个年龄段的绝大部分有身体或其他方面的残疾。

    如果孤儿们最终未被收养,下一步将通过办理低保,采取亲属代养、寄养等方式妥善养育。据了解,除政府救济之外,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还将从今年12月起给地震孤儿发放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助费,直至其年满18周岁。

    不过,江涛仍然希望有人能收养这些孩子,用爱许给他们希望。 记者 舒张惠 实习生 胡雯     

    收养程序

    收养人携带本人户口簿、身份证、街办等部门的生育证明和收入证明到灾区县级民政部门登记,提出具体收养要求,如小孩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如果有符合收养者收养要求的孤儿,其监护人愿意送往收养者,民政部门会通知收养者。其中,10岁以上的孤儿被收养还将尊重孤儿的意见。

    记者手记

    地震孤儿期待大爱

    面对绝大部分地震孤儿存在残疾的事实,收养者犹豫了。他们说,很为难,但我愿意给孩子们捐钱。作为和他们面对面交流的记者,他们眼神和语言的流露,让我毫不怀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在理解的同时也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意。但要求在大地震中奇迹般活下来的孩子们,能完好无损地等待着我们的爱,我们就只能怪罪上天在制造这场灾难时,为何不可以给我们留下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们能忍心看着这些身体已经受到伤害的孩子,真的像棵草一样的慢慢枯萎吗?3个多月以来,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已经完全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失去双亲的孤儿们。的确,如果只是保证孩子们能继续生活和学习下去,我们的政府和国家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做到。但对于地震孤儿来说,这远远不够。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父爱母爱引领他们上路,不至于独自拖着本已残缺的身体去面对可能残缺的人生。

    爱是现实的,作为常人的我们表示理解;爱又是崇高的,作为常人的我们更应该表示敬意。我们期待无私的大爱,给地震孤儿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结算造价信息直辖市结算造价信息四川省结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642
点击数:552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