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建筑节能市场容量超50亿
东莞的电力缺口大,能耗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或将得到改善。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08年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东莞将引进EMC节能投资模式。该模式可将东莞的建筑能耗降低20%-30%,东莞的建筑节能市场容量超过50亿。
现状节能建材良莠不齐
今年东莞的供电形势是近几年来最为紧张的,节能迫在眉睫,其中建筑节能首当其冲。目前,建筑能耗在我国终端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
有关人士表示,建筑能耗大跟东莞的节能建材普及率不高有很大关系。有不少企业抱怨,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通过价格决定建材的选择,导致节能建材推行不顺。
另外,建筑能耗大还跟居民的意识不够有关。市建设局曾在2006年做过调查,调查表明,近9成居民对建筑节能缺少必要的认识。
市建筑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周启表示,导致建筑能耗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节能建材市场刚开发,许多建材公司一哄而上,导致东莞节能建材产品良莠不齐。
措施在节能收益中分成
缺乏专项资金、技术跟不上,是东莞很多企业在节能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在昨日的研讨会上,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一种新的模式,即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达实副总裁吕枫称,这种EMC模式是:由达实公司投资为企业提供节能服务,按照EMC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节能公司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资金、设备,包括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通过节能改造后的节能收益分成,收回投资和获取利润。
成效可降低能耗两三成
“这种服务商的高新技术非常先进,目前东莞还没有。”东莞市建设局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副主任王竹青昨日表示,该模式将能耗降低20%-30%.“东莞有很多酒店和工业厂房,特别是大型电子工业企业数量庞大。如果能够采用这种高新技术进行节能,将能减少不少能耗。”
除此之外,相关法规出台也将推进节能工作。昨日,东莞市建设局发布了《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难题在政府机构难推行
但节能推进并不容一味乐观。王竹青称,政府公共建筑,比如学校、机关大院等因为以前设计的时候,在节能方面考虑不够,能耗相当大。
“因为政策原因,要在政府机构推行EMC模式有难度。”王竹青坦言,如果政府机构要应用这种模式,必定是具体单位跟服务商签约,但在对节能效益进行分成时,又需要市财政局给服务商拨款,“在程序上很难操作。”
每年可节省56亿-72亿元
据了解,东莞现在既有建筑面积超过
3亿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一年的耗能是120千瓦时左右。如果使用EMC模式,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使每平方米降低能耗20%,全年可节约能量72亿千瓦时,按目前每千瓦时0.8-1元的市场价格,每年可节省56亿-72亿元。也就是说,东莞既有建筑节能市场容量超过了50亿元。
点击数:551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