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4-09,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震后论机遇 川商抱团崛起

    本网讯   这是一场四川领军型企业和本土经济专家的难得对话,这是一次集聚四川经济界智慧的盛宴。25日,由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川商》杂志承办的第七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颁奖典礼暨首届川商论坛上,多位经济专家和获得财经风云人物称号的重量级川商,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灾后重建、工业强省与经济高地建设、川商崛起三大主题,纵论时下经济热点,呼吁川商团结起来,壮大川商品牌。

    议题1:宏观形势与灾后重建

    发言嘉宾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后强

    川投集团董事长 黄顺福

    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黄光伟

    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毛志刚

    泸州老窖董事长 谢明

    按语:7月底,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大转向。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转变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在这一新形势下,四川企业该如何调整应对?另外,灾后重建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发展资金困境,四川的金融、投资类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资金瓶颈?

    灾后重建存在大量机遇

    国民经济运行基本面没有变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有几个基本判断:一是国民经济运行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经济增长偏快的风险正在消除;三是经济周期性、趋势性下滑的态势日益明显;四是经济运行中过去的一些突出问题逐步解决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因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将宏观经济政策由“两防”变为“一保一控”。而具体到四川来讲,还因为地震灾害面临“少有的困难和考验”。

    地震后酝酿大量机遇

    “截至目前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形象地讲就相当于去年四川全部GDP。特别是旅游业遭受重创,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将下降40%左右。四川的存量资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总体生产能力和物质基础没有遭受全局性的损害。”李后强认为,全省要筹措并投入16000多亿元的重建资金,通过中央和省市县财政投入以及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援,可以争取解决一部分资金,更多的要靠市场找、银行贷、社会投,要思考建立资金投入机制的问题。

    李后强特别提到,国家制订了灾后重建的很多特殊政策,有许多比特区政策还优惠,这些政策对企业到四川投资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四川企业需要把握住这些政策蕴含的机遇。

    争取设成都综合保税区

    “灾后重建需求上万亿,催生大量投资机会。灾后恢复重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前景是前所未有的。”李后强建议,要结合灾后重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国土、海关、商务等国家部委支持恢复重建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如积极争取批准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宜宾出口加工区,将绵阳出口加工区扩区,在德阳设立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在遂宁设立海关机构,建设双流空港国际空运保税物流园区和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园区。此外四川还应抓住机遇,加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如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50个重点推进和重点支持的重大项目。

    应对“一保一控”川企出招

    银行巨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信贷

    作为省内银行业的代表,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毛志刚认为,新的宏观政策仍然是要保优势重点企业的发展,压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我们会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金融上进行适度控制。”而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建议,四川企业在新形势下需要敏锐的判断,快速的行动,该调整的就要下决心调整。

    投资巨头:走环保循环经济道路

    省内最大的国有投资集团川投集团董事长黄顺福坦言,从宏观上看“一保一控”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方面是货币流通过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而从微观自身而言,川投集团目前正重点思考3件事以应对“一保一控”。“一是适度压缩减少集团中对紧缺上游产品依赖很大的能源企业,如涉及到黄磷、铁矿石、煤炭供应的企业,二是走环保循环经济道路,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川投集团正在考虑利用天然气进行综合开发,并已开始在达州展开初步投资。

    白酒巨头:提升品牌与洋酒一较高下

    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认为,企业现在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自适应来应对挑战。“粮食涨价后,白酒企业存在成本上涨压力,但我们在中低端保证规模,不提价。而是在高端产品如国窖1573上争取更多利润,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191%!现在洋酒很多都是在1000元以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泸州老窖在中国就不能和洋酒一较天下?我认为‘一保’反而对我们是机会。白酒是四川最大的比较优势,泸州老窖牢牢抓住品牌和资本的竞争,预计今年就能达到百亿企业的目标。”

    多管齐下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

    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表示,银行如何排减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世界的通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说银行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想南充商业银行还应该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加强金融创新,控制风险,改善企业基本的融资条件。

    黄光伟建议,缺钱的四川中小企业除了关注银行融资之外,目前还应重点关注因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带来的政策性资金,另外就是寻求社会融资,比如进行资产调整和股权融资。他提醒道,“企业资产远远不如现金流重要,如果资金链断了,再多资产都没有用。”

    转变理念与企业一起成长

    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毛志刚也表示,该行一直在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许多银行现在贷款首要是考虑自己的风险,把风险解决后再考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不能光是考虑自己的风险,要考虑到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怎样和企业一起成长。”

    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则透露,泸州老窖控股华西证券之后,目前正在考虑成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帮助更多的企业发展起来。

    议题2:工业强省与经济高地建设

    发言嘉宾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 辛文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 王计

    攀枝花钢铁集团董事长 樊政炜

    五粮液集团董事长 王国春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马文举

    按语:在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们迎来了一个高成本时代,四川的工业企业该如何应对?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工业强省是一个核心战略,“四川造”应当如何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为高地建设添砖加瓦?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给出了答案,必须培育创新能力,适应高成本时代,并放眼全球,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寻找更广阔的市场。

    高成本时代 创新者生存

    王计:创新求生存

    世界经济进入了高成本运行的时代,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的眼中,这个时代不是暂时的,而是会一直延续下去。他认为,所有的企业都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问题,因此企业面临一轮新的洗牌,仅仅帮别人进行产品加工的企业将无法立足,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最好方式。

    樊政炜:走高附加值之路

    王计的观点得到了攀枝花钢铁集团董事长樊政炜的认同。“能源和资源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种制约将一直延续下去。”以攀钢为例,钢铁行业上游焦炭已经涨到了三千元,煤也由一吨几百元涨到了1500元,巴西铁矿石的价格上调了65%,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了90%,仅今年上半年原材料的涨价就直接导致攀钢集团成本增加了30多亿元,而钢材价格却还在下降。如果要消化成本的上涨,必须细分市场,走高附加值的产品之路,放弃低端市场主攻高端市场。

    王国春:以“循环经济”实现零排放

    “企业永远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升高的问题。”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把每一轮涨价都当成是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在所有企业都面临成本升高的时候,敢作敢为的企业才能高速增长。王国春乐观地表示,如果所有企业都面临原材料涨价的问题,那么它就不再是问题。他介绍,五粮液已采取了循环经济办法来应对能源涨价,目前已实现了零排放。

    马文举:利用好再生资源

    为了应对能源涨价问题,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文举在论坛现场透露,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减少,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国电将大力开发大渡河的水利资源,先期项目将在明年7月开始发电,整个项目投资将超过200亿元,按照每年完成投资20亿元、每度2毛8分的执行电价计算,预计每年可创造30亿元产值,为当地贡献5亿元利润。

    建经济高地 “四川造”放眼全球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工业强省是核心战略,唯有更多的“四川造”加入到全球竞争当中去,西部经济高地才能大放异彩,参加此次论坛的川商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东电:到国外去开拓市场

    王计表示,随着国内建设的进一步到位,未来东电的国内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只有放眼全球,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到需要东电产品的国家去开拓市场,才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最好办法。

    攀钢:“走出去”做大钒钛产业

    樊政炜也感觉到,攀枝花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攀钢集团的发展,攀钢需要跳出攀枝花,放眼全球来寻找自己的特色。去年投资160亿元在西昌新建的钒钛钢铁基地,正是攀钢走出去战略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重点产业之一。

    在论坛现场,樊政炜承诺,攀钢将争取5年后产值突破1000亿元,为西部经济高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抓工业 促进四川经济腾飞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能理解为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区域发展等,是长远的战略任务和追求的高级目标,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常常这样说。

    总量做大结构做优

    在辛文眼中,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建设成功,包含了太多内容:把四川经济的总量规模做大,四川经济结构做优,把四川的一、二、三次产业尤其是第二次产业的科技含量做高,把各行业的质量、效益做好,把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做得畅通,把社会公共设施做全,把四川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同话语权分量挂钩……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时间。

    建经济高地 未来要投数万亿

    虽然去年四川的GDP总量迈进了万亿俱乐部,但辛文认为,四川经济还处在工业的初级向中级过渡时期,工业必须强势发展,否则为工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他表示,2008-2009年四川依然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GDP增长将超过9%,但要达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还是不简单,何况还遭遇地震,灾后重建就需要16700亿元的资金。辛文希望受灾的非公有制企业能尽快恢复,因为他们可以大量解决就业。“2020年四川的生产总值要达到47000亿元,今后十几年就要完成37000亿元,任重而道远。”

    议题3:川商崛起

    发言嘉宾

    四川省工商联主席 陈次昌

    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 刘沧龙

    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翔宇

    按语:四川迈进“万亿元”俱乐部,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川商该怎样做大做强?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相对于浙商、闽商等商帮而言,川商目前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高。川商的整体品牌该如何塑造?要实现川商崛起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盆地意识制约川商发展

    明清以来,中国相继崛起过九大商帮(豫商、闽商、鲁商、浙商、粤商、潮商、苏商、晋商、徽商),但川商未列其中。如今,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背景下,有一种呼声越来越响亮:要把“川商”品牌打出去。首届川商论坛上,本土知名专家、企业家,就“如何打造川商品牌”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川商历史悠久!”省工商联主席陈次昌说,在隋唐五代,四川就商业隆盛,当时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是当时中国商业大都会之一,川商频繁来往于长安、西北。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产生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也成就了很多企业家。“但是,和沿海相比,四川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数量还不够多,企业还不够大。”“制约川商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盆地意识’。”高金食品董事长金翔宇认为,长期以来,部分川商小富即安,不愿意主动走出去,只把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没有放眼全球的意识。他们也不习惯抱团,喜欢单打独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也束缚了川企的进步。

    川商壮大需民营企业崛起

    打造川商品牌,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首先要财力雄厚。”陈次昌说,目前,四川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九,占全国总量的3.7%;人均GDP在全国排名25,占全国平均的55%。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八,占全国总量的3.6%。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经济目前已经占到全省GDP的51%,税收的53%。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川商品牌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全国应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四川大企业、大企业家和知名品牌。”

    构建自己商业文化伦理精神

    “此外,川商还应该有自己的商业文化和伦理精神。”陈次昌在现场讲述了一个故事:北约停止轰炸后,一支“温州军团”竟抢在维和部队之前直奔萨拉热窝市。这支“温军”手里拿的是肥皂、衬衣、鞋袜等商品作为“武器”进入“战场”。这批闯荡欧洲的“中国温军”,很多人不会一句完整的英语,更不用说塞尔维亚语。充分表现了“温州人敢闯”的精神。“徽商‘贾而好儒’;浙商‘敢为天下先’;晋商‘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川商文化和精神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育。”陈次昌说。

    抱团发展促川商崛起

    “川商,无非是一个代号,打一个品牌,首先解决两个字——团结,”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认为,不管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商业流通环节中的一员,各有各的优势。沿海商人享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抓住机遇,走在了全国前列,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川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竞争力并不弱,“我们也应该团结起来,把名气打出去。”

    高金食品董事长金翔宇认为,现在川商已经在改变,开始用开明、务实的思想来打造企业。整个社会重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社会也逐渐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舆论。“川商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金翔宇说,像本次活动这样,通过主流媒体搭建平台,增加交流机会,川商的凝聚力将不断增强。“我们相信,川商这张名片一定可以得到全国的认可。”

(罗曙驰  江炜  郑常莉)

    本网讯   这是一场四川领军型企业和本土经济专家的难得对话,这是一次集聚四川经济界智慧的盛宴。25日,由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川商》杂志承办的第七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颁奖典礼暨首届川商论坛上,多位经济专家和获得财经风云人物称号的重量级川商,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灾后重建、工业强省与经济高地建设、川商崛起三大主题,纵论时下经济热点,呼吁川商团结起来,壮大川商品牌。

    议题1:宏观形势与灾后重建

    发言嘉宾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后强

    川投集团董事长 黄顺福

    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黄光伟

    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毛志刚

    泸州老窖董事长 谢明

    按语:7月底,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大转向。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转变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在这一新形势下,四川企业该如何调整应对?另外,灾后重建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发展资金困境,四川的金融、投资类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资金瓶颈?

    灾后重建存在大量机遇

    国民经济运行基本面没有变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有几个基本判断:一是国民经济运行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经济增长偏快的风险正在消除;三是经济周期性、趋势性下滑的态势日益明显;四是经济运行中过去的一些突出问题逐步解决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因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将宏观经济政策由“两防”变为“一保一控”。而具体到四川来讲,还因为地震灾害面临“少有的困难和考验”。

    地震后酝酿大量机遇

    “截至目前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形象地讲就相当于去年四川全部GDP。特别是旅游业遭受重创,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将下降40%左右。四川的存量资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总体生产能力和物质基础没有遭受全局性的损害。”李后强认为,全省要筹措并投入16000多亿元的重建资金,通过中央和省市县财政投入以及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援,可以争取解决一部分资金,更多的要靠市场找、银行贷、社会投,要思考建立资金投入机制的问题。

    李后强特别提到,国家制订了灾后重建的很多特殊政策,有许多比特区政策还优惠,这些政策对企业到四川投资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四川企业需要把握住这些政策蕴含的机遇。

    争取设成都综合保税区

    “灾后重建需求上万亿,催生大量投资机会。灾后恢复重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前景是前所未有的。”李后强建议,要结合灾后重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国土、海关、商务等国家部委支持恢复重建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如积极争取批准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宜宾出口加工区,将绵阳出口加工区扩区,在德阳设立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在遂宁设立海关机构,建设双流空港国际空运保税物流园区和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园区。此外四川还应抓住机遇,加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如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50个重点推进和重点支持的重大项目。

    应对“一保一控”川企出招

    银行巨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信贷

    作为省内银行业的代表,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毛志刚认为,新的宏观政策仍然是要保优势重点企业的发展,压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我们会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金融上进行适度控制。”而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建议,四川企业在新形势下需要敏锐的判断,快速的行动,该调整的就要下决心调整。

    投资巨头:走环保循环经济道路

    省内最大的国有投资集团川投集团董事长黄顺福坦言,从宏观上看“一保一控”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方面是货币流通过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而从微观自身而言,川投集团目前正重点思考3件事以应对“一保一控”。“一是适度压缩减少集团中对紧缺上游产品依赖很大的能源企业,如涉及到黄磷、铁矿石、煤炭供应的企业,二是走环保循环经济道路,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川投集团正在考虑利用天然气进行综合开发,并已开始在达州展开初步投资。

    白酒巨头:提升品牌与洋酒一较高下

    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认为,企业现在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自适应来应对挑战。“粮食涨价后,白酒企业存在成本上涨压力,但我们在中低端保证规模,不提价。而是在高端产品如国窖1573上争取更多利润,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191%!现在洋酒很多都是在1000元以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泸州老窖在中国就不能和洋酒一较天下?我认为‘一保’反而对我们是机会。白酒是四川最大的比较优势,泸州老窖牢牢抓住品牌和资本的竞争,预计今年就能达到百亿企业的目标。”

    多管齐下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

    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表示,银行如何排减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世界的通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说银行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想南充商业银行还应该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加强金融创新,控制风险,改善企业基本的融资条件。

    黄光伟建议,缺钱的四川中小企业除了关注银行融资之外,目前还应重点关注因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带来的政策性资金,另外就是寻求社会融资,比如进行资产调整和股权融资。他提醒道,“企业资产远远不如现金流重要,如果资金链断了,再多资产都没有用。”

    转变理念与企业一起成长

    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毛志刚也表示,该行一直在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许多银行现在贷款首要是考虑自己的风险,把风险解决后再考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不能光是考虑自己的风险,要考虑到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怎样和企业一起成长。”

    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则透露,泸州老窖控股华西证券之后,目前正在考虑成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帮助更多的企业发展起来。

    议题2:工业强省与经济高地建设

    发言嘉宾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 辛文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 王计

    攀枝花钢铁集团董事长 樊政炜

    五粮液集团董事长 王国春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马文举

    按语:在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们迎来了一个高成本时代,四川的工业企业该如何应对?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工业强省是一个核心战略,“四川造”应当如何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为高地建设添砖加瓦?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给出了答案,必须培育创新能力,适应高成本时代,并放眼全球,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寻找更广阔的市场。

    高成本时代 创新者生存

    王计:创新求生存

    世界经济进入了高成本运行的时代,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的眼中,这个时代不是暂时的,而是会一直延续下去。他认为,所有的企业都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问题,因此企业面临一轮新的洗牌,仅仅帮别人进行产品加工的企业将无法立足,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最好方式。

    樊政炜:走高附加值之路

    王计的观点得到了攀枝花钢铁集团董事长樊政炜的认同。“能源和资源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种制约将一直延续下去。”以攀钢为例,钢铁行业上游焦炭已经涨到了三千元,煤也由一吨几百元涨到了1500元,巴西铁矿石的价格上调了65%,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了90%,仅今年上半年原材料的涨价就直接导致攀钢集团成本增加了30多亿元,而钢材价格却还在下降。如果要消化成本的上涨,必须细分市场,走高附加值的产品之路,放弃低端市场主攻高端市场。

    王国春:以“循环经济”实现零排放

    “企业永远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升高的问题。”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把每一轮涨价都当成是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在所有企业都面临成本升高的时候,敢作敢为的企业才能高速增长。王国春乐观地表示,如果所有企业都面临原材料涨价的问题,那么它就不再是问题。他介绍,五粮液已采取了循环经济办法来应对能源涨价,目前已实现了零排放。

    马文举:利用好再生资源

    为了应对能源涨价问题,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文举在论坛现场透露,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减少,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国电将大力开发大渡河的水利资源,先期项目将在明年7月开始发电,整个项目投资将超过200亿元,按照每年完成投资20亿元、每度2毛8分的执行电价计算,预计每年可创造30亿元产值,为当地贡献5亿元利润。

    建经济高地 “四川造”放眼全球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工业强省是核心战略,唯有更多的“四川造”加入到全球竞争当中去,西部经济高地才能大放异彩,参加此次论坛的川商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东电:到国外去开拓市场

    王计表示,随着国内建设的进一步到位,未来东电的国内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只有放眼全球,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到需要东电产品的国家去开拓市场,才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最好办法。

    攀钢:“走出去”做大钒钛产业

    樊政炜也感觉到,攀枝花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攀钢集团的发展,攀钢需要跳出攀枝花,放眼全球来寻找自己的特色。去年投资160亿元在西昌新建的钒钛钢铁基地,正是攀钢走出去战略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重点产业之一。

    在论坛现场,樊政炜承诺,攀钢将争取5年后产值突破1000亿元,为西部经济高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抓工业 促进四川经济腾飞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能理解为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区域发展等,是长远的战略任务和追求的高级目标,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常常这样说。

    总量做大结构做优

    在辛文眼中,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建设成功,包含了太多内容:把四川经济的总量规模做大,四川经济结构做优,把四川的一、二、三次产业尤其是第二次产业的科技含量做高,把各行业的质量、效益做好,把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做得畅通,把社会公共设施做全,把四川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同话语权分量挂钩……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时间。

    建经济高地 未来要投数万亿

    虽然去年四川的GDP总量迈进了万亿俱乐部,但辛文认为,四川经济还处在工业的初级向中级过渡时期,工业必须强势发展,否则为工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他表示,2008-2009年四川依然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GDP增长将超过9%,但要达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还是不简单,何况还遭遇地震,灾后重建就需要16700亿元的资金。辛文希望受灾的非公有制企业能尽快恢复,因为他们可以大量解决就业。“2020年四川的生产总值要达到47000亿元,今后十几年就要完成37000亿元,任重而道远。”

    议题3:川商崛起

    发言嘉宾

    四川省工商联主席 陈次昌

    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 刘沧龙

    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翔宇

    按语:四川迈进“万亿元”俱乐部,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川商该怎样做大做强?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相对于浙商、闽商等商帮而言,川商目前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高。川商的整体品牌该如何塑造?要实现川商崛起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盆地意识制约川商发展

    明清以来,中国相继崛起过九大商帮(豫商、闽商、鲁商、浙商、粤商、潮商、苏商、晋商、徽商),但川商未列其中。如今,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背景下,有一种呼声越来越响亮:要把“川商”品牌打出去。首届川商论坛上,本土知名专家、企业家,就“如何打造川商品牌”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川商历史悠久!”省工商联主席陈次昌说,在隋唐五代,四川就商业隆盛,当时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是当时中国商业大都会之一,川商频繁来往于长安、西北。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产生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也成就了很多企业家。“但是,和沿海相比,四川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数量还不够多,企业还不够大。”“制约川商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盆地意识’。”高金食品董事长金翔宇认为,长期以来,部分川商小富即安,不愿意主动走出去,只把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没有放眼全球的意识。他们也不习惯抱团,喜欢单打独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也束缚了川企的进步。

    川商壮大需民营企业崛起

    打造川商品牌,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首先要财力雄厚。”陈次昌说,目前,四川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九,占全国总量的3.7%;人均GDP在全国排名25,占全国平均的55%。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八,占全国总量的3.6%。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经济目前已经占到全省GDP的51%,税收的53%。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川商品牌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全国应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四川大企业、大企业家和知名品牌。”

    构建自己商业文化伦理精神

    “此外,川商还应该有自己的商业文化和伦理精神。”陈次昌在现场讲述了一个故事:北约停止轰炸后,一支“温州军团”竟抢在维和部队之前直奔萨拉热窝市。这支“温军”手里拿的是肥皂、衬衣、鞋袜等商品作为“武器”进入“战场”。这批闯荡欧洲的“中国温军”,很多人不会一句完整的英语,更不用说塞尔维亚语。充分表现了“温州人敢闯”的精神。“徽商‘贾而好儒’;浙商‘敢为天下先’;晋商‘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川商文化和精神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育。”陈次昌说。

    抱团发展促川商崛起

    “川商,无非是一个代号,打一个品牌,首先解决两个字——团结,”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认为,不管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商业流通环节中的一员,各有各的优势。沿海商人享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抓住机遇,走在了全国前列,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川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竞争力并不弱,“我们也应该团结起来,把名气打出去。”

    高金食品董事长金翔宇认为,现在川商已经在改变,开始用开明、务实的思想来打造企业。整个社会重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社会也逐渐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舆论。“川商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金翔宇说,像本次活动这样,通过主流媒体搭建平台,增加交流机会,川商的凝聚力将不断增强。“我们相信,川商这张名片一定可以得到全国的认可。”

(罗曙驰  江炜  郑常莉)

材料价材料预算价浙江省材料预算价四川省材料预算价
文章字数:7347
点击数:550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