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0-1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新目标:珠江口崛起世界级都市圈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迎难而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抓紧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要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大力改善民生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大力拉动民间投资,大力促进外贸出口,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

    第二阶段

   

    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第三阶段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2年翻一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类东京湾大都市生活

    从人造卫星向地球近距离拍摄夜景,亚洲地区灯光最亮的区域有两个:一个是日本,特别是日本的东京湾,另外一个就是珠三角。这说明:在人流、物流的密度上,两个区域有很多相近之处。而从《纲要》所描述的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蓝图来看,十多年后的珠三角都市圈的生活场景,在很大程度上将与目前的东京都市圈、阪神都市圈有相类似之处。

    日本的东京都圈、阪神都市圈其实就是一个以高速便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基础连接起来的、由一群大大小小、高度密集的现代化都市共同构成的大都市绵延带。在这样的大都市绵延带里,日本人实现了同城生活。很多人在卫星城居住,通过城际轨道交通到中心城市上班。

    未来十几年,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加快建设,也将打造出以广州为中心的一小时城市圈,打造出一个南海之畔的大都市绵延带。按照《纲要》规划,到2012年,珠三角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1100公里,到2020年,这一数据翻一番,达到2200公里。以密集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基础,珠三角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同城生活。以那个时候,在广州上班、在佛山居住,在香港上班、在深圳居住、在佛山上班、在中山居住或许会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速

    按照《纲要》的描述,十多年后的珠三角将呈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的面貌。

    就城市而言,城中村将逐步得到因地制宜的改造,逐步改变城市里城乡管理体制二元化的格局;户口迁移政策也将得到改革与调整,外来人口将逐步纳入本地化管理,目前正在试点的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也将得到完善和推行,逐步引导流动人口融入所在城市,城市人口分为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的二元格局也将逐步得以消解。

    就农村而言,农村路网体系的加快建设,将大大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的步伐,让农村出行不再困难;农村沼气、生物质清洁燃料、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建设,将使农村人口享受到与城里人同样卫生、干净的生活。

    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建设,则使书香飘向乡间,城乡群众都能够免费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公益文化服务。

    ■发展畅想

    比全省提早十年实现全面小康

    从几组关键数据看未来珠三角

    2012年和2020年的珠三角各是什么样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别给出了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纲要》还分别设定了二十多个指标进行了定量描述。从这些数据里头,我们可以想象出怎样的一幅图景?2012年和2020年的珠三角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提前进入小康社会

    在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上,珠三角到底要比全省快走几步呢?

    初步的答案是:珠三角要比全省提早10年实现全面小康。

    答案来自于《纲要》所设定的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与2004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所设定的2020年全省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对比。两相比较,不难发现,珠三角2012年的发展目标明显要高于全省2020年的发展目标:2012年,珠三角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800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是11621美元,按2000年美元计算也将达到9638美元;而2020年全省小康所应的人均GDP为7000美元(按2000年美元算),珠三角的目标大大高于全省。

    按照《纲要》,2012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达到53%,而按照《构想》,2020年全省同一指标的目标值为50%;2012年珠三角城镇化水平为80%以上,2020年全省同一指标的目标值是75%;2012年珠三角平均期望寿命为78岁,2020年全省同一指标的目标值是75.5岁。

    不难看出,珠三角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明显高于2020年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因此,珠三角起码要比全省提早10年进入小康。

    2020年人均GDP达到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按照《纲要》确定的定位,2012年珠三角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这两个目标放在全球的坐标系来观察,它们各自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由于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因此,我们可以拿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观察。

    根据统计数据,2007年珠三角人均GDP为57154元,按当时的汇率折算,约为7829美元,在全球属于中上发展水平。而按照《纲要》的描述,珠三角人均生产总值2012年将达到80000元,按目前的汇率折算,将达到11621美元,按照近几年世界经济组织确定的评价标准,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的为发达国家/地区,2007年共有51个国家或地区达到这一标准,五年后这一标准估计会略有上浮,由于按当前的汇率折算,珠三角人均GDP已经高出标准10%以上,而人民币总体上处于升值通道,因此可以基本确定地说:届时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可以正式迈进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门槛。

    按照《纲要》确定的目标,2020年珠三角人均GDP将达到135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将达到19610美元。总体而言,近2万美元的人均GDP水平,在2007年来说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水平,放到13年后的全世界来说,界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一点都不为过。

    城镇化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另一个关键指标。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据测算,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77.32%,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按照《纲要》的规划,2012年和2020年,珠三角这一指标分别要提升至80%和85%,可以说,单纯从量的提高来看,上述目标不难达到,关键是质的提升,水平的提升。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纲要》里所用的是“城镇化”的字眼,而世界上普遍用的是“城市化”的字眼,一字之差,正是珠三角要缩小差距、提升水平的关键所在。

    所谓城镇中的“镇”,其中心区域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但非中心区域很多仍施行农村体制,因此城镇化其实仍是一种准城市化的状态,离真正的城市化仍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珠三角城市化的推进,很大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补上这一课。对此,《纲要》其实也作了一些具体的部署,比如,在体制改革方面,《纲要》明确提出,“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型乡镇,整合设立地级市的市辖区。”

    平均期望寿命80岁

    人均期望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统计》报道,2006年世界平均期望寿命为67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寿命为80岁,中低收入国家为71岁。

    而据广东省卫生厅的调查,广东人2007年平均期望寿命是75.3岁,珠三角的数据则高于全省,已经相当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纲要》制定的目标,珠三角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将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可以说,在平均期望寿命这一指标上,珠三角地区基础较好,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的难度不会太大。相对而言,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比较不健全,而《纲要》提出2012年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难度则会更大一些。

    ■焦点解读一

    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为何定为60%?

    服务业占GDP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纲要》规划,到2012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53%,到2020年,同一指标的目标值为60%。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按相关世界经济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世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9%,其中发达国家为72.4%,发展中国家为54.6%。而按照广东省统计局的资料,2007年,广东第三产业比重为43.3%,珠三角的比重为46.6%。就是说,目前珠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0年,仍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珠三角目前已经日益加速与港澳的经济融合,珠三角应该与港澳视为一个经济体来综合考察,由于香港服务业比重高达90%,其经济总量与珠三角相差无几,综合考察,整个大珠三角服务业的比重应该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几,与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吻合。但由于一国两制和分属于两个关税区的缘故,三地统计是分别计算的,偏重制造的珠三角服务业比重偏低是必然的。

    按大珠三角一体化框架来考察,小珠三角经过13年与港澳的错位发展,服务业比重提高十三四个百分点,可使大珠三角的服务业比重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这一目标的设定是符合经济规律,也是符合大珠三角的实际的。

    ■焦点解读二

    珠三角环境质量如何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纲要》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珠三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能耗水平和环境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意味着珠三角处处能见到青山、绿地、碧水、蓝天,意味着珠江水可以天天游泳,意味着晚上仰望天空就可以见到满天繁星,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图景!

    珠三角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

    细翻《纲要》,可以梳理出几个招数:

    第一招,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是典型的低耗能、低污染产业,2007年,珠三角服务业比重为46.6%,而2020年的规划目标是60%,13.4个百分点的提升,预计可以为能耗下降、污染控制腾出巨大的空间。

    第二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垃圾发电、余热利发电、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城镇再生水反复利用,《纲要》提及了大量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让我们看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曙光。

    第三招,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引导工业企业进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加大力度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铁腕治污的决心和力度。

    前面三招都是在做“减法”,第四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则是在做加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加强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仿佛看到:珠三角的大地,一天比一天绿起来,美起来

建材价广东省建材价广东省建材价
文章字数:6168
点击数:550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