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07,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群英东汽:弘扬“东汽精神” 推进“两个加快”

  3月5日,惊蛰。一缕阳光照进东汽汉旺基地主机四分厂厂长李传军的办公室。墙上,一张大大的“全家福”照片:360张笑脸。最后一排是一面红旗,旗上是一排大字: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

  “腊月二十六那天,我们分厂所有幸存职工的合影。大家都希望在新年整装再出发!”李传军说。

  东汽的集结号尤为特别:警报。地震前,汉旺厂区每天警报一响,员工知道,那是“上班时间到了”。警报为何成为东汽人的集结号?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破原因:“就是要提醒每一个人,企业时时都处在挑战之中。”

  创业的挑战、勇攀高峰的挑战、抗震救灾的挑战、重建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东汽在挑战中走向今天,走向世界。

  挑战,验证“东汽精神”;挑战,见证东汽群英,正是他们,熔铸一个大写的中国人--东汽人!

  刚刚脱离险境,是转移到安全地带,还是奔向危楼和摇摇欲坠的废墟,那里还有没有脱险的同事、工友?东汽员工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是去救自己的亲人,还是和大家一起去救更多的兄弟姐妹?东汽员工同样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汽人

  转过一个垭口,他的目光四处搜寻着,任何一处翻动过的新鲜的泥土,都要让他久久地审视。在曙光山的盘山路上,他就这样走走停停。

  他心里一直默念着:“莉莉,你在哪里?爸爸来了,莉莉!”这一天,2008年7月5日,特大地震发生后东汽第一个假日,他上山寻找女儿胥莉掩埋的地方。

  他,胥莉的父亲胥怀军,东汽武装部一名共产党员。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仅仅10分钟,东汽党委就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抢险救人、医疗救护、运输转移、后勤保障等突击队,4000余名干部职工兵分几路,立即行动。

  胥怀军被安排在后勤保障突击队中。“作为一名老军人和专武干部,在特大地震灾难面前,自己必须挺身而出。我应当做这样的人,确实应该这么做。”时隔近10个月,回忆起地震时的情景,痛失爱女的胥怀军似乎平静了许多。地震发生时,他接受了向上级报告灾情的任务。尽管胥怀军已知道女儿被埋在叶片分厂的废墟里,但他却无暇顾及,含泪上路。当他返回时,女儿已被水泥板压了10多个小时。13日凌晨2点多,女儿终于被抬了出来,但已经奄奄一息。女儿望着父亲,挤出最后一句话:“爸爸,我好难受、好痛。”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在挣扎了12个小时后陨落了。“女儿呀,爸爸对不起你!”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使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可是片刻后,极度悲伤的胥怀军把女儿的遗体抬下车,放在路边,替女儿擦去脸上的尘土和血迹,小心地盖上一块塑料布,转身又向废墟中奔去。“孩子,你安静地睡吧,爸爸救其他人去了。”

  7月5日,当他根据知情人提供的大致方向,来到曙光山寻找掩埋女儿的地方时,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找。天渐渐暗了下来,离开时胥怀军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实在太多--

  东汽医院,一个娇小的身影正在忙碌。“快回去休息下吧。”领导轻轻对她说。“没事,这边事情这么多。”她低头答道。她叫李蓉,丈夫武玉庭在地震中遇难。此时,丈夫的遗体刚刚被抬走,9个月大的孩子在家中嗷嗷待哺。

  主机一分厂劳资员刘应碧,地震时本已成功脱险,却又返身跑回危楼。5月14日,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发现她的时候,她怀里还紧紧抱着123名“劳务工工资领取表”以及1万多元公款。那一刻,就连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的医生也流下了热泪。

  铸造公司工程师王道刚刚刚脱险,便返身钻进摇摇欲坠的房间抢救同事。几天后,同事们含泪找到他的遗体,发现他的怀里紧紧护着另一名遇难职工。

  地震发生后,东汽紧急调用一切车辆,转移汉旺基地职工、家属和汉旺当地受灾群众。是时,地处龙门山脚下的汉旺基地余震不断,谁也不知道还将发生什么。但是,所有东汽人的共同选择是:让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先走。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筹资金、自行研制刷新民族装备制造业历史的高国产化比例30万千瓦汽轮机组,凝聚东汽人产业报国的赤子情怀、浓缩一部东汽的创业史。在研制的关键阶段,国民经济调整,上级下达“停止试制”的通知。停与不停,分别意味着安全与风险。为什么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是东汽人

  “地震时东汽人的表现不是偶然的,是三代东汽人的历练和养成。”第二代东汽人李传军说。

  在东汽,“丁一”是一个口口相传的响亮名字,即使没见过他的第三代东汽人,也对其人其事耳熟能详。

  作为东汽首任厂长,丁一带领第一代东汽人走过创业初始的艰难岁月。1971年,东汽的基建尚未完工,丁一就带领东汽人试制出第一台7.5万千瓦汽轮机。接着,丁一瞄准高国产化比例30万千瓦汽轮机。“国家要发展,电力必须先行,中小机组为主的政策满足不了电力先行的需要。”东汽总经理张志英对以丁一为代表的第一代东汽人的创业魄力由衷敬佩。

  “国家没有给工厂一分钱的试制费,我们就在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开始研制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组。”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回忆,当时为了保证研发费用,厂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于是,生产汽轮机组的大型国有企业做起了沼气提粪机、出口不锈钢菜刀、榨糖机、保险柜等。

  1973年7月,上级审查通过了东汽30万千瓦机组设计方案,并决定将这台机组安装在重庆油溪电厂,当时全厂的人都为此沸腾了好几天。可是,好事多磨,油溪电厂工程最终意外下马。接下来,东汽30万千瓦机组在山东石横电厂找到落脚点。谁知“煮熟的鸭子依旧会飞”,这个落脚点被引进的国外机组挤掉了。最后,终于在山东黄台电厂为这台30万千瓦机组找到了归宿。

  1980年,30万千瓦机组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正当东汽人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之时,碰上国民经济调整。那年6月中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通知:“停止试制工作,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上报了结。”执行上级通知,没有任何风险,而且可以收回“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继续研制,不仅是同上级唱对台戏,还要承担新“产生的一切费用”。丁一选择后者。在全厂干部会议上,丁一说:“我是一名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这台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当天晚上,丁一奋笔疾书,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寻求支持。终于,凝聚着“丁一们”报国情怀和心血的30万千瓦机组获得“准生证”。在东汽创业路上,自行成功研制30万千瓦机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跨越的一步。如果说作为决策者,丁一为东汽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播下种子,那么从播种到大树参天则浓缩了一部东汽创业史。生产30万千瓦汽轮机组需要一米长的叶片,但它涉及到诸多学科,难度大、周期长、试验耗资巨大。尽管已时隔30多年,时任叶片设计处助理工程师的刘志前仍万分感慨:“正因为困难之多,世界上一些老资格的汽轮机厂家研制出一米长叶片后,竟一口气生产了30多年!”

  薄薄的一块叶片,光需计算的线形坐标点数据就有数千个,而且必须百分之百准确。“设计人员天天泡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地计算。有的技术人员下班后忽有所悟,即便是半夜也要从家里返回几公里外的办公室,继续进行复杂的计算,那种艰苦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刘志前说,上世纪80年代,厂里只有一两台老式计算机,只有计算最关键、最核心、最复杂的设计环节时才能用,“即便这样也经常要排队等候。”更多的设计人员则是用手动计算尺或者算盘来计算。数以万计的几何线条、阿拉伯数字还有计算公式等等,铺天盖地地全都写在图纸上,一天下来图纸能堆满一间屋。“当时拼的不仅是脑力,还有体力,头昏脑胀还得继续且丝毫不能松懈,可以说成果的取得就是靠人力和时间堆积出来的。”

  已经退休的周堂厚,是当年厂里的质量标兵。为了赶制长叶片,他常常是一个人开两台铣床,在无法使用吊车的情况下,硬是凭手把几十公斤重的叶片搬上去、放下来,平均每天30多次,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还有那些加工叶片各道工序的职工们,在油腻、铁屑和揩不干的汗水中,不分白天黑夜,摸爬滚打了几百天,终于保质保量完成一米长叶片的加工任务。老厂长陈宽金回忆起那艰难的创业之路时,由衷地感叹:“当时东汽没有天时、没有地利,靠的就是人和啊!靠的就是东汽人不甘落后、永争第一的豪情!”

  “全体东汽人都深深知道,如果没有当年的30万千瓦机组,就没有今天的60万千瓦机组和核电机组,也不会有今后的超临界和重型燃机,更没有我们东汽跻身于当代国内外强手之林的重要地位。所以东汽人一直把催人奋进的研制30万千瓦机组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让它代代相传。”见证了东汽一路艰辛的成长,曾任东汽党委书记的高青鹤万分感慨。

  走过自行研制30万千瓦汽轮机组的艰难历程,东汽人收获的不仅是高国产化比例的30万千瓦机组,还有植入东汽人灵魂的“不靠天、不靠地,一切只有靠自己”,“不能等、不能要,只有双手去创造”的奋斗精神。

  震后3个月内全线恢复生产,6个月内恢复到震前80%的生产能力,已经签订的合同全部有效。面对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东汽创造了奇迹。这不是东汽第一次也肯定不是东汽最后一次创造奇迹。因为,奇迹的背后,是薪火传承的“东汽精神”和大写的东汽人

  2008年6月6月,东汽汉旺基地,在加固了的厂房里,主机四分厂大型天桥龙门铣、数控龙门钻、8.5米立车等先后成功启动。在此前的5月24日,东汽隆重举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誓师动员大会,标志着东汽德阳基地生产全面恢复。“东汽3个月内将全线恢复生产,6个月内恢复到震前80%的生产能力。已经签订的合同全部有效,按照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保质保量交货。”会上,张志英代表东汽人郑重承诺。

  东汽的职工清楚这一承诺给自身带来多么巨大的压力,都自觉地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于是,地震后第25天,在几乎被摧毁的东汽汉旺基地,隆隆机器声响起,点点焊花闪耀。

  “尽管工作量比以前多了将近1倍,但我们觉得值得,再苦再累都要把地震夺去的时间夺回来。”董海宾,主机四分厂隔板车间装配班现任班长,他属于地震后厂里为应急恢复生产而“打急抓”请回来的“老生产”那拨人。地震中,隔板车间被彻底摧毁,几乎所有的生产设备都毁于一旦,不少技术精良的装配工不幸遇难。

  “缺乏技术好又熟悉班组管理的人才成为分厂当时最头疼的问题。”副厂长王俊宝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5月27日,分厂在德阳天元镇临时租用一间厂房后,立即将早已“退居二线”的董海宾请回来帮忙。由于车间生产操作一线工作繁琐且量大,按照常规,年满45岁的职工就必须退出生产一线。在恢复生产的非常阶段,47岁的董海宾成了全厂年龄最大的一线人。“如果不抓紧组织生产,成品不能按时出厂,该怎么向客户交代!”在他的带领下,装配班目前唯一一个班组的20余名职工承担起分厂所有的装配工作,而震前装配工作是由4个班组共计50余人承担。

  租用的临时厂房内生产条件根本达不到车间的生产要求:土地不平整、电力不足、缺少专用燃气,就连最基本的钢铣、支架、手推车等生产工具也没有。“我们只能一边自己现画图做生产工具,一边组织人员恢复生产。”说话时,董海宾的声音沙哑得有些刺耳。由于租用的车间太狭窄,分厂所有生产现场不得不挤在一个厂房里。在极其嘈杂的生产车间里,又要管现场又要教技术,董海宾天天得扯起嗓子喊话,组员们才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在新厂房生产的大半年时间里,他喊破了喉咙。“喊破了也是值得的,看着这些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们那么认真地学习,技术一天天长进,什么苦也都不苦了。”就这样,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从搬进新厂房那天起到现在,装配班组没有停过一次工。董海宾说,他有一个梦,争取用2到3年的时间给分厂再带一个精良的团队出来。

  震后,东汽各生产点如繁星般散落在德阳四周,最远的生产场地在广汉市、什邡市。清晨6时30分左右,8000余名东汽职工就上路了,只有一个目的,赶到零件加工的外扩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008年,东汽完成产品产量2320万千瓦,是灾后年计划的108%,其中风电120万千瓦,是灾后年计划的133%;产品销售收入85.5亿元,是灾后年计划的113.2%。

  面对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东汽创造了奇迹。

  这不是东汽第一次创造奇迹,这也肯定不是东汽最后一次创造奇迹。因为,奇迹的背后,是薪火传承的“东汽精神”和大写的东汽人! 

(记者 陈碧红)

建材价格直辖市建材价格山东省建材价格
文章字数:5249
点击数:549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