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2-03,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从试点的未来到灾区新农村的未来

    汶川特大地震中,灾区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农业恢复重建对农村生产恢复技术以及农村生态安全建设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四川省科技厅认为开展灾后农业产业化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对于提高科技在灾害防御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农业产业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针对农业产业化灾后恢复重建的科技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在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和安县花荄镇柏杨村分别进行集镇型、庭院型、生态型和散居型4种类型的典型示范,通过集中科技优势力量,集成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建设灾后重建科技示范村。  实施计划分为发展恢复期、全面提升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年至2009年,集成示范农村先进实用技术20-25项,构建地震灾后生活、生产、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10套,扶持规模以上科技示范龙头企业5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3个,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示范村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基本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第二阶段为2010年至2011年,集成示范农村先进实用技术40-50项,构建地震灾后生活、生产、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25套,扶持规模以上科技示范龙头企业10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6个,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初步建成产业发展、环境优美、人居生态、社区完善、收入小康的新农村,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全面提升,辐射带动同类地震灾区,为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集镇型:龙门山下的新生活  ——新黄村  新黄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产业发展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在科技部、省科技厅将这里确定为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示范点后,新黄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和产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黄村结合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以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方向,确定集中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绿色种植业和野生养殖业;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努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打造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以特色园林式农家乐或乡村酒店的开发为中期目标,精心打造一个远离闹市的心灵港湾。  预期到2010年,新黄村将集成示范农村先进实用技术10-15项,构建地震灾后生活、生产、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6套;重点扶持规模以上科技示范龙头企业3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3个;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初步建成社区化小康新村、生态家园。辐射带动我省同类地震灾区,示范推广一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四川灾后恢复与重建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持。  全村将集中修建农民住房158套,总用地规模约为80亩,达到人均综合建设用地面积为每人40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重建工程于2008年9月启动,目前65%的住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地下工程已经结束,地面小区道路已完成三分之一,水、电、气、通讯、电视、宽带等工程即将动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将在新黄村建成一个占地3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60亩马铃薯、100亩油桃、50亩有色玉米、60亩猕猴桃、30亩大棚蔬菜。目前,马铃薯和油桃已经种植完毕,猕猴桃正在平整土地,蔬菜大棚正在修建中。  庭院型:川西风情“新村落”  ——棚花村  自2008年6月底,棚花村确定为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后,四川科技部门和专家组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省科技厅领导多次调研,与地方党、政和村、社、群众交流,帮助理清发展思路、确定重点产业;各路专家组则深入到每一农户家中和每一田块摸情况、查民意。很快,一份以重点示范生态经济庭院建设技术为主,实现农村社区与农家庭院的生活、农家旅游、庭院经济(农村生产)、社区生态有机结合的重建规划出炉。  预期到2010年,棚花村将集成示范农村先进实用技术30-50项,构建灾后恢复重建技术体系5-6套;重点扶持科技示范龙头企业与专家大院2-3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3-5个;通过科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较2007年增长1倍以上。试点村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初步建成具有四川典型特征的村落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辐射带动,在我省同类地震灾区示范推广一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四川灾后恢复与重建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持。  全村将推广生态旅游型生态经济林景观,将梨树、枣树等乡土经济林果品种有机结合,提升生态旅游质量和品牌,吸引广大游客,提高灾区人民的经济收入。建设生态旅游拦截型沟渠系统,拟在沟渠边种植梨树、枣树、枇杷、樱桃等特色果树,林下搭配种植白三叶、牛鞭草等草本植物,以提高排水渠系的自净能力和对农田污染物的稀释截留能力,使水质水量更好,提升新区的景观美化功能。使用户用高效沼气建设与管理技术,根据当地农家旅游以及分户有小家禽与自用猪养殖的特点,设计与住房相对分离、与畜禽养殖舍相结合的高效沼气设施,并利用微生态制剂解决厕所与畜禽养殖舍的臭味问题。推广“三生三园”新农村模式:将生产、生活、生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根据地域特色,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态田园、果园、林园三种新模式。  生态型:山区观光农业园区  ——高原村  科技部门在高原村组织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域格局划分与土地利用控制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空间布局规划等,开展了地域灾害与生态安全调查评估,地域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估。灾后镇村规划技术集成示范、农村社区建筑与景观设计示范、山区新型社区建筑风貌设计示范将陆续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的安全供水建设、水源地选择及保护技术、农村安全供水技术、农村供水抗震管网建设、农村饮用水灾害应急系统等都将陆续建立。  预计到2010年,初步将高原村建成一个依靠科技重建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新型的农村社区和环境优美的生态家园,通过辐射带动,在我省同类灾区示范推广一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四川灾后农业恢复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科技部门将在高原村开展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架型和树型快速恢复、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猕猴桃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示范,以及猕猴桃林下立体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冷藏保鲜及商品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乡村旅游农业模式集成示范中,科技部门将参与新、奇、特蔬菜、水果、花卉品种引进,建立科技示范园,对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协调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在冷水鱼快繁和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中,科技部门将开展冷水鱼快速繁殖技术示范、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及渔家乐生态观光农业模式探索。为解决灾区特色产业恢复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问题,科技部门将调研山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科技需求,提出恢复灾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对策,开展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散居型:循环经济型科技农业  ——柏杨村  地震灾后,在科技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柏杨村恢复重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围绕生活、生产和生态,示范先进实用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地震灾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示范。  预计到2010年,柏杨村将集成示范现代农业技术20—30项,构建恢复重建技术体系6-8套,重点扶持龙头企业3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3-5个;科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较2007年增长1倍以上。核心示范区初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通过辐射带动,在四川省同类地震灾区示范推广一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试点示范。  柏杨村将推广现代蛋鸡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现代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建设、现代蛋鸡标准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现代禽业产业化示范、蛋鸡养殖疫病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开展优质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现代标准化果园、标准化果品生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果树产业化发展机制。实行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现代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新品种引进与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质量安全工程建设。

建材结算价四川省建材结算价四川省建材结算价
文章字数:3724
点击数:549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