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第38期)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

 

 

 

(第38期)

 

 

 

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示范带动

——巴中市“四抓四结合”强力推进乡镇环境综合治理

 

       巴中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及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密切联系本地实际,在治理工作中坚持“四抓四结合”,即: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抓机制创新;与实施惠民利民工程相结合,抓治理重点;与满足群众环境需求相结合,抓难点破解;与加快地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抓示范带动,强力推进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抓机制创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该市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创新理念和机制,从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入手,推进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一是完善基层组织职能,建立村(居)民自我监管机制。加强村社(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经费保障,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大力推行村(居)民公约自治,将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纳入村(居)规民约,建立起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机制。二是抓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乡镇建管站建设,解决了各乡镇建管站机构、编制、保障问题;加强乡镇保洁队伍建设,按3000人以下的乡镇定员3人、3000人以上乡镇定员5人以上的标准成立了乡镇环卫所,重点乡镇组建城管办,调剂解决公益性岗位3000余个,充实乡镇管理、保洁力量。三是创新问责机制。将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各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强化效能问责,给治理工作不力的乡镇领导干部“送洗脸水”,并与奖补相结合,实行行政、经济双重问责。

       与实施惠民利民工程相结合,抓治理重点。该市坚持从解决行路难、环境差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狠抓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镇环境治理基础。改造场镇过境道路120余km,硬化乡镇道路280余km、乡村道路350余km,修建农户文明路200余km;按每个乡镇至少建2个垃圾收集池、配备1辆垃圾运输车的标准,在全市干线公路沿线修建垃圾收集池860余口,配备垃圾车160余辆,垃圾箱2500余个,建设垃圾填埋场180个;建设和改造专业市场125个,客运站50个。二是抓污染防治,有效改善乡村环境面貌。在农村全面开展清垃圾、清粪便、清污水、清杂物等“四清”活动,清洁乡村环境。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园无害化生产、菌渣综合利用等技术,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以“一池三改”(建沼气池,配套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普及,因地制宜开展“猪-沼-鱼(果、菜、粮)”,建设生态农业。全市已建沼气池16.2万口,其中2009年建成9737口,户建2口沼气池的农户达3700户。综合治理塘、堰、湖、河,加强农村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河道污染治理,在巴河沿岸乡镇建设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污水处理设施26处,污水直排河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与满足群众环境需求相结合,抓难点破解。该市针对群众改善环境、加快发展愿望强烈的实际,始终抓住发动群众参与和强化投入保障这两个牛鼻子,攻坚破难,着力推进。一是抓宣传造声势,破除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难点。该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坝坝电影、腰鼓队、文艺演出、编发“三字经”和“居规民约””、组织流动宣讲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家家户户知环境,人人参与治环境。该市还建立奖励基金,对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村社和农户给予奖励,开展星级文明院户、五好家庭评选,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二是抓投入建机制,破除治理经费无保障的难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立乡镇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乡镇分别给予2-5万元的补助;将乡镇清扫保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将乡镇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集镇建设配套费等返还补助给乡镇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县区财政按每村每年不少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专项用于村级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采取一事一议、政府补助与居民分担、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乡镇街巷改造、绿化、亮化设施建设资金,改善集镇环境。

       与加快地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抓示范带动。该市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与当地地域条件、资源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特色乡村、文明院户,稳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平昌县江口镇太平村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地域优势,实行统筹规划,将集体土地整体出租给外来加工企业、本地大型养殖企业、种植园,集中建设居住小区,发展了乡村经济,改善了人居环境。巴州区化成镇、三江镇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对化湖和三江水域环境的全面治理,大力发展渔业和休闲旅游经济。

材料价格依据四川省材料价格依据巴中市材料价格依据
文章字数:2463
点击数:549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