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8-17,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深圳有望率先成为“低冲击城市”

    7月3日, “绿色城市,光明之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 将在深圳召开,再次让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报今起将对“绿色城市”规划展开系列报道,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态市政规划理念——低冲击开发模式。

    编者按

    源于美国暴雨管理新理论的“低冲击开发模式”即将在深圳推广。记者日前从市规划局获悉,在低冲击开发模式指导下的光明新区、滨海分区等区域雨洪利用规划已相继在今年年初完成,而全市的雨洪利用规划亦在编制之中。

    “精明增长”下保护绿色空间

    城市蔓延侵蚀绿色空间、扩展城市地域,对机动车依赖,给环境敏感区域带来了更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国际规划领域的“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策略应运而生,提出以更具生态效益和面向社区的方式来重构开发模式。而低冲击开发模式恰好符合“精明增长”策略核心——对环境及开放绿色空间的保护,促进有机循环的城市机能,进行整合土地利用规划。

    深圳近年来编制的市政规划中已经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并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内涵:《深圳市雨洪利用系统布局规划》、《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详细规划》、《深圳市居住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应用低冲击开发理念,提出要结合城市景观及绿化带,因地制宜采取入渗、调蓄、收集回用等各种雨洪利用手段,使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后的外排雨水设计流量不大于开发建设前,并控制和削减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

    《深圳市蓝线规划》确定水体的“保护控制线”,预留绿化、景观、雨洪利用工程等生态改善工程的所需用地,避免城市建设影响自然水生态。

    正在编制的《深圳河湾流域水环境综合规划》也提出将结合自然地形,保护利用湿地、林地,改善水质,营建水廊、绿廊,构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滨水城市空间的规划理念。

    《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专项规划》提出在全市余泥渣土受纳场的选址过程中应按照填海区、废弃石场、低洼山地的优先次序开展工作,尽量避免将余泥渣土直接弃置于山地,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冲击。

    光明新区践行城市开发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低冲击”仍然是一个既新颖却有些抽象的名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市政规划专家。简单来讲,低冲击目的就是为了城市建设之后不影响原有自然环境,其开发技术包括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植物草沟及自然排水系统等,通过低冲击开发技术,可以用较少的土地资源将雨水径流的大部分用于补充地下水,变废弃雨水为资源,而且还能结合景观设计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美化城市社区环境。

    在已完成的《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不再仅从工程、资源的角度看待雨洪利用,更多的从城市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引导新区践行低冲击的城市开发模式。光明新区位于深圳洪涝灾害的频发区域——茅洲河上游,开发建设强度大,未建用地约占可建用地的50%;为减少城市建设对地表环境的破坏,雨洪利用规划提出新区开发建设后的外排雨水设计流量不大于开发建设前,而且新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包括各类建筑物、广场、道路、绿地等均将进行雨洪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并将其纳入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管理程序。

    净化环境方面,规划提出保留和梳理光明新区的水面和水系,以自然生态的方式进行水环境整治,结合废弃水库和茅洲河干支流水域建设十余个多功能滞蓄湿地和三大湿地主题公园:明湖城市公园、中央公园、两明湿地公园,围绕茅洲河干支流形成渗透光明新区的生态“绿心”与“绿轴”。

    “低冲击”走进寻常百姓家

    “低冲击开发模式”究竟离寻常百姓家的距离还有多远呢?记者了解到,已经完成的《深圳市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为今后深圳所有居住小区的雨水利用指出了一条绿色的新路。居住小区雨水利用,不论是从利用潜力与方式、还是市场推动力来说,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到2020年,深圳居住用地达到22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居住用地约14平方公里。按综合径流系数0.56估算,居住用地径流总量约2.25亿立方米/年。按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100万,人均用水指标200L/人计算,则生活需水量为8.0亿立方米/年,若雨水利用率为40%,则可替代约1/8的居住小区生活用水,可见小区雨洪利用的潜力是相当可观的。

    规划到2020年末,深圳中心城区里居住小区建雨水利用设施比例将达到50%、根据《深圳市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今后对于新建居住小区,将强制进行雨水利用,绿地下凹和透水地面,规定强制执行的雨水利用目标。对于已建成居住小区,鼓励进行雨水利用改造,进行小区本身的改建或扩建时,应强制进行雨水利用。对于城中村,则鼓励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可行的雨水利用改造,并提出建议执行的雨水利用目标。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远期目标,深圳的居住小区雨水将全部进行强制性利用,未建设利用设施或未达到利用目标的小区将开征雨水排放费。另外,凡是新开发建设或改、扩建的居住小区,用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都应当先编制雨水利用规划。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区域,可直接进行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

    新闻链接

    低冲击开发(Low-Impact Development)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推出的一种概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这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

深圳特区报

预算造价信息广东省预算造价信息深圳市预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852
点击数:549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