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09,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文昌故里正扬帆——梓潼县建设丘区强县的发展路径

    位于川西北的梓潼县,是文昌祖庭和文昌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文昌故里”。作为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典型丘区农业县,面对十年九旱、交通相对滞后、矿产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近年来,梓潼县委、县政府将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牢固树立“四尽”理念,举全县之力做好“四篇文章”,探索出一条具有丘区特色的发展路径——    发展就是创造并发挥优势的过程,梓潼在发展中明辨优势,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强县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为传统丘区农业县的梓潼,面临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不坚持科学发展肯定要落后的困局。如何“脱困”,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要找准丘区县的科学发展路径,就必须在科学辨析县情的基础上,转化现实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提升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梓潼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一语中的,“要干就要建设丘区强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身先士卒,下工厂,入乡村,进企业,访农家,通过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比较分析、借鉴经验、集思广益,充分认清了梓潼十年九旱、交通相对滞后、矿产资源贫乏以及人少地多、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县情。    思路决定出路。在认清县情的基础上,要实现经济上的争先,必先实现理念上的率先。梓潼县制定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景尽其观”的发展理念。“人尽其才”,是着眼于生产力中最活跃与最积极的因素,给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为能干事者提供舞台,全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创优争先,人心向上,共推发展”的良好氛围,激活人才第一资本;“地尽其力”,是在单位土地上,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物尽其用”,是依托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依托优势企业延长产品链,推进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景尽其观”,是深入挖掘梓潼独有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在“四尽”理念的引领下,梓潼将发展战略定位为全力做好 “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篇文章,建设丘区强县。“农业富县”就是依托梓潼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种类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好农业八大基地(良种繁育、畜禽养殖、麻类、蚕桑、花生海椒、蔬菜水果、纤维林、水产养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工业强县”就是依托梓潼优势农业资源和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立足于农业八大基地,倾力打造好工业七大支柱产业(食品、纺织、医药制造、冶金机械制造、化工、木材加工及制造、包装),加速工业经济发展,走出一条丘区县发展工业的新途径;“旅游兴县”就是充分整合古庙、古柏、古文化和“两弹城”等特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昌文化、三国文化、古柏文化、中医文化等内涵,着力把七曲山风景区打造成中国西部儒家文化圣地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旅游品牌效益。“和谐发展”就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五网络”(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物流配送)、“五体系”(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大,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金融体系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走好丘区县城乡统筹之路。    如今,围绕“四尽”发展理念,全力做好“四篇文章”发展战略,建设丘区经济强县,已成为梓潼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共同奋斗的目标。三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梓潼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壮大之路,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5年的 20.34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34.24亿元,增长了68.3%,年均增长11.9%,快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7.8:20.4:31.8调整到2008年的43.5:28.3:28.2。    梓潼发展“四篇文章”战略,实质是以工业化为主导联动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共融格局。通过产业振兴,梓潼的发展能力正持续提升    “四尽”理念解决了梓潼靠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但从理念到实践,需要的是务实精神和落实措施。如何实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的“三赢”局面?刘文榜一言概之:“产业兴、百业旺。”    面对拥有近200万亩可利用土地、近百万亩可开发林地、人均2亩耕地和具有很强比较优势的优质生猪、蛋鸡、肉牛羊、蚕茧、苎麻、水果产业的实际情况,梓潼县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情相结合,紧紧围绕“四篇文章”发展战略,依托优势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依托优势企业不断延长产品链,使工业支柱产业与农业基地有机结合,与富民惠民有机结合,形成“依托优势资源基地化生产——依托龙头企业集约化加工——实现工农业产品不断增值——促进工农业相融互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丘区强县建设新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丘区产业特色的典型路子。    依托优势农副产品资源加速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梓潼县森林覆盖率达45%,拥有近百万亩的可开发林地,林产资源极为丰富。2007年,梓潼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从事林产品深加工的建丰木业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按照“建一座工厂,造一片森林,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仅10个月就完成了投资规模达1.2亿元的一期工程,建成年产中密度纤维板5万立方米加工生产线两条,沙光生产线一条,年产中密度纤维板300万张,年产值达2.5亿元,税收600万元以上。目前,投资5亿元的建丰二期项目已全面启动,将建成热能中心、强化木地板生产线、贴压板生产线、浸胶纸生产线、原料林苗圃等8个子项目,全部项目竣工投产后,公司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解决1000余农民就业,成为梓潼投资规模最大、带动力最强的龙头企业。梓潼县依托良种繁育、畜禽养殖、麻类、蚕桑、花生海椒、蔬菜水果、纤维林、水产养殖等八大基地提供的丰富农副产品资源,突出发展食品、纺织、木材加工制造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梓潼县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已达30余家,长林、圣迪乐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80%是龙头企业,成为梓潼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同时,该县通过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多种方式,按照“抓大不放小,保优又扶新”的原则,一手抓骨干企业的壮大,一手抓中小企业的成长,建成了以食品、纺织、医药制造、冶金机械制造、化工、木材加工及制造、包装为主的七大工业支柱,形成了具有梓潼特色的工业产业发展体系。    依托优势企业打造优势产品延伸产品链。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梓潼大力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实现机制创新,加大技改力度,延长产品链条,走扩张化道路。林江苎麻投入5000万元发展精纺,引进织布工艺,形成种麻、初纺、精纺、织布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平油脂公司投入近1000万元引进自动化的榨油生产线,由原来的四级油生产延伸到生产一级到四级系列产品,每吨原料附加值提高2200余元。同时,紧盯高端市场,从事麦芽压榨生产国内少有的高端产品营养油,每桶市场售价达到260元左右。通过技术创新,该县形成了长林肉类、圣迪乐鸡蛋、林江麻条、绿神4A级生丝等20余个国家和省、市知名拳头产品,培育效果明显。    农业提供原料支撑与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梓潼县依托优势农业资源抓工业经济发展,通过加工型企业力促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产业“优势捆绑”让产业链和产品链不断延长,真正实现了“地尽其力”和工农业相融互动。梓潼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主动、示范引导、集约经营”的原则,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狠抓农业八大基地建设。梓潼县和建丰公司围绕建设经济林和速生林,走护林、造林、用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深化林地合理流转等方式,规划近期建设纤维林24万亩;远期建成基地林50—100万亩,为推动基地化生产提供原料支撑。如今,梓潼通过实施“百万”生猪大县、优质杂交工程等措施,将建成6万亩水稻制种、5万亩苎麻、5万亩密植桑园、6万亩大棚蔬菜、7万亩反季节优质水果、15万亩花生海椒、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小家禽规模突破1000万只、生猪养殖达到100万头。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利用位居市场前沿的优势,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要求,深化农产品加工,争创绿色优质品牌,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梓潼县建成省级绿色玉米、国家级无公害花生基地,“七曲山”花生、长林分割肉、“翠云廊”脐橙等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圣迪乐绿色系列蛋品通过国际HACCP体系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了基地发展风险保障基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形成了产业全、覆盖广、特色鲜明的农村专合组织体系和营销渠道,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链接,将全县近20万农户直接带入市场,增强了农民了解、研究、进入市场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了农民的种养积极性。    金秋时节,七曲山文化节正如火如荼进行。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梓潼“旅游兴县”战略正快速推进,旅游收入在3年中翻了一番。梓潼县按照“山、水、城、人”合一的理念,以“三国文化旅游线”建设为契机,充分整合古庙、古柏、古文化和“两弹城”等特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昌文化、三国文化、古柏文化、中医文化等内涵,真正实现“景尽其观”。目前,梓潼正加快景观大道改造、凤凰湖水库和花果山开发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南山门游客接待及文化展示中心、凤凰湖商住休闲中心、郎当驿娱乐中心和城北健身文化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区,着力把七曲山风景区打造成中国西部儒家文化圣地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同时,按照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一体化、同步化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手段,科学完善城市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好七曲山旅游区、城北新区、城中商贸区、潼江沿岸住宅区、城南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功能区,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宜居之城”闪耀在古蜀金牛道上。    汶川特大地震给梓潼带来灾难,也赋予梓潼新的发展契机。梓潼以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为己任,加快重建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  不仅要成为丘区发展的典范,还要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排头兵——梓潼给自己定下目标。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梓潼成为重灾县之一,受灾严重,损失巨大。但灾后恢复重建也为梓潼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意识在干部群众中树立,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以产业重建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梓潼抓住 “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契机,充分发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作用,坚持着眼长远、规划先行、促进发展的原则,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拉动内需”项目紧密结合,精心包装、储备、申报了涉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十类项目1044个。目前,已累计开工183个,开工率78.2%,其中竣工32个。“要将灾后恢复重建的每一个项目建成民心工程”。梓潼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上下联动共同抓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全力抓好灾后农房重建和项目建设的实施。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职能互补”的一体化监督机制,严格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监管,规范资金使用,所有重建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按标准、按进度、按程序及时拨付。对国家投资项目实行每投必审,审计提前介入,全程监控,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建设规范、廉洁、有序推进。同时,梓潼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投入资金、省、市配套投入资金、社会援建资金等争取工作,厉行勤俭节约,打造好聚源公司、土地储备公司资源整合平台,力争达到12-15亿元的融资规模,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资金保障。    如今,按照打造川西北民居特色和“一线一景、一乡一品、一村一色”地域特色的要求,梓潼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减灾安居行动有机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的目的是要让发展的参与者共享发展的成果。梓潼以加强网络建体系为内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的发展最终是要让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在梓潼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对民生的关注始终与经济发展同行。梓潼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抓好八项民生工程实施,建好惠民帮扶中心和站点,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落实,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条件、完备的制度机制上。梓潼从这样的起点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响亮地提出:以“五网络、五体系”建设为内容,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饮用水难、能源不足、信息不畅、商贸不活、保障滞后等基础性、全局性问题,惠及梓潼38万群众。    强力推进“五网络”建设。在水利网络建设上,梓潼全力推进总投资近20亿元的武引二期工程及配套渠系建设,彻底解决梓潼东部严重缺水的现状,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工准备;其次全面完成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和高危及溃坝水库整治,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同时加大现有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的提升,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梓潼县在全面修复震损和重建受损的道路、桥梁以及交通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通过创新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投入、政府补助、投资投劳等多种方式,打造快速的出境公路通道,以“一纵六横”为重点,全面提升通乡道路等级、完善配套设施,突出抓好进村入户的村道建设,力争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村通水泥路;同时,加快以农村电网和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健全和完善城乡有线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健全“五体系”的保障机制。在产业上,实现工业、农业及旅游业相互促进产业重建;在教育上,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均衡发展的原则,完成中小学灾后恢复重建,提升人才培养力度;在卫生体系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防疫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社会保障上,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和体系;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科学、合理、有效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恢复重建、服务人民群众、凝聚全县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通过加强网络建体系,梓潼将把改革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使梓潼的群众人人成为发展的参与者,更成为文明成果的共享者。    建设丘区强县,统筹城乡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梓潼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翻番    在梓潼,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正打造规模企业上百户、年产值上百亿元、利税上亿元、承载人员上3万人的新型工业区。今年将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1.6亿元,增长25.3%;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25%。    崛起的不仅仅是梓潼工业,在工业化的引领下,梓潼正显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齐头并进的格局。今年上半年,梓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居全省丘区县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居全省丘区县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居全省丘区县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等两项经济指标增速居绵阳市第一。建设丘区强县快速推进。    梓潼站上了新的起点。面对未来,梓潼始终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退和奋力爬坡上行的紧迫感。    梓潼不断推动思想的再解放、观念的再更新,对县情再思考、再认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制定出新的具体发展目标。    梓潼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拉动内需的战略契机,在“两个加快”的进程中,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发展路径,将产业升级作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四篇文章”战略,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五个一百、两个翻两番、五个焕然一新”。“五个一百”即: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农业基地达到100万亩,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规模企业达到100户,年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两个翻两番”即工业总产值由30亿元达到100至120亿元、财政收入由现在的1亿元达到4至5亿元;“五个焕然一新”,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社会事业焕然一新,产业发展焕然一新。    丘区梓潼正在翻开新的篇章,建设丘区强县的目标正在实现。(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工程材料信息四川省工程材料信息四川省工程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7340
点击数:548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