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1-08,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改善民生破“四难”老区巴中展新颜

    巴中,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摇篮之一,全国第二大苏区。  巴中,有高达54%的森林覆盖率,有中国最壮观的红叶景观,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溶洞群,还有储量及品质居亚洲第一的霞石矿,总储量约为1034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巴中,也是目前全省少有的不通铁路、不通高速公路、没有机场的地区,也是全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这块红色的土地给予巨大的关怀。  秉承关怀,巴中市委、市政府率领398万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民,珍惜机遇、拼抢机遇、用好机遇,老区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凝心聚力攻克“四难”  切实解决巴中老区人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为上下高度关注,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我们不能让长眠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先烈寒心,不能让勤劳朴实的老区人民失望,就是流血流汗甚至拼命也要攻下‘四难’。”在各种会议上,巴中市委主要领导大声疾呼。  4年来,巴中把解决群众的“四难”问题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按照省委提出的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四个特别”的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红军精神和王瑛精神,凝心聚力攻克“四难”,解决“四难”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效,领导的嘱托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乡村畅通幸福路  “以前坐摩托车从镇上到村里7公里要40多元钱,现在路通了坐公交车,不仅来回一趟只需10多分钟,还节约了几十元钱。”  “运输化肥、饲料等农资的车辆都能开进村子,再也用不着肩挑背驮。”  日前,在通江县民胜镇大木树村公交招呼站,10多位等车进城的村民向笔者倾诉着心中的甜蜜。  通江县按照农村公路“三个自主”(群众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的指导方针,坚持“三不修”(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不修群众不参与修的路,不修群众无能力修的路)原则,几年来,全县农村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县49个乡镇已有47个通了水泥(油)路,共新增通乡水泥(油)路416公里,新修村道路215条,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64公里,全县通车里程净增1441公里。同时,新建乡镇客运站34个、招呼站52个。  2005年,巴中市有68%的乡(镇)不通油路(水泥路),有36%的村不通公路,大部分干线公路的路况很差,亟待改造,高速公路、铁路未曾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以“构建大交通”撬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围绕“打通主通道、改造干环线、建设大网络”的目标任务,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人人都当修路人,掀起了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  而今,“六路”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106条1101公里,通村通达公路749条2457公里,通村通畅公路233条1853公里,实现了90%的乡(镇)通油路、98%的村通公路,到今年底,可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同时完成了总里程199.93公里的4条干线公路改造。全市新增通车里程3377公里,新增高等级公路2915公里。  百姓生活饮甘泉  通江县永安镇旧县坪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给这里的人带来了甘甜。“以前,娃儿上学的时候,都要在胸前背后各搭上一个大雪碧瓶,为的是在路边沟里能为家里找些水。”旧县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必汤至今还记得到处找水吃的辛酸。“现在水是从12公里远的何家沟引来的,水量足,水质好,可以当矿泉水喝。”张必汤高兴地说。  “2005年前,全县有29.5万人饮水不安全。”县水利局负责人说,“经过4年多的努力,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986处,红层找水打井2.5万口,全部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并解决了新增1.3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2005年,全市有128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农村人口的40%。有不少老百姓要到五六公里之外去背水吃,一遇大旱之年,水简直就是流在老百姓心中的泪。  4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饮水难作为一场硬仗来打,优先解决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集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高旱村组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紧紧抓住二郎庙水库、牛角坑水库、红鱼洞水库、双桥水库、天星桥水库、湾潭河水库等“六库”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水利工程4.08万处,通过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多种方式,已解决58.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3.5%,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到今年底,全市将累计解决70.4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提前完成‘十一五’计划解决7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目标任务。2013年让农民群众都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市水务局负责人说。  孩子脸上绽笑颜  走进粉墙黛瓦、书声琅琅的通江县周子坪村小学。教师闫仕怀介绍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兑现“两免一补”政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校舍1300平方米,硬化了篮球场,建起了图书室,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还建起了“留守学生”之家,“留守学生”有宿舍、有食堂,全部免收教科书和学杂费,入学率达100%。  2005年,全市有7000多名适龄儿童上不起学,小学入学率99.6%,初中入学率92.3%。有不少还未成年的孩子,早早地就背井离乡,外出打工。4年来,全市新建校舍60.9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73.5万平方米;470万人次享受“两免”,47万人次享受“一补”,救助贫困学生3.4万余人次,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返乡务工农民子女入学6万多人;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56个,“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19所,化解城镇“超大班”1018个。今年,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1%。  农民缓解看病难  2009年6月,投资400万元的通江县铁佛镇卫生院正式竣工,院长龚明礼高兴地说:“房子修好了,‘新五件’到位了,群众看病条件好多了哟。”  2005年,全市60%的乡镇没有像样的卫生院,90%的村没有卫生阵地,45%的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4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全面开花”,群众看病能报销,“简化报账程序,降低报账门槛,提高报账比例”大大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市、县(区)直属医疗机构17家、乡镇卫生院287家,乡乡都有政府兴办的卫生院,村村都建好了标准卫生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1.7%,累计为老百姓报销费用3.5亿多元。农民能就近看病,有仪器查病,有医生治病,看得起病,彻底改变了过去看病难的状况。  “这4年,是我们改善民生成效最显著的4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4年,也是各级干部担当重任、苦干实干的4年。”市委主要领导感慨万分。“解‘四难’是国务院领导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是群众热切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全市人民紧记国务院领导的关怀嘱托,更加苦干实干、艰苦奋斗、超常付出,努力实现解‘四难’的更大突破!”  建设大通道 培育大产业  2008年12月,国务院领导就支持解决好巴中的大通道建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批示要求,牵头组织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铁道部等相关部委(办)组成工作组专程来巴中调研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等工作。同时,在京召集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委,专题研究支持巴中发展问题。  巴中市委、市政府珍惜机遇,用好机遇。科学提出了巴中构建大交通的战略定位:把构建大交通视为巴中快速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圈,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培育大产业的战略选择;视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缩小与周边市、州和其他革命老区差距的根本途径,建设大交通,融入大循环。  六路建设构建发展大动脉  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全长148公里,总投资71亿元。巴中段48公里,投资21亿元。到目前为止,路基工程完成超过98.1%,桥梁工程完成超过85.3%,隧道全部贯通。路面工程于4月初开工,其它后续工程招标工作结束,并陆续进场施工,已开工的121公里路段年底前形成初步通车能力。  南部—巴中高速公路:全长118公里,估算总投资92亿元。巴中段33公里,投资23.7亿元。2009年9月11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巴中—桃园(川陕界)高速公路:该路起于南江县桃园镇(现光雾山镇),经南江县城,止于巴州区东兴场刘家坝,全长109公里,估算总投资121亿元,省交通厅已明确由川高公司的广巴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力争今年12月底开工建设。  巴中—达州高速公路:该路起于巴中市区穆家坝,经巴州区水宁寺、平昌县城,止于达州市魏兴,全长110公里,估算总投资101亿元。巴中段79.2公里,投资72.7亿元,省交通厅已明确组建巴达高速公路公司负责该路投资建设,力争今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2年完工。  广元—巴中铁路:全长53.2公里,总投资8.49亿元。整个工程近期即将全面完成。  巴中—达州铁路:新建铁路98.5公里,建联络线49.5公里。其中,巴中境内79公里,设计技术等级为国铁Ⅰ级,采用160公里/小时的行车速度,估算总投资66.73亿元。工程已于2009年9月28日开工建设。  旅游经济成为新亮点  巴中市抓住大交通即将形成的机遇,科学制定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基础,地方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为工业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区域性交通枢纽正式形成之前,我们就要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坐等;今年,巴中市争取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南江光雾山、通江诺水河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都在进行国家4A 级景区的创建,各项投入和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巴中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六路中的巴桃高速直接穿越光雾山景区,2008年,光雾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68亿元,今年预计接待游客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如果创国家4A 级景区成功,明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亿元,巴桃高速建成后,巴中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时,预计游客接待量将超过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以上。”南江县旅游局副局长徐大春说。  通江计划拿3年时间实现诺水河景区的国家4A 级创建,力争到2011年游客接待量达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  绿色产业蓄势待发  “我们及时规划了一个辐射30万农业人口的果蔬经济圈,到2015年,该经济圈水果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不仅可满足巴中城区20余万人的需求,还可以借助大通道运到成都、重庆和西安。”巴州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广巴高速路南江出口处,该县正在抓紧规划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该园区可辐射全县70%左右的农业人口。  巴中森林覆盖率达到53%,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空气洁净,水质良好,90%以上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环境要求。巴中市农业局根据大交通的格局制定了马铃薯、茶叶、果蔬、双低油菜、食用菌、蚕桑、中药材及南江黄羊、生猪等产业发展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  “在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前这几年,我们不仅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要加紧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否则就难以将巴中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农业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南江已经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该县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化、集团化,成功实现了农业三级跳,到2010年,该县将培育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1家,500万元以上的17家。  工业强市不再是梦  依托大通道建设,巴中以矿产资源为基础,努力做大做强南江矿业、南江煤电、红山铁矿、南威水泥120万吨干法水泥、100万吨水泥粉磨厂、通江100万吨水泥技改等项目。  巴中境内天然气已探明圈闭储藏面积1万平方公里,区域供气面积3600平方公里,总资源量10343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适时建设巴中天然气化工园。为备战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实现,中石化正积极地在通江布井,今年已布井20口,同时,该公司还投资2亿元在通江进行输气管网建设。  巴中市委、市政府努力加快通南巴天然气资源开发进程,积极争取天然气中下游化工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工作,建成以天然气制乙炔、乙烯产业链,以天然气制三聚氰胺等精细化工产业……  “‘六路建设’给巴中的建材工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巴中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矿,可以建设大型水泥厂,南威水泥的投产和正强水泥的计改扩能项目恰到好处地赶上了历史机遇。”巴中市经商委有关人士介绍说。川威集团与南江矿业集团合资成立了南威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建成了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月21日进行了试生产,而早在3月份就与广巴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签定了10万吨的供货合同。  “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后,对巴中工业企业的龙头老大南江矿业集团公司来说是如虎添翼。过去,公司的铁矿石只能通过汽车运输到乐坝镇,然后用火车通过广元输送出去,以后,公司的产品不仅可以通过铁路南下北上、东进西进,而且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向全国各地输送。”南江矿业集团一负责人说。(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结算造价信息直辖市结算造价信息四川省结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5609
点击数:548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