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3-22,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2009年三季度经济述评之十五:咬定民生不放松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在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无不把恢复经济增长放在了首位。而我国政府更为关注和强调的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可圈可点。

  在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民生工程被列为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将达4000亿元左右,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元等。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向民生倾斜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用于民生支出达到7285亿元,比去年增长29.4%。其中全年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增长66.7%;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93亿元,增长1.7倍;安排支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95亿元,增长10%;安排社保方面的支出2930亿元,增长17.6%;安排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1230.8亿元……如今,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惠民政策的实施正逐渐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保民生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就业。经过多方努力,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0%。截至9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4%,高于去年同期。

 

  从整体水平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下降,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为21984元,同比增加2426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同比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此外,今年财政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500亿元,这相当于增加了居民收入。

 

  人们在分享了物质成果的同时,目睹了整体经济日趋向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人们的信心。10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为88.587.5102.3,均为今年的最高值,分别比1月份上升了1.7点、0.9点和3点,三大景气指数今年逐月上升表明消费者看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而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得更为明显,三季度为120.1,比二季度上升了9.9点。消费者的信心增强还体现在A股市场上,今年我国股市在全球率先回暖,其重要因素也源于消费者信心的增强。

 

  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加之受汽车、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今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在全球消费低迷的情形下一枝独秀。1-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为17.2%,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诸多数据表明,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了实处。诸多数据也表明,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抓住了纲,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扩大,后顾之忧减少,消费才能上去,扩大内需这驾马车才能跑起来、跑得快,真正担当起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全面启动民生建设我们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欲破解收入差距拉大,就业矛盾加大,房价居高不下,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深层次难题仍需我们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要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

 

  一是要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有所突破。要拿出具体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财政支出中进一步加大对改善民生项目的投入和对居民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要在社会保障上有所突破。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全社会尤其是农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扩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减轻居民个人支出的负担, 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三是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 解决民生问题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只有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才能够避免“按下葫芦瓢又起”的现象,保障民生建设惠泽长远。

 

  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我们从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信号: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咬定民生不放松,让人民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逐步得到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这应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题中之义。

 

  (中国信息报记者 石方川)

材料价
文章字数:2250
点击数:547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