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经适房保障 成都今后有望实现货币化

    廉租房今后有望能购买;符合经适房保障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今后有望申请货币化补贴;限价商品房40万平方米力争明年实现销售,低于市场价15%-20%;避免“蜗居”、“蚁族”,工业集中区配建住房……全市住房保障大会昨日召开,会议确定了今年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工作的主要目标:全市2010年底前完成对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租金补贴“应保尽保”,并最大限度满足低收入家庭实物配租的需求。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力度。2010年至2012年全市按年度分别确保建设廉租住房4036套、11067套、3324套,中心城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879套、1246套、3000套,新建限价商品住房40万平方米。2010年至2012年,全市基本完成12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2010年全市完成56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完成10万平方米,郊区(市)县完成46万平方米。

  保障安居

  今年将建廉租房4036套 限价房40万平方米

  住房保障“准入收入线”今后两年一调

  从探索廉租房出售模式,到经适房的有望实现货币化补贴;从探索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难,到鼓励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今年,成都市将通过这些系列创新举措,实现成都市住房保障覆盖面的全面提升。

  廉租房出售 今年金堂崇州试点

  :廉租住房政策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2010年,中心城区新开工建设的廉租住房2000套,要力争8月实现开工,2011年底竣工。各区(市)县在建的所有项目,要力争今年底竣工,大邑县今年新建的廉租住房315套;都江堰1450套,要力争2011年上半年竣工,确保圆满完成2010-2012年全市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为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尽快提供实物配租房源,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

  今后,廉租房也可以买。今年,成都市将在一些具备条件的郊区(市)县开展廉租住房出售试点工作,允许已承租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自愿购买承租的廉租住房。谈到试点的意义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彻底解决其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回笼建设资金继续投入廉租房建设。据了解,今年拟选择金堂和崇州作为试点,摸索经验,为全市推行廉租住房出售奠定基础。

  在租金补贴方面,从今年起,成都市中心城区全面调高了租赁补贴标准,郊区(市)县要按照低保家庭全额补贴、低收入家庭合理负担租金支出的原则,在2010年3月31日前,根据市场租金水平调整本地现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经适房货币化补贴 今年首先在高新区试点

  :按照“面向社会、提前登记、按需建设、保证供应”原则和确保“当年登记、次年交房”的要求,组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2010年,中心城区计划新开工建设3000套经济适用住房,20万平方米,实现“按需建设、应享尽享”。

  符合经适房保障条件,今后有望申请货币化补贴。据了解,为了探索经适房多样的保障方式,今年,成都市也将创新举措,首先在高新区试点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保障方式。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凡是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通过市场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目前,具体补贴办法正在制定中。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经济适用住房自购买合同备案之日起,不满五年不能上市交易,未取得完全产权以前不得用于出租经营。

  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让住房困难群体不“蜗居”

  :拓展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解决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2010年中心城区修建40万平方米的限价商品住房,解决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又无力购买市场价普通商品住房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限价商品房实行政府定价,力争今年8月开工建设,明年实现销售。

  据了解,限价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原则上按照比同等地段同类商品住房市场价格低15%-20%确定,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

  而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阶段性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成都市也将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让他们“安居”蓉城。据了解,成都市将探索在中心城区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由其管委会或所在区政府组织建设大学毕业生租赁公寓,解决新毕业大学生创业初期住房困难。而“对症”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住房困难,成都市将选取一些开发区进行试点,由政府主导按照进城务工人员租房需求的一定比例修建公共租赁性住房,在试点基础上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修建模式逐步加大公共租赁性住房建设,满足各开发区农民工居住需求。

  重点解读

  住房保障“准入收入线” 今后两年一调

  为了让住房保障的力度更大,成都市将对住房保障准入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2年调整一次。据悉,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收入“准入线”,今后都将2年一调,并向社会公布。而为了实现住房保障的全市“一盘棋”,郊区(市)县也将两年进行一次调整。

  据了解,今年到2011年,成都市廉租住房和经适房收入“准入线”已经确定。中心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线为家庭年收入2.2万元以下,经适房保障线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相关负责人透露,郊区(市)县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住房状况以及房产管理部门公布的住房价格水平,合理确定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低于规定标准的郊区(市)县,要在2010年6月底前调整。

  廉租房经适房“应保尽保” 限价房“轮候制”

  住房保障作为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工程”,到底要保障到怎样的水平?昨日,会上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据了解,廉租住房和经适房要实现“应保尽保”,限价商品房实现“轮候制”,通过这样的保障手段,让城市里的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实现优居

  今年完成5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

  2010年至2012年,全市基本完成12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2010年全市完成56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完成10万平方米,郊区(市)县完成46万平方米。在保障安居的同时,实现优居、乐居,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添砖加瓦”。

  去年棚户区改造

  户均由28㎡升至80㎡

  据了解,成都市将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一部分老百姓居住环境不佳、功能配套不完善的居住条件,让他们从此告别“蜗居”搬进新房,实现居住环境的“升级”。 2009年全市启动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152个,实际完成拆迁1.76万户,拆迁面积168万平方米。

  据了解,在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中推行惠民政策效果显著。针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 “拼盘”政策,形成了“市场+保障+救助”的安置补偿模式,建立了扶困救助机制,使拆迁中的困难人群得到了妥善安置。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使得成都市居民住房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中心城区被拆迁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8㎡升至30㎡,户均由改造前的28㎡升至80㎡,住房成套率由36%升至100%。

  “取长补短”

  相邻地块可整合改造

  此次棚户区改造的范围,主要涉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土地上房屋结构简陋、使用功能没有独立厨房和厕所、基础设施不配套、房屋破损率高、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较为集中,群众改造愿望强烈,集中成片达50户以上的人口密集居住区。到2012年,全市将基本完成12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今年首先完成56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完成10万平方米,郊区(市)县完成46万平方米。

  棚户区的改造“方式多”,可“取长补短”,对相邻地块进行整合。据了解,为了确保棚户区的改造任务顺利完成,会议要求,各区(市)县政府是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责任主体,实行区(市)县长负责制。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市要将棚户区改造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结合起来,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扎实推进年度改造计划。(消息来源:成都日报)

材料造价信息四川省材料造价信息成都市材料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631
点击数:546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