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2-2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灾后恢复重建的“四川经验”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两年,省统计局4月28日发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调查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汶川地震灾区抓住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机遇,探索出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

  省统计局称,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有必要梳理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经验,对包括玉树地震灾区在内的其他地区灾后建设提供借鉴。为此,报告从城镇重建、农房重建、产业重构、对口支援、企业重建、文化重建6个方面,对近两年来,四川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形成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梳理。

  报告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重建模式——

  

  特点:将城镇住房重建与统筹城乡相结合

  都江堰市“壹街区”模式

  这是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其特点有三:一是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融入上海元素,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二是集居住、学校、医疗、购物、观光、休闲于一体,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较大提升;三是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生态环境,将蒲阳河的河水引流到区域中心,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都江堰市向峨模式

  标换住房——通过土地综合整理,按照城镇用地指标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减少挂钩、占补平衡指标有偿使用方式,筹集资金支持全乡农民重建永久性住房。农民只需以宅基地产权置换新居住房所有权和使用权、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等多项权利,不出一分钱,就轻松实现灾后农房重建。

  彭州市升平模式

  土地银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让农户根据自己意愿,将承包地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土地成片贷出,实现土地集体流转。农户收入来源包括:取得土地存款利息和“土地银行”分红收入;以种植大户的身份进行生产获得收益,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取得务工收入。

  

  特点:将灾后重建与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三次产业互动

  绵竹市在沿山一带种植万亩玫瑰,组建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扶持玫瑰种植业、玫瑰香精加工业、玫瑰园生态旅游业。同时,充分发挥沿山“三溪八景”、矿物质温泉等资源优势,以温泉度假村的开发,带动体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特色产业升级

  绵竹市孝德镇和遵道镇两个各具特色的年画村,把新家园建设和年画生产基地联系起来,打造集民俗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

  

  特点:援建省份不仅仅提供资金援助,更注重提升援建的整体效应和带动辐射作用,增强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共建

  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下,对口援建省份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参与灾区产业恢复重建。

  资源和技术“嫁接”

  援建省份运用软实力,嫁接优势资源和技术,带动当地企业和农民掌握先进技术。如绵竹的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嫁接江苏比较成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又如山东将“寿光模式”优势基因嫁接到北川,在北川打造农业示范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

  智力支持

  对口援建省份充分利用其科教、人才优势,积极为灾区提供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使得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与灾区未来发展相匹配。

  

  特点:从重生到做强

  清平模式

  地震中,绵竹市清平乡8家磷矿公司11个矿井均遭到严重毁损。面对庞大的重建资金需求,8家原本互相争夺矿界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磷矿公司并矿组成了四川绵竹川龙化工有限公司。在利益分配上,从每吨磷矿的销售额中,抽出20元补偿原有磷矿的村,用于发展公用事业;剩下的收益,则由每个清平乡村民平等享受。

  

  特点:传承与融合

  抢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修复理县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特色民族聚居区,重塑民族文化经典。

  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北川打造羌绣园,绵竹打造年画基地。

  融合当地文化与对口援建省份文化,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都江堰建筑融合上海风格;绵竹建设扬州水街;苏州打造德阳东方阿尔卑斯山等。(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工程材料价直辖市工程材料价四川省工程材料价
文章字数:1930
点击数:546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