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1-16,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情系灾区 争分夺秒 绘就灾后农村新画卷

    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2008年5.12的汶川特大地震,是百年一遇的巨大且复杂灾难。它考验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号召力、凝聚力、应变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一人有难,万人相帮的民族传统和优秀品格。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文技军在这场大灾难中的点滴表现,用心、用情、用劲履职工作岗位,就集中体现了国人的这一民族品格;作为一个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展现的是四川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祖国人民需要时,毅然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舍小我、为大我的高尚情操和服务意识。

    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受灾范围广,处地偏远,交通条件差、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是人口又相对密集,救援和灾后重建等难度非常大。参加这样的救灾工作,最终考验的是人的精神、智慧、耐力和意志。文技军在这场复杂艰巨的任务面前,没有萎缩退让,为我省在两年时间完成灾后重建农房145.91万户,维修加固农房221.32万户的艰巨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但及时兑现了党和政府给灾区农民群众的承诺,而且还为灾区绘就了农村新画卷。

    百日攻坚,过渡安置房首战告捷

    “5.12”汶川大地震刚一发生,文技军强烈而敏感的职责意识告诉他,必须立即迅速搜集农村灾损情况,上报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为上级领导掌握灾损情况,明确救灾范围、突出救灾重点、制定救灾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这是事关灾后重建基础的基础。在交通、通信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联系和组织动员灾区村镇建设部门的人员,仅用3天时间,就全面汇集了地震灾区农房和镇乡市政公共服务设施毁损初步情况,收集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灾后第六天,经过连续的熬夜突击,文技军完成了上报灾损数据。这时的灾区,地还在抖动,山仍在垮塌,道路没有恢复,几百万灾民亟待救援。文技军意识到,灾后过渡性住房安置是保持灾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他不顾疲劳,又立即赶赴汶川、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参加研究制定灾区农村活动板房建设方案,协助相关处室组织指导活动板房建设。随后的一百多天时间里,即使他不在灾区现场突击,也没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洗涮用品也由家属送到单位来。年迈的母亲生了病,他也没能回家陪伴照顾,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平时黝黑而粗糙的的脸不再油亮,挺拔而强壮的体魄显得疲乏,连续的紧张工作使他的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喉咙肿痛连饭也吃不下,说话都很困难,那些天,他就采取一大早赶到医院输液,上班时间准时赶回单位继续工作。有一次液体刚输到一半,接到单位电话,他拔掉针头就走,值班医生惊叹地说:“简直就是一个拼命三郎”。

    短短几天,他就带领大家抓紧制定出《地震灾区农民过渡房安置导则》等技术规范,迅速发放到灾区指导农村过渡房建设,对提前完成全省农村组建过渡安置房184.3万户建设任务,确保百万农村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思广益,农房布点首次实现科学规划

    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为四川全面提升农房建设水平、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巨大机遇。文技军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科学规划、搞好引导上下足功夫,力争使重建资金发挥最佳效益,更好展现灾区农房重建新画卷,也为今后更大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

    作为处长,文技军并不靠拍脑袋作决策,或者自作主张,他首先想到,应该带领规划设计人员,在深入灾区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反复讨论,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统筹规划。进而开展科学评估,最后才能分步实施。他会同相关人员,拟定出了灾后农房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为省委、省政府确立农房建设规划设计“三打破,三提高”(即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的工作指导思想提供决策依据。此后,他参与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全省和援建单位的规划技术力量,开展灾区城乡规划编制“大会战”,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农村建设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有了这样的科学规划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灾后建设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结束了村庄布局、村落设计散乱无序的状况。一幢幢安全美观、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的新民居在灾区农村拔地而起,一个个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新村落、新城镇勾勒出灾区发展振兴的美好画卷。

    自汶川地震以来,文技军的工作强度是难以理解的。他组织大家完成了631个乡镇和204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四川农村的农房布点首次实现了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为四川农房重建把脉会诊

    文技军深知,农房重建实现从传统民房向现代民居转型,新旧观念的碰撞在所难免。他带领同事自觉肩负起“技术总监”的职责,为农房重建把脉会诊,时时开展“纠偏”、“正向”。

    第一关是切实抓好镇乡恢复重建的选址,提高灾后恢复重建选址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文技军和厅里的同志一起,会同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地震局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冒着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对26个受灾镇乡的迁建选址进行了踏勘论证,并从地质、地勘、地震、水文、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估。正是因为有了艰苦的实地勘察论证,有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才有了后来的12个镇(乡)原地异址重建,13个镇(乡)原地原址重建和1个迁建且并镇(乡)的科学决策。他和他的同事们在专家的协助下,完成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选址技术导则》,提出并确定了灾后农房恢复重建规划选址,体现了就地、就近,分散为主,安全重建,生活方便、生产发展,尊重民意、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保护特色的原则。

    作为村镇建设处处长,文技军明白建筑设计是保证房屋质量的首要环节。重建中他与其他处室同志一道,组织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灾区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开展农房重建方案设计工作。在近一个多月时间里,他顾不上休息,忘我工作,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饿了就啃一点干粮。人毕竟是骨肉之身,因长期过渡疲劳,导致文技军咽喉发炎并发声带水肿,2010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要求他必须做声带手术。责任心很强的文技军想,自己这点病只能算小恙,现在任务这样紧迫,只能“自作主张”了。他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毅然带着病痛继续奋战在第一线。因没得到手术治疗,声带发声困难,就坚持把自己的思路写在纸上和同事们交流。那段时间,在村镇处的办公室,低沉沙哑的声音是那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并且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他带领有关人员攻关,较短时间内编印了《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设计方案图集》(平坝丘陵地区、山区和民族地区三册)、《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2008修订版)、《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村住宅施工技术导则》、《灾区农房重建设计方案和施工图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指导手册》等指导性文件和技术规范。还通过与法国开发署合作,编印了《农村抗震节能住宅建设实用指南》,免费发放到灾区,为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保障。

    提高质量,工匠培训提升农房重建技术含量

    建筑质量安全乃百年大计。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把好建设中的工程质量关,必须改变农房建设长期以来监管缺位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现党和国家的关怀,才对得起全国人民的支援,才能抚慰灾区人民受创的心灵,才能对得起逝去的生命。文技军想到这些,再疲惫的身躯也就来了力量。稍事休整后,他又振奋精神,积极筹备开办农房建筑工人培训班,组织工匠系统学习农房建设技术知识。他指导基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开展好技术指导工作。培训班在各地巡回举办,师资力量不够,文技军经常连轴转,晚上熬夜赶写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教材讲稿,白天登台授课。声音嘶哑了他仍坚持授课辅导。通过提高建房工人素质提升农房建设技术含量,带动了建设质量的提高。他主持编写了《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

    在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的同时,文技军还着手完善了如何发挥建筑设计、审图、监理、施工企业作用参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的相关机制,根据乡、村、组、点实际,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技术指导工作模式。通过这些方式,为农房重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他还多次带病参加督查组在灾区开展的农房恢复重建质量的专项督促和检查,深入农户进行农房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在灾后农房重建的攻坚阶段,他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他认真分析广元、绵阳、成都等地灾区重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倡导推广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重建家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建议省政府分别在三地召开了全省灾后农房重建工作现场会,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灾后农民永久房建设工作。

    两年来,文技军所在的处室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被上级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灾后重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处室5名同志人人立功受奖,本人被评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9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百忙中专程来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技军所在村镇处,看望了全处同志,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厅机关党委  谭维斌)

工程造价信息网四川省工程造价信息网四川省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4290
点击数:545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