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1-13,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攻坚克难,震后青川安全宜居更美丽

    青川县,一个25万人口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震后,他们取得了抢险救灾、过渡安置的阶段性胜利。然而,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又遇到了项目启动特别晚、重建时间紧、干部群众累和自然灾害反复叠加等诸多困难。面对严峻的形势,他们在省委省政府、广元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浙江省的倾力援建下,攻坚克难,一个更加安全宜居的美丽青川展现在世人面前。    科学重建,引领农村低碳新生活  今年国庆过后,走进青川县凉水镇,在青山环抱的凉华村,村民赵仕凯站在新修的两楼一底的楼房前,惬意地说,早在2009年8月他就搬进了新居。“地震让我们房屋全部垮塌了,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没有各级干部的关心支持和全力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就住进新房。感谢党和政府啊!”赵仕凯一家现在还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灾后农房重建中,青川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实施了重建农房的统一风貌打造,突出了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的川北民居风貌。对各示范村(点)的建设,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讲求实效。    10月20日,途经蒿溪回族乡。在光辉村示范点,他们根据原坡地地形,采用阶梯形集中建造,建筑形式为木结构的农房,整体简洁美观大方。在地坪村示范点,建筑形式为钢木结构,突出凉唐旅游线接点风格,统一立面外观。在上游村艾树坪示范点,依据山坡走向,采用阶梯形的集中建筑,建筑形式为砖混结构,统一立面外观。每个示范点各具特色:地坪村曹家院,则以绿化为主;光辉村则是文化与绿化相映……    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全县6.3万户农村群众去年底全面实现了“住新房、过新年”目标。推行统规联建自建,政府代建保障性住房,提供公租房、限价房,援建安居房等方式,1.66万户城镇住房加快建设,农村集镇居民已基本入住,县城居民住房建设全面提速。    青川在加快农房重建的同时,还加大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使公共设施得到较大提升。每个乡镇建有高标准的学校、卫生院、供水站、垃圾处理场,村村建有卫生站、活动阵地、分散式集中供水工程、垃圾收集房。农村集镇基本建成,功能更加完善,设施全面配套,环境更加优美。    今年8月27日,青川县竹园镇史家坝“智慧岛”教育园区十分热闹:络绎不绝的家长们或背着大背包或拖着旅行箱,牵着爱子爱女们的手一同跨进壮观美丽的新校园。“太漂亮了,比我们读初中时的学校好多了!”青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文秘专业高一新生雍天芳高兴地说。    和“智慧岛”教育园区一样,全县52所学校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近4万学子进入美丽新校园学习成长;县人民医院和35所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医疗水平整体跨越,全县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基本保障,农村公路恢复提升。酒家垭隧道、井田坝大桥、省道105线建成通车,乔木路、剑青路改造加快推进,全县交通主骨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板桥乡,青沟社村民周怀金、李成果等农户争相告诉我们:“以前去赶场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卖山货或买日用品全靠肩挑背磨,现在道路通到了家门口,我们都买了摩托车,出行、运输方便得很。”    为有效保护森林植被,青川县特地从国外进口5万立方米木材建房。与此同时,实施人工造林24万亩,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5万亩;实施飞播造林20万亩;完成 300公里路网、230公里水系绿化,建设生态庭园1.7万户;185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面启动。倡导全民低碳生活,实行以奖代补,在3万农户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建沼气池1.6万口。    科学重建,低碳正引领着农村的新生活。    产业重建,带来快速发展新希望    在青川县黄坪乡解放村唐家河组,漂亮的重建新房旁边,紧挨着跑山鸡养殖场,放养的跑山鸡三五成群正在林间寻食。“现在养的跑山鸡与以前大不一样,依靠新的技术放养,全在鸡冠上戴上一对遮光眼镜,让它们‘鼠目寸光’,只需看到近处的食物,看不到远处,不再为争食打架了。”村民党顺祥看到长势喜人的跑山鸡,乐呵呵地说。据了解,今年该乡将发展跑山鸡大户100户,年出栏20万只,目前已有55户开始养跑山鸡。    走进乔庄镇茶树村,村民张焕琪的茶园郁郁葱葱,茶行错落有致。据广元市白龙湖茶叶公司副总经理温彬介绍,全村走“示范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路子,建起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四川省第一条大宗绿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今非昔比,今年公司收购鲜叶128吨,生产无公害大宗绿茶28吨,实现产值147万元、利润9.5万元,带动农民670户、增收99.58万元,茶农户均增收1480元。    “青川的产业重建,要注重增强可持续发展功能,按照‘强二优一兴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让三次产业逐步实现从‘一产独大’向‘互动发展’的重要转变。”青川县县委书记吴连奇这样理解产业重建的重要性。    于是,青川全面推进“五带五园”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建成5个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和5个特色产业带,依托浙江强力推动2平方公里川浙产业园建设,实现了企业满园入驻,共引进投资21亿元,建成后可形成50亿元的工业集中发展区。    他们还投资20亿元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全面启动建设20平方公里竹园经济开发区,投资20亿元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推进矿产品、农产品、新型建材精深加工,新建的浙商产业园、锰产业园引进项目13个,投资15.5亿元,拓展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他们按照“一村一品、多村成片”、“一乡一业、一业成带”的思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引擎;建立竹园物流基地;东河口AAAA景区成功创建,唐家河AAAA景区建设接近尾声。打造了金子山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乡村旅游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青溪镇阴平村“闫家居”业主闫恩华告诉我们:“地震后,我家很快修建房屋,开起了农家乐,仅去年一年收入就达20余万元。”    三锅乡东河口村村民张志平、黄坪乡枣树村李玉明等靠发展袋料香菇和农家旅游,纷纷走上了富裕路。去年,张志平、李玉明等农户都买了私家车。    在青川,产业重建,带来加快发展新希望。截至9月底,青川全县GDP增长1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182%,农民现金收入新增30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新增832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县城重建,展示安全宜居新面貌  地震后,青川县城面临拆掉一座旧城、建设一座新城的艰巨任务。重建时,竹园镇虽投入集中,但先天发展不足。    今年7月中旬,省委主要领导调研青川后,作出“统筹乔庄竹园发展、统筹县城新区老城发展”的重要指示。于是,青川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7月28日,笔者到青川县乔庄镇时,“加快推进县城‘脱胎换骨’,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安全宜居的美好生活”、“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等一幅幅标语格外醒目;城里,挖掘机、推土机不停地将一座座破旧楼房拆除;隆隆的机声中,一辆辆工程车正将建筑垃圾运走……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两年,青川老城区为何才开始重建?    干部先人后己,老城区重建并非迟来的爱。记得当时走进一位干部的板房办公室,里边仍是热烘烘的。“空调开到25度,还是热。”这位干部说。    “地震后已经两年了,现在天这么热,县上还有多少干部住在板房?”“目前,县上四大班子和1000多名干部仍在板房办公,城区还有9000多户居民也还住在板房里。感到欣慰的是,城区有800多户居民和农村的老百姓全部住进了灾后重建的新房子里了。”    在重建阶段,这里的干部先人后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协调配合浙江省援建工作中,迅速完成了农房重建、农村学校、乡镇卫生院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产业重建。与此同时,启动了城镇居民住房重建、拓展县城新区和中央基金对县城区的项目开工。而干部们一直住在板房里,毫无怨言。    然而,由于县城存在三条地震断裂带等诸多原因,青川县城是否搬迁的问题,直到去年5月27日,才有了县城不搬迁的定论。整整比北川县城重建晚了9个月。    其实,地震后,青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规划,县城新区由宁波城市规划研究院进行编制,在浙江省指挥部、宁波市指挥部的倾力援建下,一座现代化的新区已具雏形。    但是,老城区因断裂带避让和滑坡体问题,一直没有一家设计单位愿意来做,重建时间又紧,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市政建设刻不容缓。这与“更加安全宜居”的新要求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    今年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后,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青川县城老城区建设,省领导作出了“科学规划、科学重建、高标准建设、务求实效”的指示。并迅速指定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派出最强的力量帮助规划。通过规划设计技术人员的昼夜努力,在今年7月25日前完成了县城老城区详细规划,并提交省委、省政府通过了审定施行。老城重建规划,先看百姓满不满意。“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这样规划太好了,今后的县城太漂亮了!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太关心我们灾区人民了。”在青川地震博物馆旁边的县城老城区详细规划、平面设计和效果图公示牌前,从青川制药厂退休,今年68岁的白培乾和几位围观人员激动地议论着。    根据科学规划的老城区重建,拆迁安置必须走在前面,才能加快建设。而拆除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确保群众永久安全,坚决执行新规划,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即:断裂带上及避让区内房屋、地质灾害避让区内房屋、按规划需要拆除的、违规违章建筑必须拆除。    今年以来,省委主要领导两次亲临青川县城视察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到青川,专题研究青川县城建设。    从7月17日起,省、市、县分别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近220人,组成督导工作组,进驻青川。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协助配合青川化解矛盾集中力量加快拆迁、安置进度。实行分段、分幢、分户包干,限期完成任务。每幢房屋明确拆迁主体、责任领导、责任人员、拆除时间,倒排工期,依法限期拆除。广元市工作组组长杨正平说:“市委书记罗强、市长马华高度重视青川的工作,每天必研究解决拆迁中遇到的新问题,每日必须了解拆除进展情况。”    青川县常务副县长李开明说:“为了缓解拆除拆迁后的过渡安置压力,我们分为7月、8月和9月三个时间节点。在切实做好过渡安置上,一方面利用一些单位搬迁后腾出的板房安置,将青川中学暂时迁至竹园镇‘智慧岛’上课,既腾出房子安置拆除户,也保证了学生安全,又减少了因建设给学生造成的噪声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与浙江省杭州市援建三个住房小区建设的配合力度,使其尽快交付。在9月底前,将居民入住小区后腾出的近800套板房进行安置。”    为了破解资金难题,加大对老县城重建的投入,青川可谓用心良苦。他们通过安排援建资金、中央基金、整合城镇体系资金、争取浙江预留资金、金融融资、安居房资产变现、市场运作资金、居民投入和省政府对漏项资金安排等方式,共筹资38亿元,基本满足了现阶段建设需要。    吴连奇说:“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国庆前,县城建设打开新局面;春节展现新形象;明年5月12日基本完成县城重建,百姓安居乐业。”    国庆之后再访青川县,脱胎换骨展新颜:乔庄河畔,昔日破败的民房没了踪影,新植的草皮和大树开始发芽;老城,一座座新楼房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机关干部绝大部分搬出了板房,进入新房办公;新区,整洁干净的大道直通上坪安置点,两边幢幢新楼房十分引人注目……    老城重建才两个多月,什么成绩最大?    “我们以规划为指导,强力推进安居、拆迁、项目三大工作重点,取得初步成效。”主抓县城建设的县委副书记罗云讲道。    坚持安居第一,确保群众早日入住。县城已规划落实住房8804套。目前,累计完成永久性住房5209套(其中弱势群体663套)。同时,公租房、联建房、保障性住房、拆迁置换房已开工建设;因规划调整另行选址建设的598套本月底全面开工。预计春节前,县城可入住80%左右,绝大多数县城居民将在新区永久居住,明年5月12日前全部入住。    突出重点,加快拆迁拆除。按照新的修建性详规要求,县城老城区在已拆除拆迁76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又增加拆除拆迁面积16.79万平方米,累计拆除拆迁面积达到80%。新增拆除拆迁居民住房829户、门面商铺259间、企业20多家,涉及近4000名群众,目前已累计完成75%。实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    以新区为主,科学合理布局项目,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县城规划项目103个,目前,已竣工26个、在建项目72个。    为减轻乔庄人口承载压力,强力推进教育、卫生、企业向竹园转移。目前,县城共疏解教育、卫生、企业、行政单位4176人,实现了部分功能疏解目标,超过中科院规划要求。电力、盐业、工行、建行等部门已到竹园建设。目前,“智慧岛”教育园区教师、学生全部入住,医院开始投入使用,部分部门已到位开展工作。    未来的县城会是什么样?县长陈正永说:“按照省委、省政府更加安全宜居的新要求,我们正加快建设进程,到明年5月,一座安全、宜居、生态、文化的现代山水园林县城基本建成,向祖国和青川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信息价浙江省信息价四川省信息价
文章字数:6309
点击数:544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