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实名“双卡”制 防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
去年8月以来,成都通过实施实名“权益信息卡”和“工资银行卡”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机制,防范拖欠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效果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农民工欠薪投诉案下降了85%。这是记者从昨天市建委举行的全市农民工权益保障新体系宣传会上了解到的。宣传会同时还指导农民工在自己应得工资被拖欠时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实名“双卡”使欠薪投诉下降85%
记者获悉,从2010年8 月1日起,全市20个区(市)县开始全面实行实名信用管理,建立“实名管理”“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工资发放月公示管理”“劳务企业信用评价”“工程保证担保”“应急垫付”6项监管机制,构建起相互作用、配套联动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其中,实名“双卡”管理、工资专户管理2项制度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企业均要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同时为其办理实名“权益信息卡”和“工资银行卡”,从而严格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
按照规定,农民工进出工地刷“权益信息卡”,作为劳动维权的重要依据;农民工工资由用人单位委托银行统一代发,每月经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直接划拨到每个农民工的“工资银行卡”上。用人单位在每月底前填报并打印具有成都市统一编码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明细表”,报施工总承包企业作为划拨农民工工资的依据。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每月初,将具有全市统一编码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公示表”在施工现场按统一格式公示。
截至目前,实名信用管理制度已覆盖我市3000多个工程项目,开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1000余户、办理实名“双卡” 约16万人,通过银行工资卡发放农民工工资5亿多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农民工欠薪投诉案下降了85%。目前,相关制度覆盖面正加速推进,今年内将覆盖到成都全部40万名建筑业农民工。
提醒农民工领工资要“五注意”
时值年底,为保护农民工权益,市建委在昨天的宣传会上向广大农民工提出“五注意”,即每人只能办理一张权益卡和一张工资卡(同一家银行),“双卡”在成都市所有建设项目上通用,并且终身有效;权益卡和工资卡是属于自己的重要物品,一定不可转借或交他人保管;一定不要告诉他人自己工资卡的密码,以免被他人冒领工资;一定不要将 “123456、000000”以及生日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作为自己工资卡的密码,以免被他人轻易推算出自己工资卡的密码造成工资被冒领;班组长收走或代为保管权益卡和工资卡的行为是违规行为,请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建设局或建设委员会)、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
在会上,市建委同时向建设领域从事建筑活动的用人单位提出了五条特别警示——企业领取权益卡和工资卡后必须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违规收缴农民工个人的权益卡和工资卡;企业必须保证农民工持权益卡刷卡进出工地,否则将被处罚;企业必须向银行预约激活时间,并按时组织农民工集体办理工资卡激活;未发放给农民工本人的工资卡决不能发放工资,企业必须将未发放的“双卡”退回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双卡”办理窗口;使用未持实名“双卡”的农民工,检查发现后,将按每人 500元的标准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消息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543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