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5-08,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一份漂亮的重建答卷

    截至目前,汶川县501个重建项目,完工率95.8%,完成率97.8%。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的时间节点,震中汶川向全国人民和灾区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座座特色鲜明的魅力城镇拔地而起,一个个重获新生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条条乡村公路环绕山间,一间间工厂马达轰鸣,科学重建的宽阔避灾广场成了群众休憩的好场所……

  5月的汶川,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的时间节点,昔日的残垣断壁、黑色记忆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满目伤痕已被大爱抚平。近三年来,无数惊叹、赞美的词句印证着灾区新生,奇迹、涅槃、巨变是对重建工作深刻而厚重的阐释,震中汶川向全国人民和灾区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灾后重建

——民生工程成亮点

  走进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两年来的艰辛历程,震中汶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这是灾区干部群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援建省的倾力援助下,灾区干部群众牢牢抓住灾后恢复重建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抓好各项重建工作,民生工程成为重建亮点,书写了灾后重建的辉煌篇章。

  废墟上重建家园,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复杂。如何构筑灾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民生优先”成为灾后重建的“指向针”。

  在广东确定的82亿元对口支援建设资金中,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城乡饮用水等民生工程的比重高达80%。

  安居才能乐业。“5?12”特大地震造成汶川全县13700余户农房倒塌,3800余户遭受严重损毁。农房重建成为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让灾区群众尽快安居是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民生的最好诠释。漩口镇赵家坪238户村民没有想到,原以为遥遥无期的家,在震后第3个月就开始了重建,震后第6个月就齐齐搬进了新房。

  震后,百废待兴,教育是灾区的希望之火,是民生的具体体现。矗立在岷江岸边,汶川一中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米的超级学校,奇迹般地在灾后79天封顶……仅用365天, 2009年8月27日——广东援建第380天,援建的16所学校项目整体移交使用,1.4万名灾区学生搬进高质量、现代化的新校园。

  2009年9月1日,很多家长带着学生参观汶川一中“五星级”新校园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对新学校“不是满意,而是非常满意”。

  2009年12月3日——广东援建的第484天,总投资30亿元的“十大民生工程”交钥匙仪式正式举行。仅用不到500天时间,全面完成了农村居民住房、医疗卫生设施等“十大民生工程”,建成了放心工程、满意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创造了恢复重建的“广东速度”,生动诠释了重建工作中的“民生为先”。

  “医院开到了家门口,灾区群众不再为看病备受周折。”重建后的汶川县人民医院成为我州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院。遍布各乡镇和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点,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

  村村通水泥路。半年不下山、一脚泥巴一脚水的烦恼成为历史。县、乡、村三级道路硬化率和通达率达到100%,建成农村客运站30个,城乡交通基础条件极大改善。重建让灾区基础设施上档升级,映汶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川汶路、汶马路建设按计划推进,为形成川西北高原交通枢纽中心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累计开工88个、开工率100%,累计完工83个、完工率94.3%,累计完成投资41.04亿元、完成率101.3%。

  海拔2000米的千年羌寨萝卜寨人世代过着背水生活,江门工作组到海拔近3000米的大山深处找水,清甜的高山泉水经过上万米的引水管道流入各家各户。

  震前,汶川县仅有两家自来水厂,农村饮水全部依靠“自流水”解决。灾后重建广东省2.21亿元援建资金投入到城乡供水设施建设,15个集镇供水项目,新建34个农村供水项目,让住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群众也喝上了自来水。

  在川西风格建筑的汶川福利院里,每当暖洋洋的阳光洒进院内时,坝子里总是坐满了晒太阳的老人。

援建大爱

——让汶川涅槃新生

  两年的援建,经过几百个日夜地艰苦奋战,广东省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强大动力,汶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10月9日,注定成为汶川人民记忆犹新的日子,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县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 全县人民和援建人员载歌载舞,共同见证汶川的新生,共同分享铸造世界奇迹的喜悦。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资金87亿元(其中:援建资金总盘子82亿元,吸纳社会资金5亿元)。按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灾后重建、规划先行,不求最快、但求最好”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坚持民生优先,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资金到位率100%,实现了中央“三年任务两年全面完成”的目标。

  从满目疮痍到涅槃重生,近千个日夜,灾区群众记忆犹新。震后仅半年多的时间,汶川县威州镇秉里村村民就率先住进了“青瓷贴面、木架晒台”,好似 “连排别墅”的漂亮新居;在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时间节点,红楼顶、褐砖墙、木格窗,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映秀新镇经受住了“8·14”特大泥石流的“洗礼”……

  震后,在广东省倾力援助下,汶川灾后重建迅速展开。从挥汗如雨的三伏酷暑,到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冬;从三江到漩口,从映秀到卧龙、从银杏到龙溪……处处可见广东援建队伍忙碌的身影,他们在遍地废墟的汶川灾区建起了“诺亚方舟”式的家园。

  “要人出人、要物出物、要钱出钱、要血献血。”短短16个字,彰显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信心。

  2009年,尽管广东遇到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困难,“但我们完成恢复重建工作的决心不变、目标不变、力度不减。”

  “这辈子都没有这么辛苦过。”这是广东援建者的切身感受。

  “5+2”:5天正常上班,双休日也上;“白+黑”:24小时无休止、不分昼夜。“3班倒”;机器不停,人员轮番休息。

  正是这种大爱精神让灾区诞生了新的奇迹,仅仅两年,广东质量、广东速度、广东理念铸就汶川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科学重建

——为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家家有住房,户户发展旅游,人人有就业”——近三年的重建工作,让震中映秀跃身成为温情小镇。

  水磨镇的“一农三变”,走出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绵虒镇依托大禹文化的精神内涵,步入了发展旅游业的快车道。

  ……

  “援建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让老百姓走上致富路。”重建工作坚持民生重建和产业重建并重,着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汶川科学制定了“一心两廊四区”产业布局规划,将县城建设成行政中心;将映秀镇打造成精品旅游集镇和防震减灾示范区,并争创国家5A级景区;将水磨、三江打造为教育、旅游、现代服务区;将漩口建设成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将卧龙打造为大熊猫自然遗产精品保护区;努力把境内国道213线、317线和省道303线建设成民俗文化和生态家园走廊、大熊猫遗产走廊。

  定位为“水乡藏寨”的汶川三江乡,建成景观大桥、旅游栈道、民俗步行水街等20多个设施,成为了国家4A级景区。300多户居民发展“藏家乐”,每年创收近千万元。——三江藏家风情园、水磨禅寿老街、中山“农家乐”……安居兼旅游,灾后重建做得用心;绵虒“大禹故里”、龙溪“最后的羌人谷”、耿达“熊猫家园”……灾区处处展现重建后的勃勃生机。

  13个特色魅力乡镇、20个精品旅游村寨、91个幸福美丽家园、11个特色魅力乡镇彰显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乡村旅游呈“井喷”态势,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灾区群众收入新的增长点。2010年,该县共接待游客14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安居还需乐业。汶川县委、县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依托资源优势,以完善功能、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主线,坚持把灾后重建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实施“稳一转二进三”产业发展战略,使产业发展得到了再生性跨越。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3.77亿元,同比增长37.8%,总量和增速在全州都排名第一。

  灾后重建,汶川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汶川,也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消息来源:阿坝州政府网)

招标造价信息广东省招标造价信息广东省招标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660
点击数:542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