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3-04,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第一书记”要做到群众满意、组织放心

选派“第一书记”到薄弱村任职,是着眼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城乡资源,强化基层党建基础的重要举措。“第一书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组织信任,群众期盼。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第一书记”要防止三种倾向,学会处理好三个关系,努力做到群众满意、组织放心。

防止“蜻蜓点水”的倾向,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第一书记”任职的村大都基础薄弱、工作后进,要想彻底扭转局面,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久用力,多方配合,上下联动,合力解决。有的“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可能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总是想尽快出成绩,出亮点,出经验,往往导致工作浮于表面,总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像蜻蜓点水;有的“第一书记”立足于解决当前热点难点问题,没有长远打算,不善做利益长远之事,甚至只顾当前,影响长远发展。

“第一书记”应当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牢固树立“帮包一年,多年受益”的思想,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立足村级实际,既帮助解决当前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要着眼村级长远发展,多做一些抓基层、夯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帮助任职村选好配强“带头人”、育好村级班子、找准致富路子、健全管用制度、提供满意服务,使“第一书记”任职期满、人员撤出时,村级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避免出现盲目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花架子工程。

防止“走形式”的倾向,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选派党员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目的是让党员干部到基层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让城市优势资源尽可能地向基层倾斜,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并让党员干部在基层接受锻炼,加快成长。部分“第一书记”往往会出现被动应付的思想,组织号召,积极响应,总是认为下基层只是挂个名,走个秀,捞点阅历,利于个人今后发展,导致工作走形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触及实质问题,满足于到村转转,群众家看看,糊弄几篇调研报告,生搬硬造几篇心得体会,应付了事。

“走形式,走过场”的思想要不得,党员干部做事不能脚踏实地,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群众就会有看法,就会让群众不信任,就会使干群之间产生隔阂。“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村内党员群众往往会把“第一书记”当做“摇钱树”,指望“第一书记”从上级争取资金,为村里投资上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为群众发钱发物。因此“第一书记”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工作实打实,为村级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村级“造血”功能,帮助村班子找准发展路子,帮助群众找到致富门路,使村集体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激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的活力,实现下派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聚集效应。

防止“一阵风”的倾向,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任职,往往会出现“一阵风”倾向,开始轰轰烈烈,过后工作照旧。“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要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在帮助解决表面问题的同时,更要善于剖析问题存在的内在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制约村级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根本所在,找出村班子战斗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满意度差、制度不健全的根源所在。在镇街党委的协助下,在村党支部的密切配合下,采取得力措施,集中攻坚,及时解决。

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立足村级实际,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着力解决制约村级发展的根本问题,理顺发展思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使村级发展步入正规,摆脱落后面貌,走上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发家致富的快车道。(消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招标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607
点击数:536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