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2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技术创新呼唤有法必依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灵魂是落实好科学发展,落实好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支撑是技术创新能力。这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制约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问题是市场环境,解决市场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有法必依。

借鉴香港的法治经验

香港经济制度是自由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自由港、自主企业制度、自由劳动力市场、自由资金市场、自由与公平市场竞争、政府不干预政策、简单税制与低税率及近乎单一税率、港币对美元联系汇率制度等。香港的学者以及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律师会、香港贸易发展局等在介绍香港经验时,无一不推“健全的法治环境”。

20年前,我们确立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20年来,市场经济的种子撒进社会主义的土壤,已结出丰硕成果: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超出所有人的预想;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我们也遇到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只有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香港是自由市场经济,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制度都归属法治经济。所以,“健全的法治环境”——香港经验和优势在广州是有共性的,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借鉴的。

技术创新概念的市场经济特性

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前提要弄清概念:一是要明确技术创新概念的市场经济特征;二是要明晰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的市场经济特征

从上世纪初至本世纪,经济学家和国际有关组织都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熊比特的理论和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并得到公认。这些定义一致表明: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取得产品或生产工艺的发展,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大于其研发投入的收益。如果仅有投入没有获得市场回报,则技术创新就没有得到完整实现。技术创新活动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回收大于投入的经济闭合链。

上述定义表明:技术创新具有鲜明的市场经济特征。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经济收益。

(二)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概念关系我国借鉴日本“自治技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定义其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技术创新根本谈不上自主创新,没有形成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也就谈不上建立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并非必然发展成自主创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创新目的上。技术创新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创新收益,侧重于从短期甚至是当前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而自主创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上取得率先者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和形成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自主创新侧重于从长期可持续性创新来考虑,统筹谋划的是长期、中期、短期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是在创新条件上。无论企业大小,创新能力如何,都可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而自主创新对自身的条件要求较高。它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开展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活动。

三是在创新方式上。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技术购买、委托研发或者直接引进外部研发机构的方式来实现;而自主创新强调的是创新的内生突破,关键技术由组织内部掌握,辅助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既可由自己进行,也可通过技术购买、委托研发或者直接引进外部研发机构的方式来实现。

四是在创新的主导权获取上。技术创新一般认为是对现有技术的突破,获取技术的领先性;而自主创新不但是技术的领先性,而且强调通过创新取得对技术发展的控制权和自主权,获取主要的创新收益。

实现技术创新依赖健康市场环境

技术创新具有鲜明的市场经济特征,技术创新活动的实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功获利的一种行为。鉴于此,技术创新要得以很好的实现,市场环境必须是健康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的土壤是健康的市场环境。

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中,生产型企业只有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优胜劣汰这个自然法则中生存发展。

自1985年以来,我们国家就一直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但时到今日,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大多地区都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技术创新的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环境不健康时,企业本有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也会严重受挫,下面举个本市上世纪90年代的例子,至今还有普遍性。

A企业投入资金成功研发公话记费器,计时精准度很高(1分钟=60秒),投入市场后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此时,技术创新得以很好的实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高涨。但在此创新活动正在得以实现的过程中,B企业盗窃A企业的创新技术,生产出“1分钟=48秒”的公话记费器,以低价格问世并抢占A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利,使A企业的销售受到致命冲击。B企业盗窃A企业的创新技术、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没有受到法律制裁;“1分钟=48秒”的公话经营者非法营利没有受到法律制裁,消费者利益受侵害没有追诉。从此以后,A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不再高涨。

所以,要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建立健康的市场环境。

健康的市场环境呼唤有法必依

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类型,总的来说有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主要依赖的调整手段,依次为伦理的、行政的和法律的。自然经济与其相适应的伦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称为伦理经济;产品经济与其相适应的行政手段结合在一起,称为行政经济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手段结合在一起,称为法治经济。

健康的市场经济,其各种经济形态所体现的根本属性是自主、平等、诚信、竞争。其前提和保证是健全的法治环境。这正是前述的“香港经验、香港营商优势”。

健康的市场环境,就是法治健全状态下的市场环境,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即有法可依);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笔者认为,其中“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内容上是归属“有法必依”的。当时之所以多了这后八个字,笔者推想,是小平同志对法治问题做了历史性的思考后,特别强调有法必依的两项必需内容。因为这16个字最早是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5天前,也就是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实现了“有法可依”。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有法必依”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也是我们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问题。

有法必依从我做起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完成了思考。思考是面对过去的,思考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要想使思考的结果有意义,我们必须有面对未来的意志,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自身应该怎么做?

一是培育自己的守法素养。对我们国家而言,法治传统是外在的,而不是内生的,法律移植并没有真正改变人们的交往模式和制度观念。在实践中,依然盛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潜规则并没有因为法律的颁行而消失。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这种文化现象对自身的影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多自省,培育自己自觉遵守法律的美德。

二是慎重立法。法律不被遵守也有法律本身的问题,如此法与彼法相矛盾、有些法律表面上很完美,但实际上不可操作、法律跟不上经济制度变革的步伐等。因此,我们在起草法律文件时,要做到遵守法的道德内涵;信奉法的“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观;符合上位法的基本原则;避免与已有法律文件的冲突;有可被遵守性;不断清理和废改那些对市场经济不“善”的法律和条文。现行的法律不少是在行政经济管理模式下初生,虽历经多次废改,但凡是利于起草部门利益的条文,有些还是被保留下来了,甚至还有个别新立的法,目的就是为了部门的审批利益。这些法律和条文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经济是不“善”的,这也是部门起草立法的普遍现象。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严肃执法。良好的执法状况是良好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如果说,办好一个案件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那么,办坏一个案件的影响就将更加广泛。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恶劣的执法状况对公民法的价值观影响更恶劣。因为,公民的法的价值企求与现实的法的价值现状反差会更大。因而,我们在各行业管理工作中,要逐步让“普遍的违法不究”现象成为历史。此外,遇到没有具体法律条文对应我们处理的状况时,不要轻易地说无法可依,要会运用法律原则解决具体问题。

四是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权利意识,为营造守法的社会环境尽义务。生活中,当我们的权利被侵害时,往往没有维护意识和对抗行动。实际上,对于权利的侵害不是一件利害得失的小事,而事关人格与尊严、事关社会义务。对抗侵害、主张自己的权利不仅是问心无愧的正当行为,而且还是为维护法律秩序所应尽的社会义务。我们要培养对权利意识的信念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权利得以成为权利、使法律秩序得以成为法律秩序;否则,被称为权利的内容尽管写在法律条文上,现实中也绝不会是权利。这必然导致法律秩序在现实中也不复存在,这正是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法治现实——有法不依并不鲜见。(消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材料结算价广东省材料结算价广州市材料结算价
文章字数:3966
点击数:536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