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6-1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西昌市创建四川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意见

    西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突出“显山现水透绿”的绿色规划建设理念,全面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一湖(邛海)三河(东河、西河、海河)”为骨架,“点、线、面”相结合,构建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园林城市格局,初步呈现出“观山看水、三溪蜿蜒、城景共生”的生态田园城市景观风貌。通过园林城市的建设,为西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城市休闲旅游业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市旅游人数突破12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8亿元,分别增长4.2倍、3.7倍。2011年,建成区面积37.20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1284.2万平方米,绿地率34.52%;绿化覆盖率38.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2平方米,达到四川省园林城市考核标准。

    一、工作成效及措施

    (一)高起点认识、强化创建理念

    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是全民共建、全社会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创建中,西昌市从强化认识入手,着重抓好“两个保障”、“一个基础”。

    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大事来抓,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委书记为第一指挥长,市长为指挥长,市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强有力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把园林建设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各种会议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人大、政协多次组织视察督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四大班子认识统一,步调一致,为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完善机制保障。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全力以赴的积极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势在必行的坚强信念,举全市之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中确立了“四坚持四推进”的创建工作机制,即:坚持党政主导,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坚持“六创”联动,推进创建工作系统化;坚持州市协同,推进创建工作一体化;坚持城乡互动,推进创建工作全域化。做到组织体系、责任机制、监督管护、资金投入四到位。专门成立了市创建工作办公室,了解掌握全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强化工作责任,设立了业务技术组、宣传策划组和协调督查组,对创建工作指标进行细化,将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六创”联动,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平安县市、邛海泸山国家级5A景区等六大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联动推进,成果共享。整合中央、省、州、市驻昌单位资源,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市县联动,联动周边的喜德、昭觉等县实施城区周边可视范围植被恢复1.4万亩。全州16个县主动捐赠当地特色树种支持西昌城市绿化。部门联动,整合建设、林业、水利、交通、农业、旅游等部门力量,全力参与创建。

    夯实思想基础。广大市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体,西昌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在报纸、电视台开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专栏,播放宣传片和公益广告。发动市直各单位及驻昌单位大力开展创建“园林单位”、“园林小区”等活动,通过系列宣传,增强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创建理念和自觉参与意识,从而为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高标准规划,把握关键环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先导性,从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结合实际,突出旅游特色,按照“山、水、城、文”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特色,按照建设独具特色园林城市的总体定位,把园林城市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完成《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西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西昌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西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西昌市城乡绿化专项规划》、《邛海泸山景区总体规划》,系统指导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投资57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规划》、《西昌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西昌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西昌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西昌市新农村建设规划》、《邛海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等20多项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城市规划体系。实现了城市绿化由“无序补绿”到“规划建绿”的重大转变,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全市一盘棋。

    (三)突出西昌地域特色文化,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园林城市,西昌市依托“山、水、田、林、城”的自然空间格局,突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以古邛都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彝族风情文化,渔家文化为载体,大手笔打造富有西昌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在西部新城,按照“水上花都、活力商城”的定位,规划建设城西生态公园、海河城市公园和两河口生态公园。在城东依托古唐城遗址,规划建设180亩的“建昌坊”历史文化核心区城市公园。在南部,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为目标,规划建设邛海沿湖观鸟岛、梦里水乡、烟雨鹭州、西波鹤影等6期湿地公园,建成海门渔村和海河天街等园林文化景观。在北部,以保护建昌古城为核心,规划打造北环线绿色走廊,河东绿地公园和西河绿地公园。通过挖掘西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实现园林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提升了城市园林文化内涵。在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投入300多万元打造的西昌展园,运用现代构成手法和自然生态理念,以“月城之星”花卉展厅、湿地景观等元素展现生态西昌、航天城,突出“绿色环保、生态和谐”主题,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西昌独特的园林景观和自然风光,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特别建设奖、组织奖、建筑小品和植物配置优秀奖等多项大奖。

    (四)以道路绿化为网络,构建路畅景美的绿化走廊

    城市街道绿化是城市的绿化血脉。在城市街道绿化中,西昌市始终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绿化更新与改造结合,精心规划设计道路绿化,科学选择行道树种,突出植物配置的多样性、独特性,做到建一条,绿一线,美一路,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绿化风格。目前,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达标率82.9%,绿色通道率83.6%,建成园林景观1810余处,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初具雏形,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风景中”的优美环境。

    (五)以城市公园、湿地为重点,塑造品位高雅的园林精品

    西昌市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以建精品为核心,不断扩展城区公共绿地规模,先后投入11亿多元,完成邛海沿湖(共占地318公顷)观鸟岛、梦里水乡、烟雨鹭州、西波鹤影等四期湿地恢复工程;启动沿湖5期、6期湿地恢复、泸山登山环线步道、环邛海休闲步道的规划建设;先后建成海河公园、龙眼公园等开放式公园绿地32处,新增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雕塑4处。面积5万平米的火把广场拥有绿地3.8万平米,面积6万平米的民族体育场拥有绿地3.6亩,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锻炼、休闲娱乐,满足了市民出门有休闲绿地的需求。在公园绿地的建设定位方面,结合城市地形特点,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湖光山色、植被景观为特色,辅以园林建筑小品,形成了集观赏、休闲、健身、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绿地景观千秋各异的靓丽风景。

    (六)围绕“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战略实施,构筑环城防护林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加大对防护绿地的建设,三年来,全市实施城区周边可视范围植被恢复、邛海流域综合治理、山地森林生态建设、三河绿化、安宁河生态治理、绿色通道、城市增绿、五彩西昌打造、五彩农庄等一批园林城市创建工程。初步形成城区及邛海周边百里五彩林带、百里公路防护林带、百里河堤防护林带。建成全国最大的飞播林区15万亩,实施人工造林2.13万公顷,天然林保护12.91万公顷,建设环城森林带2万平方米,建成花园式企业示范防护林340亩,森林覆盖率达54.95%。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2个。投入2.5亿元集中推进黄水、黄联、经久3个乡镇10个村“低碳乡村、生态家园”新农村示范长廊建设。投入2000万元完成高速公路两侧村落民居风貌打造。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大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七)创建园林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环境极大改善

    通过创建园林城市,西昌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发展环境更好,更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西昌过去是“引进外资”,现在是“招商选资”,沃尔玛、法国雅高、保利集团、碧桂园、大连万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进军西昌。2006年以来,全市引进到位资金21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33项。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4.42亿元,增长2.7倍。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建议西昌市要按照“十八大”会议精神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起点,深入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尽快实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是依靠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好安宁河谷的古镇、古村,力争申报自然与文化遗产,拓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二是进一步优化湿地公园服务设施配套,其建筑设计应注重与传统文化结合。三是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公园绿地建设应注重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注重与城市休闲旅游业发展结合。四是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要进一步突出以候鸟为特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五是结合西昌自身气候和文化特点,加强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建设,打造“立体花城”。

 

建筑材料价直辖市建筑材料价四川省建筑材料价
文章字数:4531
点击数:535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