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8-28,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创新驱动 “蛟龙模式”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4.36平方公里,年产值创造12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真正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统筹兼顾城乡经济,铸就成都高端产业“集群”,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典范……这个在常人眼里看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在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目前,“蛟龙模式”成为国内同行业学习的榜样,而“蛟龙模式”也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思维    首个立体式产业基地横空出世    在西部大开发时代号角的指引下,蛟龙人运用创新的意识和超前的理念运筹蛟龙港青羊园区及双流园区,统一规划、连片发展,实现了分散型的“马路经济”进入工业园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完成了首次跨越式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稀缺,土地问题始终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可利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国家严格要求工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成都蛟龙工业港经过整合土地,提高土地集中度,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蛟龙人依托自身建设工业园区探索出的经验和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出立体高效集约节约用地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太空城产业基地,这是目前国内首创的立体式高效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基地。    “一方营造、四方盈利”的“蛟龙模式”,帮助支持了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壮大。黄玉蛟说,“建好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新城一直是我关心关注的课题。要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效益,只有探索高效集约节约用地发展模式。蛟龙港将以太空城产业基地为代表的重点项目,通过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价值更大化,力争打造出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截至2012年12月,成都蛟龙工业港青羊、双流两个园区全部建成。现已引进入驻企业1000多家,常住人口达10万人,年上交税收从建园第一年的几千万元到如今的5亿多元。    模式  太空城产业基地探索经济转型之路    黄玉蛟认为,太空城产业基地是蛟龙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五年规划”、“八大工程”、“三大指标”的重点项目之一。为拓展实体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蛟龙港,在蛟龙港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蛟龙人将利用250亩土地,建设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城产业基地。    “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是太空城产业基地的显著特点。太空城运用立交桥理念纵向建设约13层,其中,1至3层规划为物流商贸区,主要引进重型机械销售、商用车交易中心、现代物流、仓储等项目;4至13层为现代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引进电子商务、轻工制造类产业企业入驻。太空城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引进企业500家,引进IT、现代技术、现代物流等高端管理技术人才2-3万人,实现年产值及销售收入500亿元,税收5-6亿元,将实现蛟龙港创新、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的“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向空中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在250亩土地上相当于再造一个4.36平方公里蛟龙港双流园区。    据蛟龙港相关负责人介绍,250亩土地上建成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厂房相当于6546亩土地上的平层工厂,按工业园区建工厂平均0.367的容积率建设,6546亩土地可建成160万平方米厂房。而250亩土地上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则可建成约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厂房,相当于在原本不可再生的土地上衍生出了6296亩耕地,这有利于让更多的土地复垦成耕地,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就蛟龙港双流园区而言,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承载从蛟龙国际四大板块规划区域迁移出来的企业以及前期园区建设满园,无厂而等待入驻的大批优势企业、高附加值企业,将缓解工厂供需矛盾、园区土地紧缺困难。此外,立交桥式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还有利于人力、物力的节约,众多配套设施均可实现几个工厂共用,合理的利用和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产城一体打造“聚财新城”——香港蛟龙集团 CEO、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谈发展理念    成都蛟龙工业港不仅开创了民营企业成功创办工业园区的先河,“蛟龙模式”因此也为业界学习的榜样。而“蛟龙模式”的创造者——香港蛟龙集团CEO、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蛟龙港近年来主动淡化“纯工业”的标签,将视野放在众多领域。“创新是蛟龙港前进永恒不变的动力”,在黄玉蛟看来,蛟龙港一贯秉承“财富有限、创新无限”的理念,只有敢于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们将在成都打造一个极具震撼的‘聚财新城’,实现产城一体化的全新转型。”黄玉蛟说,作为“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蛟龙港特别为企业制定了低门槛让其入驻,扶持中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实力。蛟龙港一直以来在注重“实体经济”的同时,还提倡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并鼓励园区内的企业注重研发、创新设计、升级产品和服务。“蛟龙港未来会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正在打造的海滨城购物中心,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产物。它的建成将提高整个园区居民及广大市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他们的文娱活动,将对实体经济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实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融互利、同发展、共进步。”黄玉蛟认为,蛟龙港海滨城购物中心是蛟龙港目前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蛟龙港将通过打造独一无二的工业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一体化。    而独具特色的“太空城产业基地”,正是蛟龙港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工业开发合理用地的要求,探索出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将开启一个集约节约用地的工业新时代。在黄玉蛟的带领下,蛟龙港将用最少的土地建最实用的工业园区,通过蛟龙国际四大板块与太空城产业基地“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的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消息来源:共享建材汇 www.gxjch.com四川造价信息日报)

    4.36平方公里,年产值创造12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真正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统筹兼顾城乡经济,铸就成都高端产业“集群”,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典范……这个在常人眼里看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在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目前,“蛟龙模式”成为国内同行业学习的榜样,而“蛟龙模式”也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思维    首个立体式产业基地横空出世    在西部大开发时代号角的指引下,蛟龙人运用创新的意识和超前的理念运筹蛟龙港青羊园区及双流园区,统一规划、连片发展,实现了分散型的“马路经济”进入工业园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完成了首次跨越式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稀缺,土地问题始终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可利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国家严格要求工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成都蛟龙工业港经过整合土地,提高土地集中度,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蛟龙人依托自身建设工业园区探索出的经验和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出立体高效集约节约用地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太空城产业基地,这是目前国内首创的立体式高效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基地。    “一方营造、四方盈利”的“蛟龙模式”,帮助支持了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壮大。黄玉蛟说,“建好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新城一直是我关心关注的课题。要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效益,只有探索高效集约节约用地发展模式。蛟龙港将以太空城产业基地为代表的重点项目,通过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价值更大化,力争打造出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截至2012年12月,成都蛟龙工业港青羊、双流两个园区全部建成。现已引进入驻企业1000多家,常住人口达10万人,年上交税收从建园第一年的几千万元到如今的5亿多元。    模式  太空城产业基地探索经济转型之路    黄玉蛟认为,太空城产业基地是蛟龙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五年规划”、“八大工程”、“三大指标”的重点项目之一。为拓展实体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蛟龙港,在蛟龙港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蛟龙人将利用250亩土地,建设建筑www.gxzjxh.com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城产业基地。    “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是太空城产业基地的显著特点。太空城运用立交桥理念纵向建设约13层,其中,1至3层规划为物流商贸区,主要引进重型机械销售、商用车交易中心、现代物流、仓储等项目;4至13层为现代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引进电子商务、轻工制造类产业企业入驻。太空城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引进企业500家,引进IT、现代技术、现代物流等高端管理技术人才2-3万人,实现年产值及销售收入500亿元,税收5-6亿元,将实现蛟龙港创新、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的“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向空中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在250亩土地上相当于再造一个4.36平方公里蛟龙港双流园区。    据蛟龙港相关负责人介绍,250亩土地上建成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厂房相当于6546亩土地上的平层工厂,按工业园区建工厂平均0.367的容积率建设,6546亩土地可建成160万平方米厂房。而250亩土地上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则可建成约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厂房,相当于在原本不可再生的土地上衍生出了6296亩耕地,这有利于让更多的土地复垦成耕地,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就蛟龙港双流园区而言,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承载从蛟龙国际四大板块规划区域迁移出来的企业以及前期园区建设满园,无厂而等待入驻的大批优势企业、高附加值企业,将缓解工厂供需矛盾、园区土地紧缺困难。此外,立交桥式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还有利于人力、物力的节约,众多配套设施均可实现几个工厂共用,合理的利用和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产城一体打造“聚财新城”——香港蛟龙集团 CEO、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谈发展理念    成都蛟龙工业港不仅开创了民营企业成功创办工业园区的先河,“蛟龙模式”因此也为业界学习的榜样。而“蛟龙模式”的创造者——香港蛟龙集团CEO、成都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主任黄玉蛟,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蛟龙港近年来主动淡化“纯工业”的标签,将视野放在众多领域。“创新是蛟龙港前进永恒不变的动力”,在黄玉蛟看来,蛟龙港一贯秉承“财富有限、创新无限”的理念,只有敢于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们将在成都打造一个极具震撼的‘聚财新城’,实现产城一体化的全新转型。”黄玉蛟说,作为“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蛟龙港特别为企业制定了低门槛让其入驻,扶持中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实力。蛟龙港一直以来在注重“实体经济”的同时,还提倡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并鼓励园区内的企业注重研发、创新设计、升级产品和服务。“蛟龙港未来会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正在打造的海滨城购物中心,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产物。它的建成将提高整个园区居民及广大市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他们的文娱活动,将对实体经济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实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融互利、同发展、共进步。”黄玉蛟认为,蛟龙港海滨城购物中心是蛟龙港目前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蛟龙港将通过打造独一无二的工业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一体化。    而独具特色的“太空城产业基地”,正是蛟龙港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工业开发合理用地的要求,探索出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将开启一个集约节约用地的工业新时代。在黄玉蛟的带领下,蛟龙港将用最少的土地建最实用的工业园区,通过蛟龙国际四大板块与太空城产业基地“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的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文章字数:2877
点击数:534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