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1-27,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安徽:脱贫 从住房开始

  “家里要是有钱,会建得更大更好些。”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粱园镇付店村,村民管大姐尽管略带遗憾地感慨着,但脸上满是知足的笑容。管大姐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5个月前,拆了老屋,原地盖起了新房。虽然房子面积不大,外观和陈设也很简单,但干净整洁,散发着新居的“喜气”。   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起步于2009年,先是在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点,2010年全面铺开,被列为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7年来,49万户“管大姐”受惠其中,改善了居住条件,实现了住房“脱贫”。2015年,省民生办抽取8个民生工程进行第三方评价,结果显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惟一达到群众100%满意率的项目。   申报程序透明 公开公平公正   安徽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说直接点儿,就是解决村里‘穷人’的住房安全问题。”一位负责危房改造的基层工作人员这样概括。   按照房屋不同的危险程度,危房改造方式分为新建和维修两种:房屋属于整体危险(D级)的拆除重建;属于局部危险(C级)的则进行修缮加固。资金来源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其中政府补助分为两档——对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新房的户均补助两万元,维修6000元;对像管大姐这样的一般贫困户标准降低一些,新建的减半,补助1万元,维修减到4000元。管大姐家的新房共花了5万元,除了政府补助的,自己负担了4万元。在政府补助资金构成中,中央财政支持户均7500元,省级财政为2000元到3000元,其余部分则由市县承担。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每个家庭贫困程度不同,经济、人员状况不同,享受的政策补助标准也不同。“进行危房改造主要是尊重本人的意愿。”据粱园镇杨镇长介绍,必须是农户自愿提出申请,再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进行审核,最后由县市审批。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审查结果都要进行公示。   合肥市采取的是三级公示法。经村民代表评议列为危改对象的农户要在村民公开栏中公示,接受全村群众监督;经乡镇审核后的,在乡镇公开栏或网站公示;经县市审批后的,在县市网站公示。   “认定流程规范,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是为了保证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的最基本住房安全问题优先得到解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规划与建设处处长卢立新说。   在4类危改补助对象中,安徽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了重点关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残联联合发文,要求优先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满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优先安排,全面落实到位。   63岁的巢湖市烔炀镇姚王村村民姚大爷在院中临时搭建的小窝棚里已经“凑合”了一个月了,家里的新房刚刚盖好,还没有搬进去。“老房子是在30多年前建的,全烂了,住不了了。” 姚大爷家中只有母子俩,80多岁的老母亲患有严重的眼疾。为了照顾母亲的起居,孝顺的他只能在家门口打打短工,收入不多。据巢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管理处副主任王昭斌介绍,这样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在农村比较多,大多是老人,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建不起新屋。   为了节省建房成本,姚大爷把旧房拆下的“好料”留下来,与新买的建材“混搭”建起了新屋。靠着政府补助的两万元,姚大爷终于圆了住房梦,尽了孝子心。   在2009年到2015年间,安徽共为14.1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占全省总量的18.6%。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规划与建设处也因此在2014年5月16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中国残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改造标准不低于最低建设要求   管大姐和姚大爷家的新房建筑面积都不大,60平方米,这是安徽危旧房改造按照最低建设要求确定的标准。   “控制面积是为了防止危改村民盲目攀比,借债建大房,从而造成二次‘返贫’。”王昭斌说。按照标准要求,改造后的住房建筑面积人均不低于13平方米,控制在60平方米;家庭人口多的,可以根据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的人均建筑面积不能超过18平方米。   除了建筑面积的规定,安徽要求改造后的住房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和基本功能安全,确保危房改造标准不低于最低建设要求。农房设计要符合抗震要求,符合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地方建筑风格,保持田园风光和传统风貌。   为了保证危房改造的质量,安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大了对农房建设的监管力度。市县级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发放农房抗震设防手册和挂图,向农民宣传普及抗震设计常识,并且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安全巡查和指导监督。乡镇建设管理员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提出处理建议,并做好记录。   农村是“熟人”社会,农户建房基本都选用当地的建筑工匠。安徽把对农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当做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规定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有资质的施工队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单位要对施工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建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   政府危改补助资金均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到农户本人手中,而下发的前题是工程通过了严格的竣工验收。危房改造工程结束后,先由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工程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及是否符合年初计划等内容组织验收,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还要组织进行复查。多道关口管控,就是为了保证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质量过关。   一户一档 加强信息管理   档案是信息的记录,在安徽,每个进行危改的农户都要设立一个档案,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导则》规定,建档工作由各乡镇具体实施,县级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管理。   在姚大爷的农户档案里,个人信息和危改信息齐全详尽。里面有姚大爷要求进行危房改造的申请书,理由是原有房屋自2008年起出现开裂、漏雨、潮湿等状况,急需拆除重建;村委会进行评议的记录上面有村委会成员的签名,还有盖有村、镇政府批准红章的《危房改造审核审批表》,印有姚大爷名字的乡镇名单公示的复印件,姚大爷与乡镇签订的包括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施工工期质量要求等条款的危房改造合同,补助资金打卡发放的凭单复印件及姚大爷母亲一级视力残疾的残疾人证等。   不仅仅是为每个危改农户建立纸质档案,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建设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规定,还应在完善和规范农户纸质档案管理与保存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信息系统。   安徽为此要求及时将农村危房改造纸质档案资料归档并录入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错项及时纠正。信息录入要符合“四性”要求,即完整性、不留空白项;准确性,防止错误、随意录入;科学性,防止不合理录入;及时性,危房改造前、中、后照片同步录入。   “建立农户档案,加强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为了使农村危改工作清清楚楚,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卢立新说。 工程投标价安徽省工程投标价安徽省工程投标价
文章字数:3405
点击数:524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