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便让给群众 把困难留给“计算机” ——湖北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双贯标”工作综述
把握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深入,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尤其在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上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但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化建设缓慢,前台工作人员业务繁重、工作效率不高,一直是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无法解决的难题。
2015年,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双贯标”的试点单位,标志着该中心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改革机遇。
但是,当时银行委托业务没有实现全覆盖,贷款核算没有实现自主模式,数据依托银行管理。另外,财务没有实现三账联动,要依赖手工对账。同时,之前大部分的承办银行也没有接入资金结算系统,大部分的业务仍需要依托前台办理,不少人也戏称这种工作模式是在“将计算机当算盘用”。
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双贯标”工作的落地实施,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派出三个工作组,到国内先进公积金中心学习。回来之后,该中心党组开会研究制订了实施贷款自主模式、实施流程再造等10个方面的决定,为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中心还以这次贯标工作为契机,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开通网上营业大厅、贷款自主核算模式转变等改革措施。
排除干扰:推动“双贯标”工作实施
所谓“双贯标”,就是指“基础数据贯标”和“资金结算应用系统接入”均要达到统一标准。其中“基础数据贯标”表示中心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基础数据标准的有关定义和要求。而“资金结算应用系统接入”,意味着过去业务系统与该应用系统接口规范存在较大差异,接入该系统必然会改变中心的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
在“资金结算应用系统接入”工作中,该中心还面临三重阻力:首先是贷款数据的导入。之前这些数据都是归银行所有,银行觉得数据交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后,对以后的合作会有影响,使工作人员相互观望、工作徘徊不前。其次,升级的实质是技术革命,对流程再造,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岗位等方面调整,不少工作人员开始产生畏难情绪。最后,一些基层办事处的同志觉得系统升级没有必要,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尤其是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业务停止一段时间之后,贷款数据导入遇到瓶颈,贷款积压很多,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产生回到从前模式的想法。
对此,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疏导,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现基础数据贯标,接入资金结算应用系统,实现中心自主核算模式,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业务数据质量、提升服务管理品质。实现业务实时办结、数据的实时监控,是为了将经办人员从繁杂的柜台操作中解脱出来。
通过不断疏导,较好地解决了大家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推动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系统升级:完善方案减轻前台压力
和银行等部门相比,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直是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乃至全行业的一块“顽疾”。当前,公积金业务量越来越大,群众要求提高公积金服务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该中心依靠人工勾对、核对业务数据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每到月底业务对账、统计各类报表时,财务科工作压力很大,需要靠人海战术完成相关工作。所以这次资金结算应用系统的接入,必须坚持以减轻前台工作压力和方便群众为己任,大胆实施改革,不断完善方案。
该中心在实现基础数据贯标、接入资金结算应用系统后,财务工作发生了变化。资金结算应用系统接入后,从12月份开始,除了死亡提取、偿还异地购房贷款提取等情况需要开支票以外,其他业务均取消支票,支取业务享受实时到账,取款更加方便快捷。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科科长曹昌文表示,这个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勾对、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等功能,彻底改变了过去“拿计算机当算盘用”的落后面貌,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量,降低了业务出错率。
遭遇阻力:积极协调提出“不变”原则
“双贯标”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技术环节较多、遇到的困难也较多。自新版系统上线以来,该中心贷款管理转为自主核算模式,由中心完成贷款发放工作。但在贷款资料管理上,各银行和中心在出具贷款借据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该中心认为,根据有关规定,中心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系统升级工作仅对贷款的核算模式做了调整,并未改变中心与银行的委托合作关系,应由贷款业务委托银行继续为借款人出具借据并盖章。
银行方面表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为“贷款自主核算”后,银行不再录入贷款资料,系统内查询不到贷款发放的相关数据;上级部门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或说明。对此,该中心积极协调,据理力争,提出了四个“不变”的基本原则,即“委托发放贷款的法律关系不变,风险承担责任的主体地位不变,业务管理模式的合作关系不变,管理工作的付费方式和金额不变”的合作政策。通过不断沟通协调,最终妥善地解决了由银行签署借据、出具印鉴等问题。
在系统上线后,该中心还积极组织本级、各县市区办事处的干部职工集中培训,确保所有人了解新系统,各业务操作人员均能熟练完成相应的操作,确保系统上线后不影响日常业务工作。
风险防控:筑牢屏障确保资金安全
住房公积金资金量大、要求高。系统升级后,必须坚持以确保资金安全和遵守行业规范为目标,严把各道关口,筑牢安全屏障。
在“双贯标”推进中,该中心对照要求,积极梳理业务节点,统一业务规范,合理设置操作岗位,强化监督审核机制。同时,推出网上营业大厅、微信、手机APP等服务渠道,通过增加安全防伪认证、发放密钥等方式,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业务运行监测和风险分析,增强核心业务流程与互联网服务渠道的契合度,为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另外,该中心还努力做到把好技术关、流程关和制度关的工作。在技术上,投入100万元,启动安全等级评定,争创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在流程上,筑牢安全屏障,采取“先核定,后缴存”的办法,进行流程再造;在制度上,制定了机房管理、灾难数据备份、网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筑好安全屏障。
线上服务: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营业科科长郝静波表示,过去市民办理公积金业务周期较长,现在资金结算应用系统接入后,很多业务从线下走到线上。在缴存方面,做到了可以足不出户,网上受理;在支取方面,做到实时到账;下一步网厅贷款业务开通后,贷款人只需来中心一次核实原件,即可办理全部贷款业务。这些都极大地减轻了前台和资金结算的工作压力,既方便了缴存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银行数据接入后,中心数据每天更新一次,对了解本市贷款情况、防控资金安全,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完成了网站、网上营业大厅、自助终端、微信、手机APP、短信、12329服务热线等服务渠道建设。下一步,网上营业大厅功能将全部放开使用,市民在家中通过上网就能上传资料、贷款申请,并在网上拿到预约号,极大地节省大家办业务的时间。同时,在贷款提取方面,也做到了实时到账。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按照这次检查验收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把荆州建设成为全国公积金信息化建设的一流中心。
肖 琦 李 翮
材料价格依据湖北省材料价格依据荆州市材料价格依据
文章字数:3338点击数:522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