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9-01,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中国制造仍有作为

  “近年来,‘中国制造’是中国增加出口的有利因素,更对吸引外资和拉动内需作出了贡献。”日前,由GMC制造商联盟、环球市场集团主办的“如何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形象”研讨会上,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表示,“未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仍需要‘中国制造’的参与。但客观而言,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里,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是重要问题。”

  近期,家居品牌达芬奇的“国产洋品牌”事件、广东东莞出现的“倒闭潮”传闻,都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如何改变中国制造低廉的外在形象、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内在品质,这都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话题。而《国际金融报》记者日前在现场聆听了韦尔奇的观点。

  “2010年,中国出口1.6万亿元。但在全球朗朗上口的品牌中,却很难找到中国制造企业。更多中国制造企业都在赚取微薄的利润。”在开场介绍中,环球市场集团CEO凌风直言不讳。

  对此,韦尔奇建议,企业想做大做强,离不开多元发展,“中国企业应结合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背景找准市场定位,再从质量入手,打造‘中国制造’的信誉,掌握市场话语权。同时,在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及时升级和更新产品,利用焦点时间和活动,刺激并引领消费者的感官和需求”。

  “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企业要再借助电子商务,克服国际贸易时空的限制,从而进行信息筛选和精确匹配,最终赢得国际市场。”韦尔奇进一步分析。

  在杰克·韦尔奇看来,借助上述条件,如在海外建立一定数量的中国品牌,就能缩短与“日本制造”和“韩国制造”的差距。“虽然除了联想和海尔之外,中国世界级的品牌并不多。但应该相信,未来5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能有更好的表现。到时候,中企自然而然也能成功转型。”

  凌风介绍,当前“中国制造”正进退两难:一方面,“越南制造”等进驻中国市场,抢占中国的国际份额;另一方面,中国缺少本土产生的高端品牌,中企单独在海外打造品牌的资金不够,人才和经验也不足。对此,与会人士建议,中国制造商应联合起来“组团”打造群体品牌。对此,韦尔奇介绍,以GMC群体品牌模式为例,通过德国莱茵TUV第三方审核,对中国的制造企业从生产产品的能力、社会责任等八方面进行认证。通过筛选后的企业就能加入到GMC群体品牌。“这种群体品牌将产生群体效应,它将各种资源优化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成本分享,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工程造价信息网广东省工程造价信息网广东省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1921
点击数:436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