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9-01,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佛山陶瓷历史足迹之二:佛陶狂飙突进

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转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决定》提出了企业改革的两个方向:一是增强企业活力,把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落实到企业,使企业获得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突破了国家行政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的老框框。这就为企业向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佛山占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着较内地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思想。1981年,佛陶集团总经理周棣华新官上任,率领由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层组成的8人团队,前赴意大利、西班牙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他们白天参观,晚上在旅馆凭记忆将工艺路线、草图绘制记录下来。而这一个月的经历,坚定了周棣华“师夷长技”的决心,并作出一项战略决策:利用外资全线引进一条彩釉砖自动生产线。由此,开启了佛山陶瓷乃至佛山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历史性地揭开了我国现代建陶工业诞生与成长的序幕,也由此奠定了佛陶集团快速成长的基石,并最终书写了中国建陶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1984年10月,我国首条从国外引进的彩釉砖生产线在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一次点火试产成功。这一事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称之为揭开了中国建陶工业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的序幕。而自那一刻起,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从国外引进自动化墙砖生产线的热潮。其后几年,釉面内墙砖、彩釉马赛克等自动化生产线,纷纷在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管辖下的陶瓷厂扎根。  资料显示,1983年至1989年间,全国建陶企业数量增加至数百家。引进的生产线或许未必都达到预期目标,但通过各地对国外生产线的引进、消化、吸收,其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陶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佛山建陶业的辉煌仍旧深深地打上了“佛陶”的烙印。因为它直接扶持了一大批乡镇建陶企业,促成了佛山建陶区全面繁荣的格局,并为后来民营建陶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多年的迅猛发展,建筑陶瓷已发展成为佛山的一张“名片”;一直以来,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产业链发展最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区,占据中国陶瓷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国陶瓷产区依然保持群雄逐鹿而佛山一家独大的格局。据广东省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1—10月份,广东省陶瓷砖产量达1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占全国比例25.7%,全国排名第一;卫生陶瓷产量3101万件,同比增长11%,占全国比例25.7%,全国排名第二;出口同比增长41.3%,占全国71.3%。  佛山建陶业的快速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优势,而这批技术精英大多受益于佛陶直接或者间接的培育。早在“八五”期间,佛陶集团就成立了“陶瓷职业中专”,并在工人技术骨干中评审各类技术职称,同时,大量接受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使工艺技术人员的比重迅速提高。在鲍杰军的《中国智式———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一书中,对这一点也有记述: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佛陶集团就出现了一批“星期天工程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的建陶企业“炒更”做技术服务,把佛陶集团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传播推广。后来,随着佛陶集团的日渐衰落,大量的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和研发人员相继离开流散到周边企业,为这些企业带去了大型国有企业独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扶持了一大批新建企业的成长,佛陶集团也因此被戏称为建陶企业的“黄埔军校”。  

工程造价信息网广东省工程造价信息网广东省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1794
点击数:430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