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岗, 助推陶瓷卫浴产业升级
佛山新鹏喷釉机器人将于本月底正式上岗,用机器人替代环境比较恶劣的人工生产。据了解,拥有核心技术的首个国产喷釉机器人是佛山新鹏和箭牌卫浴两家本土公司共同组建的研发团队,与国内机器人研究走在前列的高校团队紧密合作,针对箭牌卫浴的行业特点和需求开发出来的。机器人上线后,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等级率,还可以让工人远离粉尘、噪音等伤害,基本杜绝职业病的产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作为传统行业,陶瓷卫浴业的生产模式主要以人工为主,借助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政策红利,我国陶卫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成就了世界之最。但近年来,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已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的陶卫业亮起了红灯。迫于人力成本上涨、招工难等因素,众多陶卫企业把推进装备升级,研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以替代人力、提升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兼顾了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需要。 目前,一些实力型陶卫企业纷纷研发、应用半自动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装备,如机器人。惠达卫浴在机械人施釉、高压注浆、烘干装备自动化等方面,处于国产品牌的领先位置。此次箭牌卫浴与新鹏的合作,将更助推国产陶卫品牌的生产自动化及转型升级。 推行自动化装备以替代人力,如施釉、抛光机器人,应是大势所趋。首先可以解放人力,缓解用工紧张的困局。近年来陶卫企业深受招工难、用工荒的困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特别是不受新生代务工主体———80后、90后的欢迎,以及社会层面的大环境,导致陶卫企业并不十分受务工人员的待见。员工的招工难、流动性大,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员工队伍不稳定,对产品品质的稳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以提升效率,缓解成本压力,提高产品等级率和市场竞争力。面对转型升级的挑战,对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陶卫产业来说,提高生产效率同样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成本分摊的角度,还是从单位能耗、生产效率的角度,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备,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这也是企业不遗余力推广机械化生产的初衷之一。眼下的陶卫市场竞争,已经演变为全方位的竞争,生产效率和产品等级率的提高,同样有助于提高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就是要求陶卫企业走内涵发展模式,从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管理细节等方面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 再次是可以有效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陶卫企业不仅找准了发展的重要支点,更以实际行动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陶卫企业生产中,粉尘、噪音等对员工造成的伤害是有形的,近来不少企业发生的矽肺事件,既为陶卫企业的节能减排、改善作业环境敲响了警钟,更倒逼企业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以降低职业病危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425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