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政府出面解围担保危机 家具业寒意仍存
继温州之后,浙江民营工商界再发生新一波借贷危机。由于企业之间形成互相担保贷款链条,当一家企业出现危机,即牵连为其担保的企业遭遇银行抽贷,且随着担保链条不断蔓延,致使数百家企业遭遇资金链危机。其中,杭州家具行业为重灾区,近期,随着当地政府介入,事态有所缓解,但企业寒意仍在。 骨牌效应 一个多月前,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到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杭州有600家企业陷入由于银行抽贷引起的资金链危机,请他出面为杭州企业呼吁。几天后,杭州企业家代表也与他联系求助。囿于地域不同,周德文婉言谢绝,“我很同情他们这种处境,去年温州也是身临其境。” 北京企业研究所所长贺阳告诉时代周报,目前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基本上不愿意发放信用贷款,除非是对特大型国企,如中石化之类。而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质押物,因此一般都发放担保贷款,由别的企业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对方还不出钱时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而对一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担保企业可能又缺乏足够的实力,因此,银行便创新性地采取联保方式,即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组成担保联合体,所有成员为其中任何一家的贷款承担连带责任。 此种互保、联保贷款方式,在浙江民营企业中相当盛行,据了解,此种模式占浙江企业总融资比例的60%-70%。 “这种方式企业、银行都欢迎,但也潜藏了风险。在银根收紧的时候,风险很大。这种互保、联保贷款,担保企业之间往往一环扣一环,有时候银行对一笔贷款抽贷、压贷,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周德文称。 在民营企业中,同行业企业,或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互相担保也非常常见。企业家认为同行业企业知根知底,才愿意互相担保。但这也容易导致一个行业“一损俱损”。此次杭州家具企业成为重灾区,即连累行业出现危机。此次由担保引起的资金链危局,源于去年12月,注册地在东阳的天煜建设下属江苏分公司经理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法院立案,牵连天煜建设全部账户和房产陆续被法院冻结查封。 在天煜建设成为倒塌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其互保企业杭州家具行业龙头嘉逸集团先受其害。嘉逸集团旗下的新洲家具为天煜建设在建行的贷款1亿元的银承提供担保。今年1月,嘉逸集团被建行收贷,其他银行也加紧收贷节奏,集团共被8家银行收贷1.15亿元,企业顿告危急。 嘉逸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企业华洲集团,也与天煜建设有互保关系。因此,华洲也同受连累,而以华洲集团为原点的担保圈企业则有荣事实业、高盛集团、浙江中业控股及下属关联公司、浙江正见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1/4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413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