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旧换新藏猫腻
家电以旧换新的兴起,让家具行业心动,尽管国家政策还未出台,但不少商家陆续自发开展了家具“以旧换新”活动。然而,记者发现,家具以旧换新活动的背后,却有很多消费者被活动中的不明码标价的商家行为忽悠。 ◆以旧换新反而更贵 新屋子装修的人总少不了多去几次家具城添置新装备,广州居民李女士近日在某家具城购置新家具的过程中遇到一种独特的售卖方式。 “家具城说现在可以‘以旧换新’,就是购买新家具的同时还可以回收我家里的旧家具帮忙处理掉。然后按照新家具成交额给我一定比例的补贴。”李女士觉得这种方式既能清理家中旧物又能划算地买到新家具,当即决定参与这种活动。一件6000元的新沙发,补贴比例5%,最终李女士以5700元的价格购得。 然而,李女士的友人来新屋子做客时谈到半年前在同一家具城和她买了同样款式的沙发,当时沙发的标价仅为5500元,还打9折。 李女士说:“想不通本来以为‘以旧换新’活动让自己得到了实惠,怎么好像被价格欺诈了的感觉。” ◆“以旧换新”收旧家具处理费 “消费者不可能对每件产品的价格记忆得那么准确,况且也不可能天天跑去家具城。”业内人士透露,消费者对九折到八折的直观却容易让某些厂商在利润上钻空子,这种诱因让买家具的人看似赚到便宜,实则吃了亏。 比如一件原价5000元的床,九折出售(实际成交为4500元);有些不负责任的厂家在活动当日把价格标签改成6000元,八五折出售——消费者软磨硬泡砍到八折,最后4800元成交!很有可能砍了半天价,结果却有可能花了比平日更多的价钱。 有些企业也借“以旧换新”模式掩盖价格欺诈,升高家具价格抵旧家具折合的价格,甚至还包含旧家具的价格,比如本来4000元的家具,“以旧换新”他卖5500元,旧家具折合1000元,其实他还收取了500元的家具处理费。 ◆商家热情不高 家具“以旧换新”作为一种增值性的服务,对现时低迷的家具市场而言更像是一种激素。“明码实价”以旧换新的百思家具,其市场部负责人说:“家具以旧换新对于现时处于低迷期的家具消费需求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很多消费者都有更新家具的想法,但一方面受制于价格,有些为难,另一方面得扔掉旧家具又觉得浪费。” 那么“以旧换新”果真能带来家具商家眼里的双赢吗?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