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31,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变革背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

长期以来,缅甸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态势平稳良好。根据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截至2010年7月31日,各国对缅甸矿产、油气和电力领域的投资总额为271.8499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缅甸电力领域投资53.1163亿美元,石油天然气领域投资49.53709亿美元,矿业领域投资18.77388亿美元,三项总额达117.42727亿美元,占中国对缅甸全部投资总额318.95亿美元的比例为95.3%,中国对上述三项领域的投资占各国同行业投资总额比例为43.2%。    然而近期以来,中缅能源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代表事件即为密松大坝事件。2011年9月30日缅甸联邦议会宣布在本届政府任内停止兴建密松水电站项目。缅甸政府单方面的突然搁置,令中方由此遭受直接损失约为20—30亿美元,长期收益损失更达1000亿美元以上。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近几个月以来,缅甸新一届民选政府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动,变动涵盖政治、社会、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变动对中缅能源合作产生了新的挑战。在当前这个变革的大背景中,密松大坝事件给在缅投资的中资能源企业提供了若干反面的经验和反思的可能性。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思考而获得的启示用于未来新的能源合作项目中,那么密松大坝的失利也会成为“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典型范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新兴工业国家,我们国内的能源企业在“走出去”时往往缺乏跨国运作的丰富经验;加之缅甸在变革前特殊的政治体制,缅甸国内缺乏有效的舆论表达和监督机制,所以中缅企业在规划能源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有些具体项目存在环境影响评估不够严格、财务不够公开、监督不够严格的漏洞;中方企业对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态了解不足,忽视了项目所在地区土著民众的意愿,只是简单粗放地依赖与中央政府发展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地较为复杂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已经成为跨国政治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影响力量,以密松大坝事件为例,其中一股主要的力量就是环境保护组织,它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缅甸北部地区,主要行动目标就是反对筑坝、开采油气等大型工程,保护当地生态多样性和原住民居住环境。由于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和缅甸合作的水电、油气管道项目基本上都处于这一地区。因此,中缅水电合作项目成为了这些非政府环保组织首当其冲的攻击目标。近期以来,由于缅甸政治制度发生很大的变革,政府进一步放开新闻管制,准许非政府组织和各类反对派组织自由活动,中资能源投资项目抵制、疑惑的声音很容易在民众中扩散,形成传播效应,导致民众对中缅能源合作项目抱有反感和抵制态度。更甚的是,由于个别项目的问题被肆意夸大,缅甸当地人对中缅合作的能源项目很不信任,认为中国企业是来缅甸掠夺资源的,进而引起了当地民众对其他中缅正常、合法的能源合作项目的盲目怀疑与反对。    当然,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中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以往对外投资过程中处理公共关系的短板,并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改进和提升。以中缅能源管道为例,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两国之间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象征和经济发展意义。据新华社报道,缅甸副总统吴丁昂敏乌在视察中缅输油气管道项目马德岛工地时高度评价中石油等公司在缅甸进行中缅输油气管道施工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缅甸的公益事业。数据显示,2011年,中石油和油气管道公司共捐献407万美元,共建45所学校、24家医院或医疗站,80万人医疗环境得到改善。    可以看到,只要我们的中资企业认识到以往投资建设过程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就可以和缅甸政府、当地居民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良好局面。在具体的能源合作领域中,由于能源蕴含财富的特殊性,使得能源合作对中缅两国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应该牢记,经济交往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动中,中资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中,对于跨国运作管理和公关仍然较为陌生,要尽力吸取每一处可能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实现投资合作的透明公开,积极承担在缅甸的社会责任和公益角色,发展与政府、本地居民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的良好关系,实现多方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既为祖国能源事业服务,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工程投标价
文章字数:1917
点击数:388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