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工业增加值“十二五”年均增长10%
工信部30日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有色金属产业至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的发展目标,铜、铝、铅、锌、锡等10种有色金属2015年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比2010年增长约47.39%。《规划》强调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对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均提出进一步要求。 需求增速大幅下降 《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根据预测,10种有色金属“十二五”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7.4%,大幅低于“十一五”年均15.5%的需求增长率水平。预计2015年10种有色金属表现消费量为4900万吨。 与“十一五”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相比,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5种金属的需求增长率分别下降9.8%、8.9%、8.6%、6.3%和15.3%,预计2015年表现消费量分别达970万吨、2400万吨、620万吨、720万吨和70万吨。另外,钛金属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由45.2%降至16.1%,降幅达29.1%。 但锡、锑、镁3种金属需求将保持旺盛增长,“十二五”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预计分别为9%、9.2%和26.7%,比“十一五”期间分别提高5%、9.3%和10.2%。 精深加工成转型重点 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成为产业转型重点方向。《规划》表示,将大力发展铝、镁、钛等高强轻合金材料,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铅锌镍各种合金及其他功能材料,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预计2015年新材料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升7%,达15%。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汽车用铝合金板等高端铝合金板材20万吨、高强镁合金压铸及型材和板材15万吨、高端钛合金材2万吨的生产能力,重要功能材料取得突破,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需求。 此外,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绿色无铅环保型铜合金等项目,高性能铅合金、锌合金等项目,耐高温、耐腐蚀铁铬铝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等项目,核级锆合金材料、高性能钨钼合金材料、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靶材等项目,也被列为精深加工重点工程。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79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