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政策资讯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行业政策资讯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着物流环节成本管理问题较多、成本核算数据不能满足管理需要、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等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改进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    由于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市场竞争加剧,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降低成本压力。钢铁企业是典型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企业,无间断供水供电是建设钢铁厂的必要条件,而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分布在人口密集、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不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钢铁企业属于大规模投资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虽然发展比较迅猛,但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只有少数大型钢铁集团如宝钢、武钢、首钢和鞍钢等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钢铁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对降低产品成本产生负面影响。铁矿石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原料。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钢铁产品成本对铁矿石价格的敏感度较强。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成本降低带来较大压力。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使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压力。不同钢铁企业间的成本差距进一步扩大。改变现有工业布局、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益等无疑是降低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但实施难度较大。相比较之下。改进企业现有成本管理水平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物流环节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钢铁企业的特点是物流量大。物流成本高,主要涉及采购环节的焦炭、废钢、铁矿石,生产环节中的生铁、钢坯、烧结矿和销售环节的钢材和废弃物等的物流成本。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主要由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构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30%,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8%—10%的水平。    通过以上比例显示,当前对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多数钢铁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是过分强调采购价格,而忽视了对供货方信誉以及原材料产品质量的调查,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废品多。产品的质最不过关,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在原料储备上占用了很多企业资金。造成大量的资金沉淀;多数钢铁企业的原料储备不能结合实际。结果往往是该储备的没储备,不该储备的又长期积压在库房。另外,我国多数钢铁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输管理体制。缺乏合理的调度,造成运输空载、重复搬运的情况很多,进一步增加了产品成本。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文章字数: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