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市场被取缔 经营户表示少挣点钱也值得
屡次取缔,屡次回潮,章丘市白云湖废旧塑料市场“旺盛”的生命力背后,是“祸及子孙”的一时发展和“青山碧水”的绿色发展两种发展观的较量。而今年3月份这次取缔之后,“青山碧水”的绿色发展观显然植入人心,至今为止没有一家重操旧业。尽管有村民抱怨取缔塑料市场后,挣的钱比原来少了,但他们也承认,环境确实比原来好多了。这半年时间,白云湖周边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近日,本报记者多次前往白云湖周边村落实地调查。
产后的苏码村村民潘金祥靠种菜也收入不错
60岁的老太太一天能赚四五十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章丘白云湖废旧塑料市场已经30个年头了,很多村民依靠加工废旧塑料“发了家”。白云湖镇镇长张德顺说,这几年,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从事塑料加工,他们一年少则赚五六万元,多则几百万,很多村民都在明水甚至济南买了房。 “干这个来钱快。”苏码村村民袁世新告诉记者,做塑料加工脏是脏了点儿,但是投资少,见效快。他购买了两台磨粉的机器才花了1万多元,做好的话,一年就能赚十几万。 “村里的男女老幼齐上阵,孩子放学回家都能顺带着帮忙分拣塑料,赚点钱。”据白云湖镇废旧塑料转产转业办公室皇甫万祥介绍,湖南村和白云村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都参与这个废旧塑料产业,只不过他们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分拣工作,有点资本开厂子的一年都能收入几十万。 湖南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没事的时候,我就坐着马扎,帮他们分拣塑料,一天能赚四五十块钱,需要的时候,老板可以随时发工钱。”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