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当前缺电 高能耗产业应移至西部
年初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在虽已入秋,但南方电网仍有15%的电力缺口。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电力供需实际情况怎么样?一些地区缺电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深入剖析。但由于近几年我国电力装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且其中不少是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电网建设相应滞后,这些地区富余的电力无法输送到东部、中部的缺电地区。薛静表示,这也是典型的结构性缺电格局。 因此,对于当前的缺电形势,我们既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采取措施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前缺电的性质和特点,不宜夸大缺电的状况和影响。 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能源需求增长过快,是导致当前电力紧缺的重要原因 此次缺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些地区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带动用电量增加。 电力供需形势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分析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经济增速相对放缓,但不少省区市同比增速仍保持较快的水平。比如,重庆市上半年同比增速16.5%,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同比增速15.3%,是近2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与此相应,上半年我国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9%。今年前5个月,电力、钢铁、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则高达42.7%。 今年电力供应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其中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一些西部地区承接了不少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发展较快,导致电力供应紧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表示,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能源需求增长过快,是导致当前电力紧缺的重要原因。受这个原因的影响,今年下半年,全国用电形势仍将比较严峻。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反映了电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27。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51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