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的四川质监力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按照"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全省上下和广大援建者正在全力打好恢复重建攻坚决胜之战,着力增强灾区持续发展能力。
灾后恢复重建两年来,质监部门在抓好自身恢复重建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把好重建物资质量关,采取多项措施扶持灾区企业、促进灾区经济发展......"在灾后恢复重建进入攻坚决胜之战,质监人的任务更重,责任大,但我们有信心,打赢每一场质量保卫战。"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说。
灾后恢复重建
关注民生质量
家电质量是否过关?家电售后服务是否也能进村下乡?针对这些灾区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4月29日,省质监局、商务厅、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家电下乡产品质量服务农村行活动在绵竹启动。上千灾区群众来到活动现场,咨询家电下乡产品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问题。
质监部门主动把家电产品执法打假、质检服务送进乡村,送到灾区农民群众家中,督促企业提高和完善售后服务质量的做法,受到灾区群众的赞赏。"我们还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依法取缔非法生产窝点,依法查处中标生产企业违法行为,保证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安全。"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总队长赵宏伟说。
一支精良的质量技术检测检验队伍,为建材质量安全筑起了一道最好的防线。质监部门先后为6个重灾市(州)的质检技术机构采购配置了1037台套设备,在绵阳、德阳绵竹和什邡、广元青川、雅安汉源、阿坝汶川等灾区新建了6个精品建材实验室。实验室能对建筑用砖、钢材、水泥以及混凝土进行安全指标的检验检测,两年来,在确保建材质量安全、服务灾后恢复重建、促进灾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钢材、水泥、电线电缆等7类主要建材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对全省水泥、钢材、电线电缆、建筑外窗、砖等3268家建材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对全省8类1500多家主要建材生产企业实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在绵阳、德阳、阿坝、雅安、广元、成都等6个市(州)开展清新居室灾区行行动,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小学、中学、医院、民居等建筑物室内装修后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质监部门的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对民生的关怀。
为积极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质监部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对涉及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生产许可、实验室资质认定、企业代码办理、标准查阅、应急标准制(修)订及企业标准备案等,简化受理和办理程序,优先及时办理,对无法开展复查换证核查的许可证明延期使用。
质监部门还积极帮助灾区优质产品生产企业争创名牌。在4月举行的第九届四川名牌颁奖大会上,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阿坝6个灾区共创名牌549个,新增名牌209个,首评服务名牌16个。同时,质监部门把灾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美好新家园的新举措,都江堰厚朴、苍溪雪梨、彭州大蒜、中江丹参等9个来自灾区的特色农产品相继获得保护,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把重树信心、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27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