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大规模供地 开发商拿地趋于谨慎
继10月份住宅用地零成交后,11月北京终于迎来住宅用地的大规模出让。不过,3日交易的两宗位于房山的地块却均未进入拍卖环节,而是遭遇了低价成交和流拍的惨淡结局,政策调控之下,开发商拿地已经趋于谨慎。 3日成交的地块位于房山区西南的长沟镇,靠近河北涿州市。当地目前并没有太多商品房供应,相比此前成交火热的长阳等地铁沿线发展更为滞后。 最终,北京昊远蛮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以5.60亿元获得房山区长沟镇居住项目的土地使用权,仅超出挂牌底价600万元。该地块土地建筑面积为16.24万平方米,楼面地价为3447.8元/平方米。另外一块长沟住宅用地则因为无人竞价而流拍。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交易的地块还首次提及新的竞买要求,即“在挂牌竞价截止前,最高报价已达到项目合理地价上限价格,且至竞价截止时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要求竞买的;或在现澈价中最高报价达到上限价格的,则由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对挂牌出让宗地组织现场投报配建租赁房面积活动。”据了解,除了此次出让的房山地块外,顺义张镇居住用地也将采用此方法。不过,房山长沟地块由于仅有三次网上报价且未超出地价上限,而未进入“竞租赁房面积”的过程。 中原地产人士认为,地价超上限将竞租赁房面积决胜负这一政策,更适用于部分热门土地出让。而郊区土地执行这一政策,反而可能因为设限过多,使得土地难以成交。 事实上,11月北京还将迎来大规模供地。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11月将有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其中共有15宗住宅及居住用地采用招标方式出让,合计建筑面积达到222.5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政策在土地出让、土地成交以及土地使用等环节都加大了监管和调控力度,再加上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收紧,将使开发商在即将来到的土地供应潮中保持谨慎态度。
点击数:300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