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8,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多项利好新政近日将出 分享新能源万亿“蛋糕”

风电、光伏发展指导意见近期出台            我国将根据自身节奏发展低碳经济                 23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态,明年中国将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做好政策指导和试点示范。而此前的22日,备受行业关注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第二次提请审议。消息人士透露,近期还可能出台有关风电、光伏发电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主要涉及总量目标的确定。            系列利好消息让国内新能源企业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此前有新能源企业担心,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具有法律意义的协议,会对国内新能源政策的出台造成消极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将依照我国自身的需求、意愿和节奏进行,受其他国家的政策影响较小,未来也将着力开拓新能源的内需。            指导意见有望近期出台            消息人士透露,此前市场预期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可能将以另外的形式公布,即整体规划暂不出台,原因是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涉及面较广,在讨论中存在争议,未来可能对风电、光伏发电两个行业单独出台指导意见,主要将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目标进行确定。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有显著增长。去年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总量约为1220万千瓦,而今年有望翻一番,达到2400万千瓦;去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约为2550兆瓦,今年有望突破3000兆瓦。甚至有专家表示,按照这一速度,“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新能源的总量目标还将再往上调。            该消息人士表示,由于我国的新能源发展速度一直远快于规划数目,此次如果选择指导意见的形式出台新能源鼓励政策,相比较规划更灵活,留有余地,在政策制定中能够体现出发展的思路和眼光。            我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表示,暂时还没有听说这一消息,但表示无论政策以怎样的形式出台,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是不会减弱的。            将编制全国循环经济规划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中国还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            分析人士认为,种种政策信息显示,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将着力拉动内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提出,也意味着低碳经济将涉及到全行业的发展。孟宪淦表示,依靠内需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改变以往市场、技术过度受国际市场牵制的局面,能降低国内新能源企业的经营风险。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国的新能源发展更多地考虑自身的承诺目标和需求,其他国家的政策会对我国的政策有影响,但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拟定过程中的部分新能源政策文件仍在按部就班地走程序。(中国证券报)            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清洁能源发展速度超过预期            哥本哈根会议已经闭幕。虽然对这场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方评价说法不一,但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却越来越成为各国共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清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正在创造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十一五”减排目标将如期实现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的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不久前,中国政府表示,“十一五”节能减排20%的目标有望在2010年如期实现。            本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再次显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在本次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能源政策主任辛格说,中国的减排承诺具有建设性;俄罗斯、巴西等国认为,中国作出了“正确而重要”的决定。            “2020年碳排放减量的目标,是中国自愿的一个承诺。”能源专家韩晓平说,这跟国际上的碳减排没有直接联系。国际上,在《京都议定书》中要承担的减排义务是强制的。他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减排20%,中国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要继续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再减排20%-25%并不容易。“我们承担了一个很大的责任,要有决心达到这个目标。”            清洁能源发展速度超过预期            “2009年是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积极发展的一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梨介绍说,今年我国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核能的发展,都超出了既定的目标。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推出,以及《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中国政府一方面利用大量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来刺激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法规,帮助能源公司购买、使用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清洁能源占32.9%,比上年提高了5.6%;水电、核电、风电投资明显增加,其中新核准核电项目2540万千瓦,在建规模1335万千瓦。据不完全统计,9月末全国新增风电装机559万千瓦。            据悉,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从目前的信息看来,预计到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1.5亿千瓦,核电装机7500万千瓦,光伏发电2000万千瓦,水电3亿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            新能源产业:将进入政策密集出台期            12月22日,备受行业关注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第二次提请审议。新草案规定,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确定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制定电网企业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具体办法,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在年度中督促落实。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新草案中的相关规定,一旦该草案通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最终审议,将预示着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密集出台期的到来。            姜谦指出,新草案中,不管是“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还是“电网企业应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的规定,都是建立在相关配套政策支持的基础之上。比如,“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是建立在规划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之上,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风电,还是光伏发电的总量目标都还在传言当中。从这一层面来讲,新草案最大的意义,或在于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但具体到实际效用层面,也只能称之为一个纲领性的法案。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然最终未能达成具有法律意义的协议,但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方向却不会因此而改变,反而会有不断加速的趋势。因此,可以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的第二次审议只是一个开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除了新能源各个子行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会陆续出台之外,盛传已久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也会露出“庐山真面目”.(中投顾问)            中国智能能源网计划胎动 会带来更大的投资拉动            2020年某个冬日的黄昏,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一栋顶级写字楼内。            某投资公司的一名普通行政职员正在电脑前忙碌。她看了下时间,已来不及准点下班,于是上网进到一个站点,把推迟一小时回家的指令告知了住宅服务器。很快,几项自动服务程序被激活:住宅服务器通知恒温器将升高住宅温度的时间推迟一个小时;警告烤箱将其自动加热时间也推迟一个小时;同样,热水系统也被通知推迟启用。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她发现,朝南的百叶窗上镶嵌着的太阳能电池板已吸收了一天太阳能,转换成的电力足够她用一整晚,多余的部分则“上传”至整个小区。这时,烤箱也已被预热,她将一个冰冻的比萨饼塞入烤箱并走进客厅。墙上挂着的LED电视里正用一个窗口播放着南方普降大雪影响天然气供应、智能设备自动调峰保供的消息;另一个窗口中则显示着她的私人股票报价栏目。饭后,她查看了一下联机水电账单并办理电子付款,惊喜地发现由于在应用电力管理技术后,她比以前少支付了25%的电费;而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则提醒她最近一次泡澡所需支付的水费。随后,她还发现家里一款老式冷冻器的用电量过高,因此决定将它卖掉。            这是中国智能能源网全面建成后给普通人生活带来改变的一个假想片段。随着上月中国首次成立了“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这一幕或许在多年后真的成为现实。            智能能源网的目标是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在课题组组长、著名能源专家武建东看来,哪个国家能率先做到这一点,它就能优先于其他国家达到全球能源体系更高级别的顶端水平,同时在这个历史转型中把握和整合能源体系最新的国际标准。            由于中国此前已启动的智能电网计划预计投资就高达上千亿元,这一覆盖智能电网且层次更高的智能能源网则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投资拉动,预计全部建成需要的总投资额可达上万亿元。           智能电网有望升格为智能能源网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三个阶段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意味着中国已正式确立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路线图。,建设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为解决由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峰问题和电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但调峰不是电力一家的事情,水、电、气都有调峰需求,这也是中国要打造更高层次的智能能源网的目的。”一位知情人士说。            11月27日,“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在北京成立,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筹划这一革命性的网络。而该课题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编制任务,共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等十个“中”字头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课题组由中国互动电网学说奠基人武建东担纲组长,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完成课题研究,并形成具体研究成果及方案。            此次课题的提出具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事实上,今年冬季南方地区爆发的天然气气荒,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国对天然气调峰能力的不足造成的。与电网相似,天然气供应的峰谷差问题也日渐严峻,成为影响供应安全的一大难题。而无论是已确定要建的智能电网还是拟议中的智能能源网都将有助于根本解决上述难题。            不仅如此,智能能源网的推出也是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大发展奠定并网基础,以便实现更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实现“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一目标。            专家详解智能能源网建设路线图            尽管前景可期,但当务之急仍是明确中国智能能源网的建设路线图。            就此,课题组组长武建东向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建设智能能源网的两种可能的路径模式:一是类似于美国式的“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二是“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            其中,前者主要通过智能电力网、智能热力网、智能水务网等条条块块的分行业改革,通过多行业不断整合、体系不断叠加的架构原则推进,其特点是分期、试错、分级追求变革目标。            就在今年9月25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了《智能网业界标准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线图》1.0版(草案),标志着美国的智能网改革基本演变为一种“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            “目前,国内的智能电网改革模式和此模式属于同一产业变革类型。但美国智能电力网的标准设计早于、也领先中国,中国智能电网的诸多设计虽然有别于美国,在许多标准设计方面仍处于吸收和模仿阶段。”武建东说。            “国内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能够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已属不易,故反对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一体化改革。但如果任从这一观点发酵,将使中国失去一次占领世界知识产权制高点的机会。”武建东说。            他指出,中国应跳出单纯建立智能电力网的狭窄基准,集中发展有别于美国、具有中国优势、而且国际领先的综合性的互动能源网,由此可以避免日后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补课。            这就涉及到智能能源网建设的第二种模式--“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这个模式需要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整体资源,以制高点型的规则推动能源组织的管理变迁和产业目标置换,其特点是跨越式、跨产业突变,以集成化手段高速实现互动式的能源网建设。            在武建东看来,中国能源网建设优选的架构目标应是这种模式,其将催生具更高制高点的智能网的发展路线图和国际技术标准,推动中国能源经济加快实现升级转型。据悉,这一集成改革模式目前正在意大利、马耳他、韩国、澳大利亚等地试验,美国也在提升智能网标准和修正智能网的建设路线图。            不能以智能电力网代替智能能源网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国内对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理解尚有偏差。武建东指出,目前中国使用的智能电网一词的英文原文为Smart Grid,原意应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这个概念又包括智能家电网格、智能电力网格、智能数据网格、智能热力网格、未来网格等多种涵义,智能电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只是由于有关外国公司的翻译问题,误将Smart Grid翻译为智能电网。            “这种认识导致我们的智能化改革与国际上产业整体化的智能网建设有错位,对中国把握世界产业制高点是不利的。”在武建东看来,中国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代替智能网、智能能源网的建设。前者仅仅是智能能源网的网架建设的主要部分而非全部,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局部竞争而放弃在智能网领域的整体创造。            “况且,这个体系建设所缺憾的就是还没有一个世界领先的技术标准体系。”武建东认为,建构中国智能能源网的标准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最高的创造性使命之一,它也应该成为中国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战略高点,这个高点应该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同时,这也是考验100多年来中国工业和技术创造力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国生产力不可多得的领先世界的机遇。           明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这被普遍视为中国展示智能网络技术的一个最佳平台。外界猜测,中国可能在世博会中先推出一个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智能能源网研究成果的模型,而这项工作也对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提出新的挑战。(上海证券报)             智能能源网有望拉动万亿投资            基于一个级别更高、覆盖面更广的智能能源网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投资拉动和想象空间。业内普遍认为,一旦该工程未来正式启动,将对具有智能预警监控功能的智能调度设备供应商、网络设备制造商、水务、天然气、新能源等企业等都将带来利好,而投资拉动可能以万亿计。            国联证券分析师杨平认为,储能技术是构建智能网的重要环节。我国当前电网运营面临着最高用电负荷持续增加、间歇式能源接入占比扩大、调峰手段有限等诸多挑战,储能环节是构建智能电网及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阶段,国内储能技术投资集中在抽水蓄能、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三条主线。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即将进入建设高峰期,设备供应商望充分受益。重点可关注浙富股份、科力远、佛塑股份等。            东兴证券研究所电力及电力设备研究员周宏宇则认为,中国提出的智能能源网与欧美有所不同。国外的目标主要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方便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这些不稳定电能入网,而中国的目标是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如能稳步实施则将掀起一场产业革命。但这一目标涉及的产业链很长、牵涉面很广,技术、政策层面没有明晰的蓝图,目前仍看不清水务、热力、燃气、有线电视方面哪些企业将从这一规划中受益。            周宏宇认为,相关受益行业和个股首先包括智能电表制造商,其次是输电控制和保护设备制造商,其三是柔性输电技术。代表企业有科陆电子、长城开发、荣信股份、思源电气等。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水务和天然气产业都纳入智能化网络管理,则相关水务与天然气开发企业也将从中受益,一些拥有智能化管理系统专利的公司则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相关企业包括中国石油、首创股份等。(上海证券报)            新能源十二五入网破题 智能电网成战略重点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风电办副主任赵逵又燃起了信心。“这些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我觉得很有希望。”12月9日,赵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乌兰察布市风能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1/3,占全国1/9,原规划“十一五”末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的产能,实际目前达到200万千瓦。但即使是现有200万千瓦的装机量,大部分并未并入电网,并入电网的也只是间歇性的发电。            由于风力发电并不稳定,风电接入电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解决,清洁能源不得不白白流失。            不过国家相关部门将把上述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纳入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重点的消息,使得赵逵感到鼓舞。            此前,12月7日,国家能源局装备处齐志新博士在第七届亚洲风能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先解决设备质量控制和电网接入的技术瓶颈问题。将从培育新的产业的高度继续做好工作,统筹解决风电并网问题,进一步培育完善风电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防止重复扩张。            12月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1世纪经济年会的演讲中也表示,下一步在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时,将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等领域作为重点,制定专业规划和政策,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如果接入电网和输电等技术瓶颈得以解决,风电等新能源将大有用武之地,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新能源入网受制技术瓶颈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在编制新能源相关规划,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2亿千瓦,约为2008年装机量的8倍多,比原先的规划目标大为提高。            但是与飞速发展的风电装机容量不相称的是,近三成的机组处于闲置状态。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技术发展落后是风电机组闲置的重要原因,“目前新能源产业项目审批与电网的规划脱节,电网的发展滞后于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魏建国在21世纪经济年会上表示。            内蒙古风力资源约占全国风力资源三分之一,截至今年年底,预计内蒙古风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可望超过6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但这与“十一五”规划中1000万千瓦的指标相差甚远。            赵逵表示,目前中国的风电接入技术相比西方国家仍显落后,加上电价等原因,风电发展日益陷于尴尬。“三分之一机组随时会收到电网的指令关机,如果电网实行调峰,首先被拉闸的是风电。”他说。           目前风电难以上网,除了需求不足以外,风力发电不稳定,接入技术不过关,输电技术不过关,都是重要的瓶颈。            国家电监会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还有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有30%以吊装风电不能上网发电。核心提示:智能电网的英勇能够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接入问题,并保证介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据了解,中国智能能源网将在十二五期间提上日程。            将纳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            针对上述种种技术瓶颈,齐志新博士指出,今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要统筹解决风电并网问题,进一步培育完善风电产业链”.            齐志新强调,风电是国家主要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08年底全国装机容量超过了1000万千瓦。当前在风电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电网接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的问题和隐患。为了风电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下一步,“在速度增长的同时,要把重点转移到增长质量上来”.            日前,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向媒体透露,智能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框架结构有望近期发布,国家对于智能电网会有一个较大的投入。            而国家电网在其年中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            智能电网或许是打破新能源入网瓶颈的突破口。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牛东晓对本报记者指出,智能电网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根据国家规划,未来两年是试点阶段,制定发展规划,试点关键技术,包括特高压与数字化变电站。            2015年建立智能电网示范区,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2016年到2020年则是大规模推广阶段。“智能电网的研发初衷就是解决各种接入问题,其中包括新能源发电的接入。”牛东晓说。            简单来说,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接入问题,并保证接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据记者了解,中国智能能源网将在“十二五”期间提上日程。(凤凰网)            新能源:“歌会”落空 可再生能源何去何从            事件:为了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最终有所收获,此次哥本哈根大会得出了一份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的政治声明。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其称作“非常有意义的突破性进展”,但“七十七国集团”反对这份文件。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计划负责人金姆卡斯坦森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将政治意愿变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文件将时间从现在推到了明年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他还表示,尽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应当采取严厉措施使全球升温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但实际上各国目前的承诺和行动却会让升温高达3摄氏度甚至更多。            一场轰动全世界人民的哥本哈根会议终于落下帷幕,但会议成果-            -哥本哈根协定确遭到了参会大部分国家的反对,成为了一场没有实质性成果,只有增加全球碳排放的闹剧。对于“歌会”行情的预期也成为泡影,“歌会”期间A股市场下挫,新能源板块也没有逆势飘红。但我们认为,“歌会”在博得全世界人关注的同时已经把气候变化这一话题留给了大家,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低碳发展替代传统发展;绿色消费替代传统消费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上周我们推出了2010年电气设备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风电和核电的而立之年--展望“歌会”后的新能源时代》,指出行业发展尤其特殊阶段,明年应当关注成长确定的风电、核电强势股和有政策预期的光伏个股。

工程造价期刊直辖市工程造价期刊内蒙古自治区工程造价期刊
文章字数:13801
点击数:278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