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热点聚焦:中石油裁基层员工意在何处

    真真假假的中石油裁员事件终于由传闻演绎成现实。消息:中石油裁员的快刀已经发挥作用,据了解,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的加油站已经开始了裁减。而这与爆出裁员消息的时间相隔仅仅一个月,看来对于此次裁员,中石油内部已经酝酿多时。

    减薪裁员,是市场经济中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效益不好,有必要勒紧裤带共克时艰。宏观经济短期利空,电力、航空、证券、房地产行业都曾首当其冲地想到裁员。中石油裁员之所以备受关注,恐怕有两个原因。首先,中石油已经给公众留下了一个“阳谋制造者”的不友好形象。援引一位接近中石油的内部人士的说法——公众对于中石油的忍耐已经多时,早在中石油回归A股时,相关人士高调表示将低价发行股票,以回报股民多年对中石油的支持,现在回头看,当时48元的高价将众多股民结结实实地套在了高山上。这次“裁员”,难免让人条件反射地多几份狐疑。

    其次,7月份,当有媒体报道中石油拟未来3年裁员8万人的时候,中石油集团一位权威高层就明确表示,“裁员”这一说法并不够确切,8万人的数字也只是媒体猜测,并非真实数据。加上眼下国际油价创新高后持续走低,凡此种种,都让人搞不清楚究竟“裁员”是传闻还是事实。有争议、有质疑,才更值得关注。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裁员风驰电掣。空谈企业社会责任是没有意义的,骂几声垄断国企想裁就裁也是徒然,至于试图从法律、成本收益等角度谆谆教诲更是对牛弹琴。那么,我们不妨猜测一下中石油裁员的醉翁之意。据大庆油田一位领导层人士计算,按照5%的比例,落实到大庆油田大约10500人,每年自然退休人员约1200人,每年新进大学生和转业军人合计约2500人,仅此两项一年就可以“裁”掉大约3700人,三年就一万多。既然正常情况下每年分流的人员都已达到这个数字,中石油何必将这一自然现象高调归结为裁员?

    一者,是为缓解成本难题。中石油2005年以来的财报显示,其雇员酬金成本已从2005年的296.7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6.16亿元。人员增加人均产出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其6.3万元的人均销售额,不到中石化14.5万元人均销售额的一半。但是,这个成本的增长恐怕不能简单归咎于一线员工(尤其是非正式员工)的薪金开支。

    二者,今年3月,号称亚洲“最赚钱企业”的中石油,在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巨大的时候向政府提出减免成品油进口关税,同时“请求”调整成品油价格。从财政贴补,到涨价请求,中石油遭遇的民怨越来越多,要求其“改善经营管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个时候,自然分流高调成裁员动作,也许能起到抒缓民意的效果。

    三者,面对利润大幅下滑的不利形势,中石油除了期盼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外,已向相关部门提交提高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门槛”的申请。而国家财政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主要用于对上游的补助以及下游出租车、农业等相关行业的补贴,因此,特别收益金的征收点很难轻易调整。那么,割肉式裁员也许可以作为博弈的重要筹码。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难处,中石油也不例外。但是,如此裁员,还是难免让人浮想联翩:管理层呢?工会力量呢?……中石油裁员的醉瓮之意,但愿只是单纯的压缩成本支出这一杯酒而已。

工程材料信息山东省工程材料信息山东省工程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1672
点击数:262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