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高油价下的油品市场 2006年中国油价的思考

“高油价”仍是今年曝光率相当高的词组,但9月11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突然跌至每桶66美元以下,并持续在每桶60美元左右徘徊时,很多人曾期待油价出现回归。然而人们的期望并没有成为现实,国内油价依然在高价位上浮动。几天前,记者在北京加油站看到,93号汽油价格仍在每升5元以上,{TodayHot}许多人在问这是为什么?   如果我们回转目光,重新聚焦今年以来围绕“能源”所发生的故事,或许我们不仅不会追问,还能感知2007年“油价”与“汽车”之间的某种变化。   石油的角色   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戴维斯公司第二任掌门人格雷格对石油的重要性是这样阐述的:“所有根本性的变革,从工业革命到今天的信息革命,其基础皆是能源。如果没有能源,电脑又能干什么?现在整个世界依靠石油才能运转,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掌握了命脉。”因此,国际油价的涨落总是牵动世界的神经,石油安全在各个国家的战略地位也显得越发突出。   今年4月底,胡锦涛主席的中东和非洲之行,磋商能源合作问题是日程表上的重要内容。此后的11月,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举行,显示出中国{HotTag}与非洲国家合作的美好愿望。中非合作日益密切的一根“红线”就是石油,据了解,去年我国从非洲进口了3840万吨原油,约占石油进口总量的30%。在这一系列现象背后,是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由一个石油自给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事实,而且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增长1倍;到2030年,中国每天将进口石油1000万桶,几乎与美国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相当。   然而,我们要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人类的开采和瓜分中,石油必然会越来越少,价格也会越抬越高。人们不希望面对这样的场景:因为石油供应短缺,马路上停满了瘫痪的车辆,电厂也因此停产……。应该怎么办?   消费转型   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式的思考,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就要减少能源消耗,寻找替代品。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消耗者是汽车,《人民日报》9月刊登的一篇报道提到:我国各类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其中卡车的百公里油耗较国际平均水平高出近50%。由此可见,汽车燃油的单位能效低是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价格不合理是资源消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对“再次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给出的解释。   事隔2个月,即今年7月,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油价偏低,将出台“高价能源”政策。油价,卡住了汽车社会的“脖子”,也促使更多的人用是否节能来衡量汽车产品和汽车使用习惯。   几位朋友在北京市汽油价格再次调高后告诉记者,由于油价不断上涨,再加上工作单位位于市中心,停车不便,他们准备上下班改乘地铁或单位班车,还有的则表示放弃购买大排量轿车转而购买省油的轿车。从客观效果来看,高油价正在加深人们对节约型汽车社会的认识。   政策引导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国产轿车销量为180.39万辆,其中排量1升以上1.6升以下轿车销量为97.81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54.22%;1升排量以下的轿车共售出16.18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8.97%,汽车消费转型迹象明显,各种政策也在继续引导这种转型。   今年5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了《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其核心宗旨是提高燃油经济性,进一步从总体上控制汽车燃料的消耗。如果说《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是从法规的角度强制限制燃料消耗,那么11月3日,国家发改委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经过权威部门核实的汽车油耗数据,不仅意味着消费者今后可以从国家权威渠道获取更可靠、更客观、更具有比较价值的汽车油耗数据,就意味着政府以一种透明的公示制度,借助社会力量促使制造商生产节能环保的汽车。   一切都将继续,政府正以各种方式由上至下地构建节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将地方政府和高耗能企业引入节能的路径。可以预见,国家在下一步将改革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或放开石油价格,增加对企业用能成本的制约。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型汽车的优惠政策以及高油耗汽车的治理措施。

工程造价信息网直辖市工程造价信息网北京市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1924
点击数:239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