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重税”能否砸下高房价 今年楼市调控从紧

     新年伊始,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接踵而来,为新一轮调控定下了基调

  本报记者 费杨生 北京报道  

  2007年开局以来,房地产调控将继续“从紧”的信号一个接着一个。{TodayHot}

  1月9日,建设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将90平方米住宅标准部分放大到了100平方米以上。次日,此意见稿便被废止。业内人士分析,为巩固调控成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监管层宁可“一刀切”,也要避免“政策折扣”。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认为,90平米住宅已远远可以满足一家三口的住房需求。而当前的大户型泛滥给投资性需求制造了空间,不利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他强调,中央的调控政策必须得到刚性落实,否则房地产调控将难见效果。

  16日晚,国税总局发布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从2007年2月1日起开始,全国房地产企业将{HotTag}全面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次日,沪深股市地产股整体暴跌。专家称,此举发出了调控将持续从紧的强烈信号,开始物业税征收试点、调整商品房预售政策等更加严格的调控政策可能出台。

  23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表示,今年将配合做好物业税等试点工作,继续把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他还强调,“90平米、70%”政策的执行不得打折扣,“各级城市要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区域,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

  此外,国土部日前也下发通知称,从今年起,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将作重大调整。84个城市建设用地由过去的报国务院分批次审批,调整为每年由省级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省级政府将对城市建设用地负总责。业内专家称,这将更好地调动起中央和地方共同管好、用好土地的积极性。

  此次房地产调控的一大亮点就是住宅结构的调整,而从种种迹象看,今年仍将重点打好调整结构和稳定房价这两张牌。

  在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方面,汪光焘表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区别的税收政策等经济调节手段,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和供应结构。今年6月,建设部等部委将对各地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此外,稳定房价仍是调控的重点。汪光焘说,今年将继续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加大“两限两竞”(限套型、限房价、竞房价、竞地价)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满足当地居民自住资助需要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观察“重税”能否砸下高房价

   本报记者 孟坚  

  去年底,建设部官员关于拟开征大户型保有税的余音犹在。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又出人意料地使出了一招———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展开清算。

  至此,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路线渐渐清晰:一方面,通过多建、快建限价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和行政干预(90平方米住宅建设占比70%)等手段,极力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以稳定市场。其中的逻辑或许是这样:在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前,鉴于公众不得不从商品房市场获得住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稳定市场是当前的政策核心所在。

  从政策实施的效果看,目前对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无疑当属税收调控。大规模社会保障类住房的建设,因地方政府的利益盘算与中央政府的设想不尽契合,因此其实施力度与速度仍有些不确定因素存在。

  去年,政府在房地产流通环节新增了营业税和房屋买卖个人所得税,并对契税作出调整(对大面积住宅和高档住宅契税上调了1倍)以及拟开征大户型住宅保有税。今年,即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展开清算。一时间,政策出台之频繁,令人目不睱接。

  客观地说,在“重税出击”之下,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一部分房产投机客由于交易成本大幅增加,移师股市;原打算买大房子的购房者,在预期不明的市况下驻足观望,市场部分高端需求被抑制;开发商原来大量囤地和无限涨价的玩法被设置了“涨停板”,开发普通住宅反而成了“香饽饽”……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重税出击”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新流转税的开征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但在卖方市场下,售房者仍可将税负成本转嫁给买房人,从而间接推高了房价。再有,在缺乏“纳税受益”的社会氛围下,部分民众也会对诸多新税种的开征心生疑惑。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征税,而在于有关房地产税该怎么征。有的经济界人士认为,物业税是房地产市场内在稳定器,而当前的调控政策多是从外部用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物业税的从价计征原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挤”出市场的投资购买力,而且还可以理顺房地产市场多年来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复杂关系。

  站在政府角度考量,多征税、广开财路不应是房地产调控的目的,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才是调控的目标。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站到更高的层面,重新通盘考虑最佳调控路径,才是解决房地产市场诸多问题的“手筋”所在。

材料价直辖市材料价北京市材料价
文章字数:2269
点击数:243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