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玻壳制造企业应谨慎对待CRT碎玻璃进口

  电子工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但在中国成为世界电子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同时,{TodayHot}也成为了电子垃圾的回收大国,从而面对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电子废物处置的双重问题。     目前回收市场中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中国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一方面,大量废旧电视机等电子电器被“回收大军”以非专业手段进行拆解、拼装处理,以报废CRT显像管为代表的污染物被随意丢弃,而环保、质检等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已颁布的2005年第134号《公告》,实施过程中监督不利;另一方面,已建成和待建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无米下锅”,而以废旧显像管CRT碎玻璃为原料的玻壳制造企业忽视了对国内廉价废旧显像管的回收利用,热衷于从国外进口已被许多国家列为危险废物的CRT含铅玻璃作原料。目前,有些企业和行业协会、学会等民间组织向政府部门进言,建议中国政府允许他们大量进口危险废物(CRT碎玻璃)。笔者认为,这一建议应谨慎对待。

    理性看待“围剿”对抗游戏

    作为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里的一员,笔者愿与热衷于环境保护并关注中国家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识之士,{HotTag}共同探讨与CRT碎玻璃回收利用行为有关的一些热点问题。玻壳制造企业强烈要求进口CRT碎玻璃,必有基于经济利益和行业发展的原因。所以,我们不妨善意、理性地分析一下《公告》出笼的前因和后果。

    据笔者了解,近年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自发形成一条CRT显像管再制造再利用“产业链”,有一批人专门收售旧电视机显像管,一些小企业用简单方式检测显像管玻壳并分类加工或翻新再生显像管,用于组装电视机,然后由部分手握出口订单的外贸企业将大部分翻新电视销往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再生显像管”的出现,对京津地区某一玻壳制造企业的黑白显像管产品销售产生极大冲击,他们间接地组织一拔人到北京反映情况——成为引出禁止废旧显像管收售的《公告》的导火索。

    2005年9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局发布了2005年第134号《公告》,而全力围剿“再生显像管”的行动也于2005年11月1日开始。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执行《公告》的效果如何?以全国第一个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辽宁省为例。由辽宁华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废旧家电资源化处理示范工程”已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从2002年开始,我们累计收购外卖的CRT超过75万只。在同众多走街串巷的“收货郎”或者“收旧客”建立“工农联盟”的过程中,笔者逐渐成长为混入散兵游勇群体里一名资深的“老”游击队员。经过转战南北的市场调研并利用Gmpertz模型预测不难发现,2006年中国实际淘汰的CRT电视和电脑显示器总数超过3000万台,其中仅有大约400万只旧彩管在“枪林弹雨”中被小商贩中的“勇士”们装上新机壳、新线路板之后进入二手电器交易市场,再利用的CRT显像管不足淘汰总量的15%,而《公告》颁布之前的CRT再利用率高达40%以上。

    笔者认为,电子垃圾是固体垃圾的一个种类,其中的危险废物(如CRT含铅玻璃)的处理处置费用理应主要由政府负担。鉴于技术设备选择失误可能给垃圾处置项目带来运营风险,且这些风险并非决策部门自己能够熟悉应对的,政府应该扮演以下一些角色:

    (1)规划和实施垃圾处置计划的顾问;

    (2)优化项目设置的顾问;

    (3)能够以其丰富的经验,保证处置垃圾质量且不超预算的营运者。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已淘汰的CRT显像管总质量是多少?玻壳厂回收利用了多少?污染环境的后果是什么?国内的CRT废料不能用吗?回收市场混乱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按显像管CRT平均每只13.5千克计算,2006年全国报废的CRT显像管至少有2700万只(都被砸碎),总质量大约36万吨,而被玻壳厂回收利用的CRT碎玻璃(2006年)不足5万吨。其余的30多万吨含铅碎玻璃大部分被拆解者随意丢弃在水沟边、洼地处,还有一少部分被混杂在浮法玻璃碎料中送到小企业制造酒瓶!由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果有多么严重?

    暂且不提有些玻壳企业以《公告》为借口全力“围剿”CRT显像管回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先看有些玻壳制造企业宣称“直接使用进口的CRT碎玻璃可以弥补生产原料的缺口,同时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这个说法就很牵强。我不禁要问:“难道使用国内的同类废料就不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吗?”

    至于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目前还没到下结论的时候。细读《公告》不难发现,这个由某一玻壳制造企业起草,国家八部委领导签字发布的2006年第134号《公告》中,起草者虽然将废旧CRT显像管定性为危险废物,但只是提出建议对其“禁止使用”,却没有拿出“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

    进口“危废”的理由难服众

    “中国CRT产业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CRT显示产品生产大国,CRT产量已占到全球产量的60%左右。2006年中国玻壳行业的熟料年需求量高达140万吨,而目前企业自己仅能解决70万吨,从国内回收的CRT碎玻璃总量一年不足5万吨,因此每年产生了约65万吨的缺口。”支持进口CRT碎玻璃的企业代表们提出了这样理由,拟联名建议中国政府修改“游戏规则”。要求解禁CRT碎玻璃进口的理由是“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测算,如果进口清洗CRT碎玻璃进行替代,将可节约原料成本8.5亿元,节约重油20万吨,节约矿产原料及化工原料75.5万吨,为玻璃企业增加产值13亿元,为国家创造税收3亿元,保证了玻壳行业员工的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了中国CRT产业存续能力”。

    如果提起2005年的彩管行业遭遇的历史上最严重的滞销风波,也许每一位业内人士都记忆犹新。现在看来,玻壳厂亏损是因为受其下游彩管滞销的影响,实际上则是平板电视惹的祸。虽然中国CRT彩管企业没有破产的,但不少企业是通过关闭生产线的方式维持生计。上广电的子公司上海永新的五条生产线中有三条已经关闭,而赛格日立的一条34英寸的生产线以及彩虹的一条生产线也停产了。由此推测的市场前景可信吗?2007年以后的中国CRT产业果真前程似锦吗?国内产生的CRT碎玻璃果真不能满足这几家玻壳厂对熟料的需求吗?

    2006年CRT彩电销售的“暖春”出现,进而导致国内几家CRT玻壳制造企业“复苏”,但是这种复苏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的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假苏醒,因为2005年全球彩管行业是在“关门声”中度过的。

    2000年全球共有69家彩管厂,截止2006年5月末只剩下34家(中国12家)彩管厂。在CRT产业市场前景扑朔迷离,废旧电子电器循环利用国家战略缺失的现阶段,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否因为几家企业急需CRT碎玻璃当原料而将禁止进口危险废物的“国门”扒开一个豁口?“扒门声”能有多大?热衷于环境保护并关注中国CRT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们拭目以待!

    学会按国际规则游戏

    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世界的环境问题,它不是中国自身造成的。既然是世界的问题,就应该由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应起到带领作用。但是,发达国家从没有全面兑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资金的承诺。现如今,中国的玻壳制造企业忽视国内CRT碎玻璃的回收潜力,岂不是宁愿付出本国的生态成本,付出廉价劳动力,为他人作嫁衣裳?

    经济学的第一定义就是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不禁想问问这些企业,稀缺资源如今包不包括资源环境?这个账是不是算进去了?如果我们的玻壳制造企业在建议中国政府修改“游戏规则”之前,真的把这几笔帐都算清楚了,他们就会明白,曾经被国人看作“中国电子产业的骄傲”的彩管产业,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对待废旧玻璃的回收处理的态度应该从如果有利于环保大计出发,而不是只考虑几家企业的所谓生存危机。就算真得要进口,也应该与进口国就回收处理技术的转让达成最合理的协议。如果中国政府向发达国家最大限度地讨还了生态成本,“进口协议”可以有力推动中国回收处理产业的发展,我们并不反对在充分利用了国内CRT碎玻璃的同时,为噩梦中醒来而食欲望陡然狂增的玻壳制造企业补上一些原料缺口。

材料价格信息直辖市材料价格信息辽宁省材料价格信息
文章字数:3897
点击数:231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