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林伯强:持续大幅的能源价格上涨造成通胀压力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七成左右。煤炭价格在2001年到2006年之间持续上涨,大概翻了一番,2007年初又上涨了8%。其他一次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涨了不止一倍。2006年底之前,许多人对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感到不安:为何上涨没有引起通货膨胀? 能源不是越来越重要的维持现代化生活所需的部分开销吗?当然,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取决于许多因素。简单的解析是:中国的低资金成本和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导致许多产业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能源价格上涨没有能够及时由能源产品传输到非能源产品,由制造业传输到服务业。但是,2006年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1.9%,12月达到2.8%; 2007年1月份同比上涨了2.2%,2月份增长了2.7%。据预测,2007年一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可能将呈现逐月提高的走势,高点甚至可能会超过3%。通货膨胀的风险引起高度关注,加息之声不绝于耳,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一大悬念。

  目前,直接的能源花费可能还不足以影响通货膨胀。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居民消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价格水平变动的数据,是对多种消费种类给出一个固定的“权重”,范围涵盖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八类。这些权重是在对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的消费习惯做出的详细调查基础之上做出的。在官方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住房支出中的水、电燃料及其它”作为混合的一项。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数据估计,“平均水平”用户家庭预算的4.4%左右用于“家用燃料”,另外5.2%用于“交通支出”,如果仅考虑交通的燃料费用,官方认定能源价格约占全部通货膨胀率的8%。也就是说,其它项目不变,如果能源价格上涨50%,这一涨幅会使全部生活花费增加4%(即50%的8%)。对于1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国家统计局细分为食品上涨5.0%,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2.0%,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0%。虽然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了2.0,但由于能源消费 “权重”小,直接的能源花费可能对通货膨胀影响不大。

  那么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呢?如果产能过剩使能源价格上涨无法及时传输到非能源产品,这种间接影响也就有限,但这是相对时间而言。持续走高的能源价格一定会对以能源为生产要素的产品和服务产生相应的影响,只是额外的能源花费可能会比较缓慢地追加到消费者身上,也就是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在中国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滞后期可能更长些,能源价格上涨更像是给工商业加税,使他们利润减少或亏损。举个美国航空业的例子,美国航空业有“多余的运输能力”。高燃油价格的的确确沉重地冲击了航空公司。如果他们尝试通过追加额外燃油费或提高机票价格等方式转移额外燃油花费,消费者对此是不会买账的。所以航空公司可能别无选择,只能由自己负担额外的燃油花费。但是,这种局面一般撑不了太久。目前美国两家最大的航空公司已经破产,其他几家航空公司也是在亏损情况下继续运营。如果再有航空公司关门的话,美国航空业“多余的运输能力”便会逐渐消失。这其实只是课本上价格通货膨胀的一个例子,但它说明了由于持续能源价格上涨,中国经济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能源价格上涨最终要追加到消费者身上,但量化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很难预测。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间接影响取决于商业周期、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消化额外成本的能力。

  2006年底至今,中国的物价压力主要体现为农产品(18.98,0.03,0.16%)价格骤升,这跟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有直接关系。假定从农民那里购买农产品的价格不变,大幅度农产品运输成本的上涨也足以使推动农产品价格。此外,中国豆类价格的走强也会受到能源价格走高的推动。例如因玉米乙醇题材火热,农民可能会改种更多的玉米。据估计,2007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高达9,000万英亩,这意味着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减少约950万英亩。在现行消费价格指数统计中,食品的权重约为33%,医疗保健约11%,教育娱乐及服务约15%,居住为14%。由此,仅仅食品价格的变动就足以对消费价格指数产生重大影响。

  能源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已经开始对非能源产品价格产生压力是值得担心的。而且,随着能源价格改革,中短期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可能有增无减。能否保持温和的通胀,将考验货币当局。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利率传导机制缺陷,加息一直是被中国央行留作最后的调控手段。但是,加息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并在3月18日成为现实。

  能源价格问题的另一个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原油价格走高会影响到煤炭以及其他形式能源的价格。当然,其他能源价格上涨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地区和时间各不相同,伴随而来的通货膨胀影响相应地也会各式各样。但是,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的预期会支持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中国持续的能源价格上涨,可能有专家认为问题不那么严重,但它对中国整体通货膨胀的威胁确实不可低估,最大的威胁是来自能源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这可能促使货币当局为防止通货膨胀失控而提高利率,提高资金成本,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货币经济政策当局来说,必须了解能源价格波动传输的渠道,以便于分析它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如果我们同意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攀升, 其它相关价格也将上涨, 并最终反映在消费者的账单上;那么,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目标将如何实现?除了对经济杀伤力比较大的货币政策外,还主要有二种办法:一是使能源消费仍只占家庭消费平均预算的一小部分;二是使工商业和其他能源消费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使能源消费只占家庭消费平均预算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把能源花费的份额做小,或者把家庭预算做大。城镇化和现代化意味着能源消费会不断提高,把家庭预算做大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除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外,已经没有其它力量能避免能源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低廉的能源价格已经不能再往低走,只能通过节能来降低能源成本,增加生产商的利润,从而减小零售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

  能源价格提高对其它产业的负面影响是肯定的。但是,正如格林斯潘2006年所说:“现今油价的上涨,虽然明显,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却远远不及70年代的那次石油危机。”目前美国生产1美元GDP所用的石油仅为30年前所用量的一半。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有比较有利的因素,如产能过剩;也有不利的因素,如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尚不合理、能源密度高且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首次受到能源价格的冲击、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尚未成熟,等等。希望这次能源价格危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节能风暴。

  最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有人质疑目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合理性。认为之所以能源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是统计上剔除了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从而掩盖了价格传导机制的正常性。修改消费者物价指数可能是一个浩大的过程,并可能影响历史数据的可比性。但至少国家统计局目前常规的相关计算公式应该将能源消费单独列出。因为,随着中国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能源价格和生活的关系一直在上升,但目前的水、电及燃料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还是一个混合项目。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七成左右。煤炭价格在2001年到2006年之间持续上涨,大概翻了一番,2007年初又上涨了8%。其他一次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涨了不止一倍。2006年底之前,许多人对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感到不安:为何上涨没有引起通货膨胀? 能源不是越来越重要的维持现代化生活所需的部分开销吗?当然,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取决于许多因素。简单的解析是:中国的低资金成本和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导致许多产业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能源价格上涨没有能够及时由能源产品传输到非能源产品,由制造业传输到服务业。但是,2006年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1.9%,12月达到2.8%; 2007年1月份同比上涨了2.2%,2月份增长了2.7%。据预测,2007年一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可能将呈现逐月提高的走势,高点甚至可能会超过3%。通货膨胀的风险引起高度关注,加息之声不绝于耳,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一大悬念。

  目前,直接的能源花费可能还不足以影响通货膨胀。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居民消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价格水平变动的数据,是对多种消费种类给出一个固定的“权重”,范围涵盖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八类。这些权重是在对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的消费习惯做出的详细调查基础之上做出的。在官方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住房支出中的水、电燃料及其它”作为混合的一项。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数据估计,“平均水平”用户家庭预算的4.4%左右用于“家用燃料”,另外5.2%用于“交通支出”,如果仅考虑交通的燃料费用,官方认定能源价格约占全部通货膨胀率的8%。也就是说,其它项目不变,如果能源价格上涨50%,这一涨幅会使全部生活花费增加4%(即50%的8%)。对于1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国家统计局细分为食品上涨5.0%,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2.0%,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0%。虽然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了2.0,但由于能源消费 “权重”小,直接的能源花费可能对通货膨胀影响不大。

  那么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呢?如果产能过剩使能源价格上涨无法及时传输到非能源产品,这种间接影响也就有限,但这是相对时间而言。持续走高的能源价格一定会对以能源为生产要素的产品和服务产生相应的影响,只是额外的能源花费可能会比较缓慢地追加到消费者身上,也就是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在中国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滞后期可能更长些,能源价格上涨更像是给工商业加税,使他们利润减少或亏损。举个美国航空业的例子,美国航空业有“多余的运输能力”。高燃油价格的的确确沉重地冲击了航空公司。如果他们尝试通过追加额外燃油费或提高机票价格等方式转移额外燃油花费,消费者对此是不会买账的。所以航空公司可能别无选择,只能由自己负担额外的燃油花费。但是,这种局面一般撑不了太久。目前美国两家最大的航空公司已经破产,其他几家航空公司也是在亏损情况下继续运营。如果再有航空公司关门的话,美国航空业“多余的运输能力”便会逐渐消失。这其实只是课本上价格通货膨胀的一个例子,但它说明了由于持续能源价格上涨,中国经济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能源价格上涨最终要追加到消费者身上,但量化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很难预测。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间接影响取决于商业周期、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消化额外成本的能力。

  2006年底至今,中国的物价压力主要体现为农产品(18.98,0.03,0.16%)价格骤升,这跟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有直接关系。假定从农民那里购买农产品的价格不变,大幅度农产品运输成本的上涨也足以使推动农产品价格。此外,中国豆类价格的走强也会受到能源价格走高的推动。例如因玉米乙醇题材火热,农民可能会改种更多的玉米。据估计,2007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高达9,000万英亩,这意味着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减少约950万英亩。在现行消费价格指数统计中,食品的权重约为33%,医疗保健约11%,教育娱乐及服务约15%,居住为14%。由此,仅仅食品价格的变动就足以对消费价格指数产生重大影响。

  能源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已经开始对非能源产品价格产生压力是值得担心的。而且,随着能源价格改革,中短期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可能有增无减。能否保持温和的通胀,将考验货币当局。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利率传导机制缺陷,加息一直是被中国央行留作最后的调控手段。但是,加息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并在3月18日成为现实。

  能源价格问题的另一个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原油价格走高会影响到煤炭以及其他形式能源的价格。当然,其他能源价格上涨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地区和时间各不相同,伴随而来的通货膨胀影响相应地也会各式各样。但是,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的预期会支持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中国持续的能源价格上涨,可能有专家认为问题不那么严重,但它对中国整体通货膨胀的威胁确实不可低估,最大的威胁是来自能源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这可能促使货币当局为防止通货膨胀失控而提高利率,提高资金成本,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货币经济政策当局来说,必须了解能源价格波动传输的渠道,以便于分析它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如果我们同意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攀升, 其它相关价格也将上涨, 并最终反映在消费者的账单上;那么,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目标将如何实现?除了对经济杀伤力比较大的货币政策外,还主要有二种办法:一是使能源消费仍只占家庭消费平均预算的一小部分;二是使工商业和其他能源消费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使能源消费只占家庭消费平均预算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把能源花费的份额做小,或者把家庭预算做大。城镇化和现代化意味着能源消费会不断提高,把家庭预算做大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除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外,已经没有其它力量能避免能源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低廉的能源价格已经不能再往低走,只能通过节能来降低能源成本,增加生产商的利润,从而减小零售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

  能源价格提高对其它产业的负面影响是肯定的。但是,正如格林斯潘2006年所说:“现今油价的上涨,虽然明显,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却远远不及70年代的那次石油危机。”目前美国生产1美元GDP所用的石油仅为30年前所用量的一半。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有比较有利的因素,如产能过剩;也有不利的因素,如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尚不合理、能源密度高且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首次受到能源价格的冲击、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尚未成熟,等等。希望这次能源价格危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节能风暴。

  最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有人质疑目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合理性。认为之所以能源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是统计上剔除了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从而掩盖了价格传导机制的正常性。修改消费者物价指数可能是一个浩大的过程,并可能影响历史数据的可比性。但至少国家统计局目前常规的相关计算公式应该将能源消费单独列出。因为,随着中国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能源价格和生活的关系一直在上升,但目前的水、电及燃料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还是一个混合项目。

材料价建材价格信息福建省建材价格信息厦门市建材价格信息
文章字数:3210
点击数:229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