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中国钢材出口坚持多种调控并举

  2006年,中国从钢铁产品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国际钢铁界普遍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TodayHot}除欧美之外,包括泰国、印尼、越南、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也纷纷对中国钢材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或调查。今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决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板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无疑给本就敏感的中国钢铁出口局势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4月11日,2007年第二届中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00多家钢铁业生产、贸易和终端用户企业以及多家世界知名钢铁业咨询研究机构。业界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产能快速增长引起的相对过剩,是今年中国钢材出口的基本动力,而国际市场的需求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价差进一步拉动了出口的增长。  填补国际需求缺口  “由于中国钢材出口的增加,事实上填补了全球钢铁市场供求关系的缺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戚向东表示,“这有利于全球供求关系的平衡,有利于全球钢价平稳运行、缓解通胀压力,从而延长世界经济发展周期。”  戚向东指出,强劲内需成为拉动钢铁发展的主导因素,而世界产业的转移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作用。{HotTag}同时,国外来华投资钢铁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和产品出口的增加。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而国内市场暂时又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扩大出口成为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说。随着发达国家钢铁产能的相对萎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下降,世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钢铁产品的依赖性逐步增强。黄国华认为,“世界范围的市场依然存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形成了对钢材的旺盛需求。据国际钢协统计,2006年全球钢材消费量11.2亿吨,增长8.9%。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浩然认为:“仅靠发达国家的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增长的需要,我国出口钢材的增长弥补了国际市场的不足。这个缺口如果我国补不上,那么就会引发全球钢价的暴涨,再加上石油及金属价格的暴涨,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胀的压力,从而使这一轮世界经济上升周期进一步缩短。从这个角度讲,国际社会应当感谢中国钢铁业所作的贡献。”  根据国际钢协预测,全球钢铁工业生产和消费还是处在增长期,其主要市场空间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还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劲需求。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将突破13亿吨,亚洲仍将是全球钢铁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的粗钢产量和贸易量被历史性的纳入了全球钢铁市场的平衡之中,从而实现全球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  出口量暂时难以大幅下降  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虽然持续增长,但除钢铁管配件外,主要品种的出口均价有不同程度下跌。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共出口钢铁板材2037万吨,增长1.2倍,占同期全部钢材出口量的47.4%;角钢及型钢是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种,共出口275.2万吨,增长两倍。而中国钢材出口均价整体下跌4.3%,只有钢铁管配件保持了9.1%的涨幅,出口均价降幅最大的品种是角钢和型钢,下跌6.8%。  事实上,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钢材价格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倒挂,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明显高于我国,其间存在至少100~200美元/吨的差价。  黄国华认为,市场对出口退税下调的较强预期,是导致近期钢材集中出口的重要刺激因素。而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价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钢材的进口,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钢材出口动力。 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又有良好开局,市场需求旺盛,进出口呈现良好势头。据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中国累计钢材进口270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下降4.6%;钢材出口875万吨,同比增加509万吨,增长139.3%。而3月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钢材538万吨,环比增长100万吨,增幅22.8%;出口钢坯66万吨,增长12万吨,环比增长22.2%。  戚向东认为,今年1~2月钢材出口继续大幅度增长,是预期国家钢材出口退税率再次下调突击出口造成的,后期出口增长率将逐步回落。他说:“由于国内钢铁生产增速回落,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滞后效应,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支持钢材大量出口,以及钢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我国钢材和钢坯出口将出现下降的趋势。”  尽管戚向东对今年中国钢材出口发展态势的预测并不乐观,但业内不少专家认为:虽然未来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但一段时间内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还将继续发展,因为现阶段中国向国际市场提供的钢铁产品还难以找到新的替代来源。  首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国庆认为:“只要国际市场有需求,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就会有大量出口存在。”  “目前,中国的出口局势固然受国内市场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但连续6个月来的出口持续高位更揭示了中国钢材出口的明显对比优势和强劲内在动力。”上海市钢铁预警专家贾良群表示。他说:“只要国际需求存在,只要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就有出口动力。如果仅仅通过将出口退税下调来抑制钢材出口,而不再采取其他措施,那今年钢材出口数量不会有太大下降,甚至极有可能超过去年的水平。”  据黄国华预测,2007年钢材进出口形势将延续去年少进多出的状态,钢材净出口量也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但出口增幅放缓的可能性较大。  继续推进多种调控措施  2006年,欧洲25国的钢铁需求量为1.79亿吨,中国的出口吨位约为欧洲25国总需求量的2.8%,因此有专家称:“中国出口量的突然增加造成了欧洲市场的神经过敏现象。”  贾良群说:“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钢铁出口大国,采取具体措施把钢材出口限制在适当数量。”他认为,由于中国是在“突然之间”成为钢铁出口第一大国,并没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国外市场。在产能的大量形成和释放下,国际市场担忧中国钢铁出口泛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国际市场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一定的适应和过渡期。他说:“市场现实和利益取向,都决定了中国要在国际钢铁贸易中担当起负责任的大国角色。”  陈浩然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业绩良莠不齐,行业协调自律作用也发挥得不够,造成行业内一些不公平竞争,影响了进出口经营秩序。另外,虽然中国多次下调出口退税率,但对钢铁产品出口的控制还没完全到位。陈浩然表示,“中国首先是要控制出口增长过猛、进口大幅度萎缩的势头。”  对此陈浩然提出以下建议:要利用法律、行政、税收、社会责任标准等一系列手段,对钢铁行业和进出口贸易进行有效的调控;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转变钢材出口增长方式;要积极建立和完善钢材出口预警机制,对钢材出口进行总体协调,减少贸易摩擦的隐患;要进一步降低钢材出口退税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二次输出;要对钢材出口实施自动出口许可管理。  生产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目前,国家对钢铁投资宏观调控的效应已开始显现。随着钢铁投资的下降、增产能力减弱,我国钢铁行业很难再支撑前几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钢铁生产已出现增速回落的趋势。戚向东表示,“生产增速回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2007年钢铁生产增速将继续回落。”

 2007年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规定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和20吨以下转炉、电炉。如果这些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今年中国钢铁产能的释放将进一步减少,有利于弱化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从而使“过剩产能”的出口得到抑制。  “钢材的大量出口并不符合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取向,国家继续控制钢材出口,钢材出口量将回归到正常水平。”戚向东在研讨会上的表态也显示了中国钢铁业对目前钢材出口局势的基本态度和调控决心。  面对此起彼伏的贸易摩擦,戚向东表示,我国将积极应对,以维护我国钢铁企业正当权益。同时他希望钢铁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WTO规则,对发生的贸易纠纷要以对话协商为主,以诉诸法律手段为辅的办法,按照公平竞争、合情合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加以解决,从而促进我国钢铁进出口健康发展。

工程预算价直辖市工程预算价上海市工程预算价
文章字数:3498
点击数:228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