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政策密集出台!主力看好并增持3只龙头股

   如果说2006年10月以来钢铁板块持续上涨行情是由一线龙头股带动的话,那么2007年1月和4月连续两波升浪则是由二线股领涨。以昨日的收盘价和一季报业绩计算,二线钢铁股市盈率均已远远超过一线龙头股,一举扭转去年估值水平落后于龙头股的现象。今日以宝钢股份为首的钢铁股再度位列涨幅榜前列,纷纷创出新高,显示钢铁股向上空间已经被完全打开。  资本运作渐成钢铁板块投资主题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整体上市大有空间可为,行业兼并重组有望加速,资本运作正逐渐成为钢铁板块今年的核心投资主题。  整体上市大有空间  自2004年7月武钢股份  (600005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首开集团公司钢铁主业整体上市先河以来,宝钢股份  (600019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鞍钢股份  (000898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太钢不锈  (000825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本钢板材  (000761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先后成功实现大股东钢铁主业整体上市。  钢铁业是典型的"规模为王"行业,在大部分产品基本同质的情况下,产量的急剧扩张就意味着销售收入的迅速攀升,而在钢材价格上涨中则可以转化为钢厂利润的大幅增长。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一方面获得了优质资产,产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并在集团公司总体规划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资本市场顽疾。两方面结合起来,整体上市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并为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创造好条件。  比如,在整体上市后的2006年,鞍钢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5.96亿元,同比增长106.12%;净利润68.45亿元,同比增长229.17%;每股收益1.15元,同比增长64.39%。  尽管上述钢铁公司均实施或提出整体上市方案,但钢铁板块的整体上市进程依然长路漫漫。2006年年报数据显示,34家钢铁主业上市公司合计生产钢材15571.09万吨,大大低于对应的集团公司合计钢材产量21202.93万吨,表明钢铁板块整体上市大有空间。  而从单个公司来看,除鞍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  (600808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等12家公司钢材产量与其集团公司相差无几外,其余公司钢材产量由于种种原因均难望集团公司项背。如武钢集团2006钢材产量为1265.15万吨,比实施过整体上市方案的武钢股份产量高出26.67%,其主要原因在于武钢集团兼并了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2006年钢材产量为1016.55万吨,比首钢股份  (000959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产量多出119.22%,则是因为首钢总公司后来新建的项目一直没有纳入上市公司。 当前市场做多热情不减,钢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注入资产、整体上市的冲动自然不会消停。目前,包钢股份  (600010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和新华股份  (600782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都提出了相关的整体上市方案,但尚未实施。  可以预见,随着集团公司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钢铁业上市公司钢材产量与集团公司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从而为公司整体上市后业绩提升创造了空间。  兼并重组有望加速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今日,宝钢集团和邯钢集团将在石家庄正式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达194亿元的邯钢新区500万吨项目。  4月28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八钢集团正式成为宝钢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而在出席该公司揭牌仪式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将继续支持宝钢集团整合更多国内上市钢铁公司。至于宝钢今后的重组计划,他透露,"东、西、南、北到处都有,而且被并购方还是上市公司。"  此前,4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要加快推进鞍本钢铁集团实质性重组;以首钢搬迁为契机,促进华北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在宝钢和新疆八一联合的基础上,促进宝钢与包钢联合。  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表示,国家应该有一个总体规划推进钢铁行业联合重组,同时适当维护相关省市的既得利益,并为职工安置和企业负担处置提供政策支持。  种种迹象表明,"两会"期间预热的钢铁业并购重组潮正扑面而来,逐渐成为现实。而钢铁业兼并重组动向将进一步刺激市场追捧二线钢铁股,从而带来市场投资热点。  华泰证券研究员马克明表示,二线钢铁股股价正是由于权证、整体上市、重组兼并等概念而上升较快,动态市盈率已经远远超过一线钢铁股。招商证券研究员张士宝也认为,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兼并重组是二线钢铁股被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而按照他的业绩预测数据计算,抚顺特钢  (600399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当前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126倍。  管理层意见很明确 钢铁行业并购或将次第展开    有消息称,今年下半年,国家可能会推出加快推进跨省市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方案。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面对国际钢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中国企业必须有所作为,也应该所有作为。重组有利于双方发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实力。近日也有消息称,今年下半年,国家可能会推出加快推进跨省市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方案。  由此,钢铁类上市公司将成为该行业重组进程中的焦点。  目前,钢铁业联合重组步伐缓慢,江南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杜丽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体制性障碍没有解决,整个行业整体上并没有进入周期性低谷,被并购的意识并不强烈。  统计显示,纳入钢协统计的99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税572.87亿元,同比增长1.32倍;实现利润345.34亿元,同比增长2.82倍。  有很多企业并不愿意重组。钢铁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还是涉及到一些管理层利益问题、新体制与旧体制的矛盾问题、一些企业的具体利益以及地方的利益问题等。  原因不难理解,参与重组的都是国有大企业,各自有自己的一套多年来所形成的领导班子,一旦合并后,就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权力失去或者减弱。而由于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同,发展方向不同,要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尚需要一个很大的磨合期。此外,由于各个企业的赢利能力不一样,企业合并后,还要考虑职工的利益等。而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中,如何分配税收是影响并购重组成败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原企业所在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受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态度会影响到国资委。  "钢铁行业重组是大势所趋,"杜丽虹表示,"重组的进程则应取决于钢铁行业的周期。"钢铁业重组并购宜分步实施,不可强行"拉郎配",追求一步到位。  目前国内钢材价格高企,此时进行市场化并购并非最佳时期。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钢铁股股价不低,市场销售情况也不错,此时进行收购,成本将比较高。杜丽虹解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基本上还是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而跨区域的重组也需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如果实行纯市场化并购,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需要公司第一大股东的配合、支持。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是央企钢铁企业并购地方钢铁企业的主要障碍,这会涉及一些税收、就业和人事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业内人士这样解释,而跨地域并购重组的最大障碍则是地方政府。如果钢铁工业在该地区的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那么地方政府就不会轻易放弃,因此,这就需要国家以行政手段和市场限制的手段同时加以推进。另外,上市公司一旦重组,则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存在严重同业竞争的问题,可以采取卖壳的形式,保留一家上市公司,将另一家公司资产注入进保留的上市公司。此外,还可以采取吸收合并、主业转型的方式。(证券日报)  钢铁行业:盈利预测和15倍动态P/E 增持3只股     事件:4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从5月20日起,对83个税则号的板材产品出口按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我们的观点:  对钢材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是政府对钢铁出口调控政策的延续,这符合政府对高耗能和高耗资源产品进行限制出口的行业政策,并降低过快的钢材出口和避免贸易摩擦的风险。  因为并没有涉及直接对出口数量的限制,短期内出口许可证制度不会对国内出口数量和钢价的运行造成冲击,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国际钢价的趋势和欧美宏观经济的运行走势,我们预计2季度国内钢价将在国内供给相对过剩和国际钢价高企中保持稳定运行。  从中长期分析,如果近期连续出台的措施限制出口效果有限,不排除政府对钢材出口数量进行新一轮调控,这可能包括进一步的出口配额管理和加征钢材出口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和进一步调控将使国内钢材价格在下半年面临压力。  近期钢铁行业内的动态新闻还包括:国内钢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特别是建筑钢材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国内海运费创历史新高,国内钢材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发改委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我们依然看好处于优势地位钢铁公司股价在未来6个月中的表现,基于2007年盈利预测和15倍动态P/E,目前股价下维持对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的"增持"评级,对钢铁行业维持"中性"评级。  出口许可证制度分析:调控延续,短期影响有限  4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从2007年5月20日起,对83个税则号的板材产品,出口按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其中涉及的钢材品种与上个月公布的出口退税下调和全部取消普通钢材产品大致相同,我们认为:  (1)对钢材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是政府对钢铁出口调控政策的延续,这符合政府对高耗能和高耗资源产品进行限制出口的行业政策,并降低过快的钢材出口和避免贸易摩擦的风险,从另一方面分析,前期出口退税连续下调对限制出口的效果有限也是出台进一步调控措施的原因。 (2)因为并没有涉及直接对出口数量的限制,短期内出口许可证制度不会对国内出口数量和钢价的运行造成冲击,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国际钢价的趋势和欧美宏观经济的运行走势,我们预计2季度国内钢价将在国内供给相对过剩和国际钢价高企中保持稳定运行。  (3)从中长期分析,如果近期连续出台的措施限制出口效果有限,不排除政府对钢材出口数量进行新一轮调控,这可能包括进一步的出口配额管理和加征钢材出口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和进一步调控将使国内钢材价格在下半年面临压力。  (4)我们认为在2009年前,中国的钢材产量增速仍会高于国内实际需求增速,这意味着国内钢铁供需平衡仍需大量的净出口,这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国内钢铁行业将持续面临对出口的限制性调控措施,也意味着国内钢价将持续弱于国际市场。  近期国内钢铁行业动态  (1)近期国内建筑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板材价格基本平稳。其中线材价格从年初的319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3550元/吨,螺纹钢从3100元/吨上涨至3400元/吨,我们认为螺纹钢上涨的原因在于:建筑的季节性需求旺季;生产成本上涨的推动和政府对落后产能的淘汰。  (2)5月3日印度财政部决定,对于品位低于62%的粉矿加征50卢比约1.22美元的出口关税,对大于62%品位的粉矿和所有块矿仍然维持加征300卢比约7美元的出口关税,印度的这一关税调整使前期国内形成的铁矿石价格压力有所缓解。  (3)近期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统计表明目前巴西至中国的铁矿石运费已经达到51美元/吨,比2006年均价上涨了87%,西澳至中国的运费涨幅也达到了95%,运费的大幅上涨使近期国内钢铁生产成本上升明显。  钢铁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与执行 加速行业发展    2007年钢铁行业政策出台力度与速度明显加大,我们认为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规范引导是基于国内宏观经济、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国际市场氛围等综合因素权衡的必然结果,而目的是规范钢铁行业稳健运行。  我们认为国家对钢铁行业规范引导的关键在于:  供需方面:如何对钢铁产能的合理释放进行调控,达到供需平衡?如何对产能的结构进行调整,即淘汰落后的,增加先进的?如何提高产能的集中度,达到国外的"限产保价"能力?  市场机制及内外平衡:如何使钢材市场的运行机制更加理性?以及合理运用"进出口"纽带功能?  资源方面:如何使国内钢铁工业的运行具备可持续性,如铁矿石等上游原料的自给问题?等等。  2007年4月~5月,多条关于钢铁行业的政策出台,如10省市淘汰落后产能强立"军令状";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快速推出;印度铁矿石加征关税最终敲定等等,其实都是围绕我们提及的行业的关键点展开,我们认为:  短期这些政策利好与利空交互,并不会对行业构成单方面冲击;  长期而言,这些问题均是影响行业发展的要点,随着这些关键问题的完善与解决,国内钢铁工业将具备长期稳定发展的外部条件,2007年将成为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政策完善年。  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2007年的不同点在于"淘汰落后"的执行力度明显加大。出口退税的调整同样也与2006年比较雷同,但不同的是政府出台政策的力度与速度也快于2006年。..我们认为政府对于钢铁行业的把握是基于全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环境的通盘考虑,也就是说对于钢铁行业的政策制订带有明显的外部因素推动,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  国内宏观:2007年4月27日下午3时,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领导强调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好,可以为今后几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不好,就会增加以后三年的工作压力。从一季度看,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到2010年,要完成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约束性指标,就必须加大对钢铁工业的规范发展,毕竟钢铁工业总能耗约占全国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是耗能、耗水和排污的大户。..国外摩擦:由于国内钢材出口激增而导致的贸易摩擦也增加了政府被迫对钢铁行业进行主动控制的外部动因。    行业本身:就钢铁行业本身而言,当前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处于历史的高水平区域,也使得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规范发展的负面担忧较小。  如何对钢铁行业进行全面规范引导,当前出台政策基本围绕这些展开..我们认为当前中国钢铁工业规范发展的关键点在于:  如何对钢铁产能的合理释放进行调控?达到供需平衡?..如何对产能的结构进行调整,即淘汰落后的,增加先进的?  如何提高产能的集中度,达到国外的"限产保价"能力?..如何使市场的运行机制更加理性?合理运用"进出口"纽带功能?  如何使国内钢铁工业的运行具备可持续性?如铁矿石等上游原料的自给问题?等等近期出台政策之一:淘汰落后签署"军令状"概要:"淘汰落后产能"早在钢铁产业政策中就予以提及,但执行力度一直欠佳,本次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力度明显加大,开始采取税收、价格杠杆等全方面手段进行,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且采取社会公示监督等方式促使淘汰落后能取得实际进展,我们对本次的淘汰落后行为还是比较看好的。  目标:2010年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炼钢能力5500万吨。2007年,就要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炼钢能力3500万吨。到2010年,钢铁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0.76吨标准煤降低到0.73吨标准煤;吨钢耗新水从2005年的12吨降低到6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到2.64公斤。到2010年,通过联合重组,形成两到三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近期动态:2007年4月27日,在国务院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与北京等首批10个主要钢铁生产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10个省(区、市)涉及钢铁企业344家,5年需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986万吨,落后炼钢能力4167万吨;今年要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423万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议中指出,要运用税收和价格杠杆进行调控,对钢坯、焦炭等初级产品和部分低附加值钢材,考虑加征出口暂定关税,进一步减少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对高档钢铁产品和特钢品种,适当保留出口退税,对列入关停和淘汰范围的落后产能,实行更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进一步压缩落后产能的利润空间。  后续重点:国家发改委要求签订责任书的10个省(区、市)将实施方案于5月底前上报,有关部门将组成联合工作组,在6月份对各地区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点评:当前钢材市场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内钢铁企业盈利水平较好,而能耗及污染较严重。预期本次的执行力度会明显好于前期。    近期出台政策之二: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概要:2007年4月30日,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1号公告《对部分钢材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决定从2007年5月20日起,对83个税则号的板材产品,出口按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这83个税则号对应的产品也正是前不久出口退税被全部取消的出口量相对较大的普通钢材产品。  对于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的几个特点:涉及到具体品种,但并没有涉及到数量与金额,政策执行的灵活度较大,该政策更加偏向于主观性,联系到前期钢协对于国内钢材出口的认可度是10%左右的产量占比,所以未来如何运用出口许可证制度进行调控还是有底牌可循的,并非无限量的压制出口。这一点就是我们在前文的如何对钢铁工业进行规范引导中提及,要充分运用"进出口"这个纽带来加强国内外的联动,并借助国外市场的运行及限产保价而间接分享国外的成熟市场氛围。当然出台该政策的另一目的是要增加那些落后产能的生产成本与压缩其盈利能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进行。  结论:该政策不会对国内钢铁行业运行构成打击,执行力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目的并不是完全打压出口,而是把出口规范到相对合理的目标范围。我们认为2007年中性预测折合粗钢出口为3860万吨,基本与2006年的3446万吨相当。  2007年3月初提出的印度铁矿石关税问题最终确定:2007年5月3日,印度财政部宣布,对于品位低于62%的粉矿从原先决定加征300卢比(约合7美元)出口关税下调到加征50卢比(约合1.22美元)的出口关税,对大于62%品位的粉矿和所有块矿仍然维持加征300卢比约7美元的出口关税。  该最终方案是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谈判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整个事件对国内铁矿石成本的影响小于预期,主要原因如下:  2006年中国进口印度矿7400万吨,按照印度2006年度铁矿石产量15520万吨计算,中国进口铁矿石占印度年总产量的47%;..而印度65%以上高品位铁矿石在每年的产量中占9.7%,62%-65%品位铁矿石占46.71%,62%以下及出口但未经统计品位的占43.59%。  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品位主要集中于60%~63.5%,特别我国中型钢厂对印度60%~63.5%的较低品位铁矿石需求量比较大,进口量大约占总进口量的70%。  所以说,国内大部分从印度进口铁矿石征收关税是每吨加征1.22美元关税,幅度较小。  这个事件反映的国内钢铁工业长期发展所受到资源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也是政府大力规范出口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出台的政策更多是基于规范引导,长期利于行业发展短期的政策利空与利好交互,并不会对行业构成单方面影响  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对钢铁行业的政策出台的要点与背景进行了分析,综合来看,2007年钢铁政策出台更多是受到国内外环境的推动,而实际出台的政策"规范作用"重于"打压",并不会对行业运行造成重大利空影响。  长期来看,2007年钢铁政策的密集出台与执行,明显利多行业  2007年钢铁行业政策的出台,无不围绕着我们提出的控制产能释放、规范产能结构、解决资源、利用出口纽带等方面展开,这都是解决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完善与解决,我们认为2007年很有可能将为国内钢铁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好制度基础。

建材结算价直辖市建材结算价新疆自治区建材结算价
文章字数:8735
点击数:232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