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中国钢”何以引起全球性恐慌?

    中国钢铁出口激增虽然一定程度化解了国内产能过剩危机,却也让国际同行警觉甚至有些害怕起来——“中国钢”,成了继“中国鞋”、“中国打火机”之后,又一个被国际同行瞄准的对象。 {TodayHot}          从9月开始,美国钢铁联盟(AISI)发表正式声明,称已向美国政府提交书面建议,希望对大量进口的中国钢材采取设限措施。在此之前,韩国、欧洲等钢铁协会也发出警告,称中国钢材的大量进口正在威胁本地区的产业安全。“中国钢”,缘何引起国际市场警惕甚至同行的恐慌呢?    出口“激增”是否合乎常理?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激增,是国外同行警惕的直接原因。2006年前8个月,全国钢材和钢坯的出口总量为295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5.8%,其中钢材出口2452万吨,增长69.8%。此外,还有117万吨的生铁、硅铁出口。据此计算,截至8月底,中国全部钢铁产品的出口量已经突破3000万吨。如果扣除国内市场的进口量,按照国际通行法则计算,中国市场净出口约为1587.6万吨。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更多的“中国钢”涌向世界,一个月度钢材净出口249万吨,比上月的223万吨增加11.66%,比上年9月则猛增200%。其中美国、韩国、欧盟,约占中国钢出口总量的一半。     尽管如此,“中国钢”出口真的产生威胁吗?当记者将这个问题请教业内专家时,他们的看法却不同。             “激增,威胁,这些词并不恰当”,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今年出口量有所上升,但如果将中国钢铁产量与国际贸易量相比,这点出口量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他透露,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出口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                上海钢铁行业预警委员会专家贾良群透露,今年我国钢材总产量有望达到4.15亿吨以上,净出口量估计在2800万吨左右,比例只有7%左右,不算高,因为独联体等国家的净出口比例曾一度达到过30%。他认为,引起国外同行紧张的,是中国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太快。历史数据显示,在2000年,中国市场钢铁净进口为1078万吨,2003年净进口增长到3655万吨,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净进口国,可到2004年,随着国内钢铁产业的大幅扩容,净进口骤然下降到1376万吨,到去年,进出口基本平衡,今年则完全翻过身来,出口远大于进口。    两年多时间,从净进口最大国到净出口大国,这样的转变,肯定让国际同行感到多了个对手,自然开始“叫叫嚷嚷”起来。    不必在乎国外同行的看法         “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国外同行的看法,他们的所谓声明、控诉,仅仅是维护本国钢铁业的利益,而不是维护他们所在国和下游产业的利益”,一些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贾良群说得很实在:“为什么我们出口增长,很简单,国际市场有需求!”                从全球形势看,目前正值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候,钢铁产能却有些跟不上了。据了解,在上一波世界经济低潮时,全球众多钢铁企业通过合并和调整削减了产能,特别是在1999年、2000年。这种减产有利于当时钢铁行业的调整,可到了这两年,世界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之时,钢铁供应就不足了。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年,中国钢铁增长一定程度上应该说为全球钢材供求平衡作出了贡献,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汽车、机械等下游行业,对于中国钢铁的需求量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钢铁联盟(AISI)指责中国钢铁产品涌入产生威胁并要求采取措施时,美国6大汽车制造商结成联盟,向政府提出美国钢铁行业不再需要贸易保护,要求美政府取消车用钢材———镀锌耐蚀钢的关税,因为亏损严重的汽车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廉价进口钢铁。                 当然,中国钢铁产品的低价,让全球同行确实有些怕。以热轧板为例,目前国内市场的价格是3800元/吨,而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价格却达到685美元/吨,折合为人民币约5480元/吨,而在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价格为500多欧元/吨,折合人民币也超过5000元/吨。价格优势,自然使中国钢铁产品受宠。“尽管这样,中国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成本,不存在低价倾销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人力和燃料成本较低等因素,让中国钢产品有了价格竞争力。                  对于中国钢铁产量增长、出口增多,今年9月,国家5部委将钢材出口退税税率从11%调至8%,一定程度上让出口钢产品能得到的退税补偿降低,但这估计不会对钢铁出口大势产生影响。“往后一段时间内,出口依然会保持平稳增长”,吴文章认为。    防范产能继续扩张              “国外会不会采取反倾销等手段来对付‘中国钢’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各国政府会权衡钢铁企业利益和本国下游企业的需求,不会贸然出台反倾销政策。不少专家认为,“我们要担忧的或许不是出口增长要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而是由此掩盖的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继续扩大的风险。”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日前表示,出口的迅猛增长可能掩盖了产能大幅增长所隐含的调整风险。他认为,目前国内钢铁供过于求的迹象已经出现,如果现在依靠出口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继续扩大钢铁投资和产能,那么,一旦国内和国际市场都不能再吸收中国过剩的产能时,中国钢铁工业需要面临的调整压力就会很大。据他预测,中国2006年钢产量将会达到4.2亿吨,按照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在2007年-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估计将超过5亿吨。               产能进一步提升的风险还在于:尽管这两年中央调控力度不小,可钢铁产业集中度没有明显改善。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粗钢年产量大于500万吨的17家大企业,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46.33%,竟然比去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说明产业集中度还在下降。协会副秘书长罗冰生表示,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收效也不大,一些小高炉、小转炉正在扩容改造,而落后装备真正实施关闭拆除的少。据悉,中国钢协已围绕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等开展调研,拟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HotTag}              当然,对于出口增长将来可能遇到的贸易壁垒问题,钢铁出口预警工作机制也要逐步完善。专家认为,我国应强化对国际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推进企业自律和行业协调,并逐步建立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话机制。    中国钢铁行业要重点面对的或许不是出口增长带来的贸易摩擦问题,而是由此可能掩盖的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继续扩大的风险。

造价材料信息直辖市造价材料信息上海市造价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3955
点击数:228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