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铁矿石巨幅提价 夹缝中钢铁业分化在所难免

钢铁公司被上下游重担压弯了腰

    如今时值盛夏,但即便站在火热的炼钢炉前,钢铁类上市公司的小股东么还是忍不住抱住双肩瑟瑟发抖。这是因为,破净——这个让投资者很难接受的现实正在钢铁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演。有小股东面对连续数日大幅下跌的股价含泪慨叹,“做钢铁类公司的股东,难道也必须百炼成钢?”

    钢铁板块远远跑输大盘

    8月4日,邯郸钢铁收盘价为4.32元,低于其每股净资产4.38元,公司市净率为0.99倍,创下股改以来的新低。这也是近一年来首家跌破净资产的钢铁股。而这并不是最坏的时刻,昨日该公司股价继续下跌至4.24元,市净率进一步下跌至0.97倍。

    邯郸钢铁也并不是唯一一家跌破净资产的钢铁股,8月5日,又有2家公司加入到破净行列。他们分别是南钢股份、杭钢股份,两家公司的市净率分别为0.95倍、0.96倍。此外,韶钢松山、安阳钢铁、唐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菱管线的市净率分别在1.01-1.15倍的区间内。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36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平均市净率为1.825倍,其中,绝大多数公司的市净率不足2倍,且仅有长城股份的市净率超过了3.5倍(为7.35倍)。

    从市盈率指标来看,市盈率在4-10倍区间的公司有10家、在10-20倍区间的公司有14家、超过20倍的有11家。

    从股价表现来看,236家公司自从7月29日以来的平均跌幅为13.27%,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7.34%。其中,仅有宁夏恒力一家公司在这几个交易日内的股价总涨幅为正,承德钒钛则较为抗跌,股价跌幅为-2.77%,而三钢闽光、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本钢板材、西宁特钢、鞍钢股份、济南钢铁、八一钢铁、武钢股份、酒钢宏兴、唐钢股份、凌钢股份的股价累计跌幅均超过了15%,甚至有公司累计的跌幅超过了23%。

    事实上,钢铁股股价的本轮大跌是从7月29日开始,而“高潮”是上周五攀钢系三家公司的集体放量跌停和本周破净股的连续出现。上周五的8月1日上午10时刚过,攀钢钢钒突然跳水,股价直奔跌停而去。几乎同一时间,“攀钢系”旗下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也同时跳水。到10点50左右,“攀钢系”三只股票全部封死了跌停。尽管下午受大盘反弹带动,一度打开跌停,但除攀钢钢钒跌幅为9.68%外,其他两家均报收于跌停,钢钒GFC1亦下跌13.93%。

    投资者不禁要问,曾经因为业绩稳定、估价优势明显和而被市场誉为“擎天柱”的钢铁板块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二级市场遭遇滑“铁”卢?

    夹缝中的钢铁业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面对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通过涨价并向下游传导影响力是不得已但也是最直接的选择。不幸的是,钢铁类公司没有办法作出类似的选择。

    从上游原材料来看,铁矿石是钢铁企业的主要成本。但是,自从2004年我国钢铁业进入景气周期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就与涨价画上了等号,而今年这一局面更加趋于白热化。6月23日,宝钢集团和澳大利亚力拓宣布,就2008年4月1日起的新一年度交付的哈默斯利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力拓的三种粉矿价格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上涨79.88%和96.5%,这一价格还将成为2008年—2009年部分长期合同的基准价格。联合证券当时曾经撰写研究报告认为,澳矿合同价的涨幅高于巴西矿的结果改变了既定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凸显铁矿石谈判双方议价能力的强烈反差,2008年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日益窘迫。”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曾表示:“进口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过快增长,严重威胁我国钢铁工业的平稳发展。中钢协的年中报告也指出,由于进口铁矿石存在长协矿、现货矿两个价格,在海运方面存在长期合同、即期合同两种海运费,加上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大、增量多,需求旺盛,使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面临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

    在铁矿石的谈判中明显处于劣势的钢铁企业曾试图向下游传导成本,但是这一努力并没有成功。包括武钢在内的几家钢铁企业曾经宣布了钢材产品不同幅度的提价,但是结果出人意外——钢材价格连续第4周小幅向下盘整。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分析称,上周国内钢材价格延续前3周的状态,继续小幅向下盘整。而且,大部分市场交易人士认为,这样的盘整态势一时还难以改变。据“我的钢铁”监测,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各主要钢材品种的具体市场表现是:建筑钢材价格总体小幅下调,武汉、济南等地区下调幅度略大,上海、广州、成都等市场调整幅度略小;中厚板价格小幅下调,上海、南京等市场吨价下调幅度达到100元;热轧板卷价格在上海、天津、广州等主要市场小幅下跌,冷轧板卷价格在上海、杭州、南京、长沙、重庆、昆明等市场平均每吨跌幅在100元以上;大中型材价格小幅下跌,吨价平均幅度在15元左右。

    钢材价格难以上涨其实也并不难理解。

    首先是产能的过剩。中钢协负责人曾经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如果钢材需求明显减弱、出口持续下滑、钢产量大幅上升三大因素集中在一起,可能引发国内钢材市场的大幅波动。下半年板材市场要关注四季度新增产能释放,主要是曹妃甸、鲅鱼圈、邯钢新区等大项目的投产,市场压力将因一步增大。

    其次,钢铁行业的下游也都自身难保,因此不太可能再承受钢材大幅涨价。众所周知,钢铁行业的主要下游是房地产、汽车、建材、家电等行业。房地产业如今饱受资金来源困扰、汽车面对高油价有苦难言、建材家电也是在高成本背景下艰难行走,这些行业自然同心协力对钢材涨价说“NO”。

    分化在所难免

    对钢铁企业来说,在夹缝中生存无疑意味着“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的背后正是分化和并购这一对“孪生子”。

    对于那些拥有自有资源的钢铁类上市公司,一方面受原材料波动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可以化解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西宁特钢、长力股份、太钢不锈、凌钢股份等上市公司拥有自主矿山,而集团铁矿石自给率超过50%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鞍钢股份、本钢板材、马钢股份、包钢股份、攀钢钢钒、酒钢宏兴、八一钢铁等。

    与此同时,一些积极介入铁矿石上游的钢铁企业也存在不小的机会,如重钢集团将主导开发巫山铁矿,武钢参与澳洲等地的铁矿石勘探与开发项目。

    此外,对于资源为王的钢铁行业来说,大股东的背景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如米塔尔赋予华菱管线的原材料优势。

    当然,对于那些长期依靠海外购买铁矿石的钢铁企业而言,成本的压力很可能会转化在业绩和股价上。宝钢股份等上市公司几乎100%以海外进口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因此,在铁矿石涨价和钢材产品降价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这两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未来会继续发生结构性的分化。

    整合之道

    解决铁矿石资源难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既要“开源节流”,即通过合作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也要整合兼并,即做好钢铁行业合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大文章。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介绍,目前中国有钢铁企业上千家,比全世界除中国以外的钢铁企业的数量还多。集中度过低,加上企业为短期目标所驱使“各自为战”,让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很难形成合力。事实上,目前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进展缓慢。东北地区的鞍本联合虽然挂牌近三年,但目前仍处于“联而不合”状态。宝钢在华东地区与马钢等企业虽有战略联盟,但没有进一步整合动作。体现钢铁工业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布局思路的武钢与广西柳钢的联合重组、宝钢重组新建湛江项目均处于前期工作阶段。

    在国际铁矿石巨头和钢铁巨头跨国并购、纵横捭阖的热闹中,留给中国钢铁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其实已并不多了。

    然而,包括地方利益格局等在内的各种非市场化的因素,以前一直是横亘在钢铁企业并购前的最大阻碍。在曾经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日子都过得不错的情况下,购并双方都没有市场化并购的动力,除非有政府力量强行干预;而“政府主导、企业别扭”的结果,便可能形成盈利能力的低下和“1+1".

材料造价信息直辖市材料造价信息广西自治区材料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884
点击数:227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