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能源外交冲击全球秩序

2006年1月9日 星期一 

乍看之下,俄乌天然气争端的结局即使不圆满,至少还可以容忍。最近,欧洲人一度面临冬季天然气供应中断,他们因此不寒而栗。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要靠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的善意才能取暖,这是他们长期面对、但却不愿承认的一个明显现实。接着,就在严寒降临之际,俄罗斯和乌克兰突然改变态度,避免了冲突。我们可以调高中央供暖,再次为气候变化担忧了。

但愿如此。历史的初稿,很可能会把俄乌两{TodayHot}国在俄罗斯天然气价格上的争端,看成普京和乌克兰的维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之间权力之争的副产品。而更深思熟虑的看法,则可能将其视为争夺碳氢化合物时代的首次冲突,这种争夺会成为影响全球稳定的主要威胁。无论如何,能源安全(更准确地说是不安全),已挤上了地缘政治的议事日程。

能源是俄罗斯跻身G8的门票

当然,对于俄罗斯首次担任八国集团(G8)轮值主席国,普京有着截然不同的期望。今年晚些时候,圣彼得堡将召开八国领导人会议,而能源问题一直被列为该次会议的焦点。毕竟,撇开其不断衰落的核武储备,石油和天然气就成了莫斯科坐上G8谈判桌的入场券。不过普京的目的是,在这个日趋依赖化石燃料的世界中,把俄罗斯包装成可靠的伙伴。

但事实上我们却看到,这位俄罗斯总统将该国的巨大天然气储备,当作了最生硬的外交政策工具。莫斯科有正当的理由为其天然气谋求市场价格。但俄罗斯要求天然气价格立即上涨四倍的做法,更多是因为普京想和亲西方的尤先科“算账”,而非出于任何经济考虑。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对莫斯科的威望,及其在俄罗斯近邻的可见利益造成了沉重打击。普京不喜欢吃亏。对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人来说,俄乌天然气争端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更像国家权力的仆人,而非商业企业。至于合同,只有那些符合克林姆林宫目的{HotTag}的合同,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更大的教训是,对有限能源资源的需求上涨,已经在重塑战略格局。最近的争端,只是更为动荡的局势的片段。眼下,伊斯兰恐怖主义、失败国家和非常规武器是对全球安全最显而易见的威胁。对短缺的能源供应的争夺,很快将成为二号威胁。

石油与外交历来关系密切

你无需相信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动机是石油,就可以发现能源是如何改变了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长久以来,欧洲的对俄政策,大多受到其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的左右。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对普京的巴结,不过是最突出的例子。

再往东,欧洲对高加索的政策,也免不了与里海的能源储备相关。理论上,西方希望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向民主政体和平演变。实际上,只要石油没枯竭,它们就得向目前的专制政权表示敬意。

你可能说,我们历来如此。石油一向是实力政策的根源。美国政府现在希望看到,中东的威权政府成为崭新的民主政体,而这些威权政府数十年来一直得到支撑,以满足西方对石油的需求。即便在2001年的“9/11”事件后,由于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石油供应国,因此它的政权得到了最温和的对待。你什么时候听过西方领导人谴责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压迫?“巧合”的是,阿尔及利亚拥有大量天然气储备。

不过,竞争会更加激烈。官方预测大多认为,到2030年,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将上升逾50%。一个有力的结论是:即使按目前的价格,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也将远超可能的供应。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见证消费国之间竞争性质的深刻变化。

尽管偶尔爆发各种混乱,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30年里,石油供应国和消费国间讨价还价的过程相当透明。沙特阿拉伯及其邻国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代表产油国。谈判桌对面坐着的是西方工业国。这两个阵营各自的成员相对“清一色”。要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产量和价位固然有时令人恼火,但通常相对直截了当。

中印崛起改变了一切

现在,中国和印度成了需求上涨的动力,这改变了一切。消费国的利益不再明显地一致。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不过是美国约25分之一。然而,安全且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对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至关重要。印度也是如此。如果石油供应中断,印度将比老牌西方强国损失更重。

如今,石油消费国之间冲突的威胁,与它们同石油供应国弄僵关系的威胁一样大。从中国在非洲、中东和拉美大幅升级的外交活动中,就可以看出这方面的初步迹象。许多西方国家视伊朗为威胁。苏丹因公然践踏人权而遭到谴责。美国政府担心,委内瑞拉左翼政府正在破坏拉美的稳定。然而,中国政府看这些国家的角度完全不同。它们都是中国能源需求的可靠保障。

还存在更直接的潜在冲突。争议中的东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储量,它是中日间一触即发的危险地带。普京正在中亚、东亚和欧洲大玩输油管道政治。在里海的能源储量测绘上,伊朗与邻国产生了争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国冲突,突然显得这么熟悉,这令人不安。

我常听人说,市场将最终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价格上涨将抑制需求,并推动降低我们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所需的创新和节能措施,顺便把我们从气候变化中拯救出来。这个想法很好。但最终很可能会证明为时已晚。市场不能预言强权政治。最好还是再把中央供暖调低一点吧。

译者/诸彦青

建材价格信息
文章字数:2383
点击数:2314
[ 打印当前页 ]